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食品改良剂成分检测涵盖六大核心项目:防腐剂类(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抗氧化剂(BHA/BHT/TBHQ)、乳化稳定剂(单甘酯、蔗糖脂肪酸酯)、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甜味剂(阿斯巴甜、安赛蜜)以及酸度调节剂(柠檬酸、磷酸)。重点监测项目包括主成分含量测定、杂质残留分析(如重金属铅/砷)、微生物污染指标及非法添加物筛查(如甲醛次硫酸氢钠)。

检测范围

检测范围覆盖三大维度:一是加工食品成品类别(烘焙制品、乳制品、肉制品),二是原料与半成品(面粉改良剂、油脂抗氧化剂),三是特殊膳食类型(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具体涉及面包中丙酸钙限量检测、香肠中亚硝酸盐残留分析、饮料中甜味剂复配比例验证等典型场景。针对进口食品需额外执行欧盟(EU) No 1129/2011或美国FDA 21 CFR Part 172专项核查。

检测方法

标准方法体系包含四大技术路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用于多组分同时定量分析;气相色谱法(GC-FID)专攻挥发性防腐剂检测;离子色谱法(IC)实现磷酸盐类快速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UV-Vis)完成单一成分快速筛查。痕量分析采用固相萃取(SPE)前处理技术,复杂基质样品适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方案。国际AOAC 982.14、GB 5009.28-2016等标准方法为基准方法。

检测仪器

核心设备配置包含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检出限达0.01mg/kg)、全自动固相萃取工作站(处理通量≥12样/批次)、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系统(分离效率提升3倍)。辅助设备涉及微波消解仪(重金属前处理)、冷冻离心机(脂类样品分离)、近红外光谱仪(原料快速筛查)。关键参数要求包括质谱分辨率≥35,000(FWHM)、紫外检测器波长精度±1nm、色谱柱温控精度±0.1℃等性能指标。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相关推荐

北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检 官方微视频
北检 官方抖音号
北检 官方快手号
北检 官方小红书
北京前沿 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