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卫生巾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包含三大核心模块:微生物安全性指标、物理性能指标及化学物质残留指标。

微生物安全性重点检测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微生物。其中细菌菌落总数需≤200 CFU/g(普通级)或≤20 CFU/g(消毒级),真菌菌落总数应≤100 CFU/g。

物理性能指标包含吸收量测定(≥7.5g)、渗透性能(滑渗量≤1.0g)、pH值范围(4.0-9.0)、背胶剥离强度(≥1.0N/cm)及抗变形能力测试。特殊功能产品需增加荧光增白剂筛查与防水膜完整性测试。

化学残留物重点监控甲醛(≤75mg/kg)、可迁移性荧光物质(不得检出)、重金属铅(≤1.0mg/kg)及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EHP≤0.1%)。进口原料需额外进行农药残留与偶氮染料检测。

检测范围

质量安全检测覆盖卫生巾全品类产品:

按功能区分:日用型/夜用型/护翼型/超薄型/药物保健型

按结构区分:面层材料/导流层/吸收芯体/底层材料

按原料区分:绒毛浆/高分子吸水树脂/PE膜/热熔胶

特殊应用场景产品需增加专项测试:运动型卫生巾需进行高强度摩擦试验;敏感肌专用产品需完成皮肤刺激性试验;清凉型产品需验证薄荷醇等添加剂的稳定性。

检测方法

微生物检测依据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采用营养琼脂培养基37℃培养48小时进行菌落计数。致病菌检测使用选择性培养基结合生化鉴定法。

吸收性能测试按GB/T 8939-2018规定程序执行:将试样置于(23±1)℃、(50±2)%RH环境中平衡4小时后,使用标准合成试液(粘度9-15mPa·s)进行梯度加载。

化学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挥发性有机物;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检测重金属;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含量;薄层色谱法筛查荧光增白剂。

检测仪器

仪器类别具体设备技术参数要求
微生物分析

菌落计数器


分辨率≤1mm²
物理性能测试

pH计


电极响应时间≤15s
化学分析设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基线噪声≤0.0005AU
环境模拟装置

摩擦色牢度仪


压力控制±2%FS

所有仪器设备均需通过CNAS校准认证,关键参数测量不确定度应满足ISO/IEC 17025要求。定期开展设备间比对试验确保系统误差≤3%。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相关推荐

北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检 官方微视频
北检 官方抖音号
北检 官方快手号
北检 官方小红书
北京前沿 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