检测项目

1. 理化指标

包含pH值(5.5-8.0)、粘度(2000-8000mPa·s)、有效物含量(≥10%)、泡沫高度(≥100mm)等基础参数测定。其中pH值直接影响头皮微环境平衡,需使用经校准的pH计进行三次平行测定。

2. 微生物指标

依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菌落总数≤500CFU/g,霉菌酵母菌≤100CFU/g,并严格检测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需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样品预处理及培养基接种。

3. 毒理指标

重点监测铅≤10mg/kg、砷≤2mg/kg、汞≤1mg/kg等重金属残留物;二噁烷≤30ppm;甲醛释放体类防腐剂(如DMDM乙内酰脲)浓度控制;MIT/CMIT混合物总量≤15ppm。

4. 功能性验证

去屑型产品需测定吡硫鎓锌/氯咪巴唑等活性物含量;防脱类需通过体外毛囊细胞增殖实验验证有效性;染烫修护型需测试角蛋白结合率及热损伤修复率。

检测范围

1. 产品类型覆盖

涵盖透明啫喱型/乳液型/珠光型等物理形态;去屑/控油/修复/防脱等功能类别;成人/儿童/孕产妇专用等适用人群细分产品。

2. 原料溯源分析

对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SLES)、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PB)等主要表面活性剂进行原料批次溯源;硅油类成分需区分环状硅氧烷(D4-D6)与线性硅氧烷。

3. 包装材料兼容性

测试PET瓶/HDPE瓶与内容物的相容性:包括塑化剂迁移量(邻苯二甲酸酯类≤0.1%)、密封性测试(加速试验40℃/75%RH条件下6个月)。

检测方法

1. 色谱分析法

采用HPLC-UV法测定防腐剂(苯氧乙醇/对羟基苯甲酸酯类);GC-MS法分析挥发性硅油及香精成分;IC法测定无机硫酸盐含量。

2. 光谱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重金属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痕量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鉴别原料真伪。

3. 生物学评价法

通过斑贴试验评估致敏性(参照ISO 10993-10);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HET-CAM)测试眼刺激性;三维表皮模型进行皮肤腐蚀性评价。

4. 物性测试法

使用流变仪测定剪切粘度曲线;表面张力仪测试清洁力指标;离心机3000r/min条件下观察30分钟判定体系稳定性。

检测仪器

1. 精密分析设备

配备Agilent 1260 Infinity II液相色谱系统(带DAD检测器)、Thermo iCAP RQ ICP-MS质谱仪、PerkinElmer PinAAcle 900T原子吸收光谱仪等核心设备。

2. 微生物实验系统

Class II级生物安全柜(ESCO AC2-4S1)、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Biolog GEN III)、实时荧光PCR仪(Bio-Rad CFX96)构成完整微生物检测平台。

3. 物性表征仪器

TA Instruments AR2000ex流变仪配备锥板测量系统;Krüss K100表面张力仪;Labconco冻干机用于样品前处理。

4. 辅助设备组

包含梅特勒FE28 pH计(±0.01精度)、Sartorius Cubis II电子天平(0.0001g分辨率)、Memmert恒温培养箱(±0.5℃控温精度)等基础实验装置。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上一篇:铅笔检测
下一篇:晴雨伞检测

相关推荐

北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检 官方微视频
北检 官方抖音号
北检 官方快手号
北检 官方小红书
北京前沿 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