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护眼灯照明性能检测涵盖七大核心指标:

照度及均匀度:工作面中心点照度值不低于500lx(阅读场景),边缘区域与中心照度比≥0.7

色温稳定性:标称色温偏差不超过±150K(4000K以下)或±200K(4000K以上)

显色指数:Ra值≥80(特殊要求场景需R9>0)

频闪特性:波动深度≤3.2%(100Hz以上频率)

蓝光危害等级:RG0无危害类(视网膜蓝光加权辐亮度≤100 W·m⁻²·sr⁻¹)

眩光指数:UGR<19(桌面工作区域)

电磁兼容性:辐射骚扰场强≤30dBμV/m(30MHz-1GHz)

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覆盖三类产品形态与五类应用场景:

产品类型:

A类:可调角度读写台灯(含智能感应型)

B类:落地式全向照明灯具

C类:嵌入式吸顶护眼灯组

适用场景:

中小学生夜间作业环境(300-750lx动态调节)

办公室连续工作照明(色温4000K±10%)

美术创作高显色需求(Ra≥95)

医疗场所无影辅助照明(UGR≤16)

老年阅读专用灯具(色温2700K-3000K)

特殊群体适配性测试:

儿童用灯强制要求RG0认证及触摸安全设计验证

高度近视群体专用灯具需通过暗环境适应性测试

检测方法

依据GB/T 9473-2017《读写作业台灯性能要求》与IEC/TR 62778标准实施分级测试:

照度分布测量法:

建立750mm×600mm矩形网格坐标系(网格间距50mm)

在暗室环境中保持环境温度25±2℃条件下进行数据采集

光谱分析法:

使用积分球系统测量380-780nm波段光谱功率分布

CCT相关色温计算采用ANSI C78.377公式换算

频闪量化评估法:

采用光电探头+高速示波器组合系统(采样率≥1MHz)

按IEEE Std 1789-2015计算波动深度百分比及频率权重系数

生物安全验证法:

蓝光危害测试距离设定为200mm模拟人眼位置

累计辐照时间按8小时/天进行等效剂量换算

检测仪器

标准实验室配置五类专业设备系统:

光辐射测量系统:

C类精度光谱辐射计(波长精度±0.3nm)

2π立体角积分球(直径1.5m以上)

空间光度分布系统:

A级转台(角度分辨率0.1°)配合分布式光度计

三维移动导轨定位系统(重复精度±0.05mm)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相关推荐

北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检 官方微视频
北检 官方抖音号
北检 官方快手号
北检 官方小红书
北京前沿 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