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竹纤维检测体系包含基础特性与功能特性两大类别。基础特性检测涵盖:纤维含量测定(区分竹原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线密度测试(评估单根纤维细度)、断裂强度与伸长率(表征力学性能)、回潮率(反映吸湿特性)、灰分含量(测定无机物残留)等核心指标。

化学安全性检测包含:pH值测定(评估酸碱平衡性)、甲醛含量(控制致癌物风险)、重金属元素(铅、镉、汞等)检测、荧光增白剂筛查及农药残留分析(针对原竹原料)。功能性检测涉及抗菌性能(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率)、防紫外线系数(UPF值)、透气透湿性等特殊指标验证。

检测范围

竹纤维检测覆盖全产业链产品类型:原竹加工阶段需进行原料成分鉴定与初加工质量评估;纺纱环节重点监控纱线强力与条干均匀度;成品检测适用于纺织制品(服装/家纺面料)、卫生材料(医用敷料/卫生巾)、产业用纺织品(过滤材料/增强复合材料)等三大应用领域。

具体产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竹纤维混纺纱线(棉/麻/涤纶混纺比测定)、机织/针织面料(克重/密度/色牢度测试)、非织造布(拉伸强度/透气率)、成品服饰(尺寸稳定性/起毛起球等级)及工业用特种材料(耐温性/耐腐蚀性)。

检测方法

纤维成分鉴别采用显微镜观察法(GB/T 16988)结合红外光谱法(FZ/T 01137),通过形态特征与特征吸收峰双重验证。化学性能检测依据GB/T 7573进行水萃取pH值测定,甲醛含量按GB/T 2912.1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执行。

力学性能测试遵循GB/T 3923.1条样法测定断裂强力,GB/T 14344评估纱线断裂强度。抗菌性能依据GB/T 20944.3振荡法进行定量测试,紫外线防护系数按GB/T 18830规定方法测定。所有检测均需在标准大气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65%±4%)下完成样品预处理。

检测仪器

关键检测设备包括:纤维细度分析仪(配备显微图像处理系统)、万能材料试验机(量程≥500N,精度0.5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900nm)、原子吸收光谱仪(重金属元素定量分析)、恒温恒湿箱(温控精度±0.5℃)及标准光源箱(符合ISO 105-A01色牢度评级要求)。

专用仪器配置含:马丁代尔耐磨仪(织物耐磨性测试)、透气度测试仪(压差法测定透气量)、紫外老化箱(模拟日光辐射强度)及微生物培养箱(温度控制精度±1℃)。所有仪器均需定期进行计量校准并保留溯源证书。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上一篇:绵羊毛检测
下一篇:绘图用尺检测

相关推荐

北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检 官方微视频
北检 官方抖音号
北检 官方快手号
北检 官方小红书
北京前沿 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