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锂电池可靠性测试包含四大核心模块:电性能测试验证充放电效率与容量衰减率;环境适应性测试模拟高低温、湿热及海拔变化对电池的影响;机械可靠性测试涵盖振动、冲击及挤压等物理应力评估;安全防护测试则针对过充、短路、针刺等极端场景进行失效分析。电性能专项包含容量标定(0.2C/1C倍率充放电)、循环寿命(500次以上充放电衰减率)、内阻变化(交流阻抗法)及自放电率(28天静置损耗)等子项。高温75℃存储与-40℃低温启动等极端工况需单独建立测试模型。安全性能测试严格遵循UN38.3标准:过充电至1.5倍标称电压持续8小时监测热失控风险;外部短路试验中电池表面温度需控制在150℃以下;针刺试验采用φ3mm钢针以25mm/s速度穿透电芯并记录热扩散时间。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锂离子电池(LiCoO₂/NCM/LFP正极体系)、锂金属电池及固态电池等全品类产品。涵盖圆柱型(18650/21700)、方形铝壳及软包电池结构形态,容量范围从50mAh微型纽扣电池至300Ah储能系统专用电芯。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产品(手机/笔记本电池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含模组与BMS集成系统)、工业储能设备及航空航天特种电源。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制定差异化测试方案:动力电池需增加IP67防护等级验证与盐雾腐蚀试验;储能电池侧重高倍率循环(2C持续充放电)与并联系统均衡性分析。

检测方法

电性能测试采用恒流恒压(CC-CV)法:以0.5C恒流充电至截止电压后转为恒压模式直至电流降至0.05C。容量保持率通过100次完整循环后剩余容量与初始容量比值计算得出。直流内阻(DCR)测量需在50%SOC状态下施加10s大电流脉冲并记录电压瞬态响应。环境试验执行GB/T31485标准:高温存储将电芯置于85℃恒温箱72小时;低温放电在-20℃环境下以1C倍率释放至截止电压;温度冲击试验要求电芯在-40℃~85℃间进行10次快速转换(转换时间≤5分钟)。机械可靠性测试包含随机振动(频率5-2000Hz/加速度20g)、模拟运输振动(ISTA3A标准)及1m高度多轴向自由跌落试验。挤压测试采用半径75mm半圆柱体施加13kN压力直至电芯变形量达50%或电压下降10%。

检测仪器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相关推荐

北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检 官方微视频
北检 官方抖音号
北检 官方快手号
北检 官方小红书
北京前沿 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