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循环疲劳性能检测体系包含四大核心测试模块:高周疲劳试验(10⁴-10⁷次循环)、低周疲劳试验(10²-10⁴次循环)、热机械疲劳试验(TMF)以及裂纹扩展速率测定(da/dN)。其中高周疲劳重点关注应力控制下的S-N曲线测定;低周疲劳采用应变控制模式获取ε-N曲线;热机械疲劳同步施加温度梯度与机械载荷;裂纹扩展测试通过CT试样测定Paris定律参数。

特殊工况测试涵盖腐蚀环境疲劳(如盐雾环境下的CF试验)、多轴疲劳试验(包括比例加载与非比例加载模式)、振动疲劳测试(20-2000Hz高频加载)以及微动磨损疲劳复合试验。所有测试均需记录滞回能曲线、刚度退化率、残余应力演变等特征参数。

检测范围

材料维度:涵盖黑色金属(碳钢、合金钢)、有色金属(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镍基、钴基)、金属基复合材料(MMC)、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橡胶)及陶瓷材料。其中钛合金需执行HB 6626标准规定的双态组织评估程序。

工程部件:包括但不限于航空发动机叶片(按AC 33.70-2执行)、轨道交通轮轴(EN 13261规范)、油气管道焊接接头(API 5L标准)、风电轴承(GL2010认证要求)及医疗器械植入物(ISO 7206-10髋关节测试)。特殊形状试样需依据ASTM E8M制备标准加工。

检测方法

应变控制法:采用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实现轴向应变幅值±0.1%-±5%的精确控制,通过LVDT传感器实时采集位移信号。该方法适用于低周疲劳测试,需同步记录循环硬化/软化曲线。

载荷谱模拟技术:基于雨流计数法编制随机载荷谱序列,运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波形复现精度±1%FS。关键参数包括过载比R(-1~0.8)、频率范围0.01-100Hz。

裂纹监测技术:采用直流电位法(DCPD)实现裂纹长度测量分辨率0.01mm;数字图像相关法(DIC)全场应变测量精度达50με;声发射技术可捕捉裂纹萌生阶段的特征频率信号。

检测仪器

伺服液压试验系统:配备100kN-1000kN动态作动器(MTS Landmark系列),波形发生器支持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自定义波形输出。环境箱可实现-180℃~+1200℃温控(Instron SFL系列)。

数字图像相关系统:采用双CMOS相机配置(Correlated Solutions VIC-3D),采样频率100Hz时空间分辨率达4096×3000像素。配合高温散斑制备工艺可耐受1200℃工况。

微观分析设备:扫描电镜(SEM)配备电子背散射衍射模块(EBSD),可分析断口解理特征与晶粒取向;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Pulstec μ-X360)测量深度分辨率达5μm。

数据采集系统:24位高精度动态信号采集卡(NI PXIe-4499),支持16通道同步采样@204.8kS/s。专用分析软件nCode DesignLife提供多轴疲劳损伤计算模块。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

: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

: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

: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

: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

: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相关推荐

北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检 官方微视频
北检 官方抖音号
北检 官方快手号
北检 官方小红书
北京前沿 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