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35kV电缆检测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模块:绝缘电阻测试验证主绝缘层介电特性;交流/直流耐压试验评估绝缘系统耐受能力;局部放电量测定识别微观缺陷;导体直流电阻测量检验导电回路完整性;护套绝缘电阻测试确认外层防护效能;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分析评估绝缘材料老化状态。特殊工况下需增加雷电冲击耐受试验与半导电层电阻率测定。
检测范围
本检测规程适用于额定电压26/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全生命周期质量监控:包含新装电缆的型式试验与出厂检验;运行中电缆的预防性试验(周期不超过5年);故障修复后的验收测试;以及老旧电缆(投运超过15年)的状态评估。覆盖直埋、穿管、桥架敷设等不同安装方式下的铜芯/铝芯电缆系统。
检测方法
直流耐压试验采用3U0电压持续15分钟的加压方案(U0=21kV),泄漏电流监测需同步记录环境温湿度参数。交流耐压执行2.5U0(65kV)持续30分钟的工频电压试验方案。局部放电测试依据IEC60270标准构建平衡回路,在1.73U0电压下测量放电量并绘制φ-Q-N谱图。导体电阻测量采用四端法消除接触电阻影响,温度校正系数按GB/T3956执行。介质损耗测试应用西林电桥法在0.5U0~1.0U0范围内进行多电压梯度测量,绘制tanδ-U特性曲线。护套完整性验证通过浸水电压试验实现:将护套试样浸入含0.1%NaCl溶液中72小时后施加10kV直流电压1分钟。雷电冲击试验按IEC60060-1标准施加250kV标准雷电波各10次。
检测仪器
高压试验系统由300kV无晕试验变压器、硅堆整流装置及分压器组成(精度1.5%)。局部放电检测仪需满足PC≥100pC的灵敏度要求(带宽50kHz-1MHz)。回路电阻测试仪应具备100A恒流输出能力(分辨率0.1μΩ)。介质损耗测试系统配置自动温控油杯(控温精度0.5℃)与精密电容电桥(tanδ分辨率0.0001)。红外热像仪用于带电检测时须满足30mK热灵敏度与2%测温精度要求。X射线探伤系统应具备300kV穿透能力(空间分辨率≤50μm)。在线监测装置需集成分布式光纤测温(精度0.5℃)与接地电流监测(量程0-100mA)功能模块。所有计量设备均需通过CNAS认可的校准实验室进行年度量值溯源。
附录说明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