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抗菌漆膜的核心检测体系包含五大关键指标:

抗菌性能定量分析: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大肠杆菌(ATCC 8739)、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等标准菌株进行定量杀灭率测试

长效耐久性验证:通过紫外线加速老化(ASTM G154)、湿热循环(GB/T 1740)等环境模拟实验评估抗菌效能的持续性

物理性能关联测试:结合漆膜附着力(ASTM D3359)、耐磨性(ISO 7784-2)等常规指标建立综合质量评价模型

化学安全性筛查: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VOC释放量(GB 18582)及重金属迁移(EN 71-3)进行痕量分析

环境适应性评估:模拟高湿度(RH≥95%)、高温(60±2℃)等极端条件下的抗菌稳定性

检测范围

现行检测体系覆盖四大类产品及应用场景:

基材适配型:金属基(Q235钢板)、木质基(中密度纤维板)、混凝土基等不同载体表面的抗菌涂层

功能复合型:含纳米银离子、季铵盐化合物、光催化材料等活性成分的改性涂料系统

应用场景类:

医疗场所:手术室墙面漆、器械涂层

食品工业:加工设备防护层、冷库专用涂料

公共设施:交通枢纽扶手涂层、教育机构墙面体系

检测方法

标准化检测流程包含三大方法体系:

菌悬液浓度控制:1.0×10^5~5.0×10^5 CFU/mL

接触时间设定:24±1小时(细菌)/48±2小时(真菌)

中和剂验证:采用D/E中和肉汤进行有效性确认

琼脂培养基厚度:1.5±0.2mm

接种量控制:100μL/cm²±10%

培养条件:35±1℃/24h(细菌),28±1℃/48h(真菌)

气流速度设定:0.5m/s±10%持续循环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上一篇:金属材质检测
下一篇:抗菌涂料检测

相关推荐

北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检 官方微视频
北检 官方抖音号
北检 官方快手号
北检 官方小红书
北京前沿 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