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空气滤清器标准检测体系包含三大核心模块:基础性能测试、耐久性验证及环境适应性评估。基础性能测试聚焦过滤效率(含初始效率与动态效率)、额定风量下的阻力特性(压降值)、密封完整性(泄漏率)三项关键指标;耐久性验证通过容尘量测试模拟长期使用工况下的性能衰减规律;环境适应性评估则涵盖高低温循环(-40℃至85℃)、湿度交变(30%-95%RH)、振动冲击(5-2000Hz随机振动谱)等极端条件下的功能稳定性测试。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多领域空气滤清装置:按应用场景分为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ISO5011)、工业洁净室FFU单元(EN1822)、家用新风系统(GB/T18801)三大类;按过滤介质区分包含无纺布复合滤材、玻璃纤维滤纸、活性炭吸附层等主流材料类型;结构形式覆盖板式折叠滤芯、筒式旋装滤清器、袋式过滤单元等典型设计架构。特殊工况下使用的耐高温型(>120℃)、抗静电型(表面电阻<110^9Ω)及抗菌型(抗菌率>99%)滤清器需追加专项测试。
检测方法
过滤效率测试采用双通道粒子计数法:在额定风量条件下,通过气溶胶发生器产生0.3-10μm多分散相颗粒物(DEHS/NaCl),上游浓度C1与下游浓度C2的比值计算效率η=(1-C2/C1)100%。阻力特性测试依据ISO11155-2搭建风洞系统,通过微压差传感器测量滤芯前后静压差ΔP并绘制风量-压降曲线。容尘量测试执行阶段性加载流程:每间隔30分钟向系统注入ISO12103-A2标准试验粉尘直至压降达到初始值2倍或效率下降10%,累计加载粉尘总量即为容尘量指标。
检测仪器
标准实验室需配置以下核心设备:激光粒子计数器(0.3-10μm六通道同步监测)、风洞实验台(风量范围50-5000m/h可调)、气溶胶发生系统(输出浓度偏差<5%)、恒温恒湿箱(温控精度1℃/3%RH)、电磁振动台(最大加速度30g)。辅助设备包括电子天平(0.1mg分辨率)用于称量法校准粉尘加载量、扫描电镜(5nm分辨率)分析滤材微观结构变化、气体流量计(1.5%FS精度)验证系统风量参数。所有仪器均需通过CNAS认可的计量机构进行年度校准溯源。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