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拉伸强度、压缩模量、弯曲刚度、层间剪切强度、面内剪切强度、冲击韧性、疲劳寿命、蠕变性能、热膨胀系数、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分解温度、导热系数、比热容、吸湿率、孔隙率、纤维体积含量、树脂固化度、界面结合强度、表面粗糙度、电导率、介电常数、阻燃性能、紫外线老化系数、盐雾腐蚀速率、湿热循环稳定性、振动疲劳特性、声发射特征值、X射线透射率、红外光谱特征峰、微观形貌缺陷密度

检测范围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预浸料、玻璃纤维聚酯层压板、芳纶纤维/酚醛复合材料管材、玄武岩纤维乙烯基酯储罐内衬、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动盘片、金属层合板蜂窝夹芯结构件、三维编织碳/碳复合材料喉衬件、纳米纤维素增强生物基复合膜材、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汽车防撞梁预成型体、短切纤维模压成型电气绝缘部件、单向带预浸料铺层航空蒙皮试件、真空辅助树脂灌注船体结构件、缠绕成型压力容器壳体试样片材拉挤成型桥梁缆索护套件反应注射成型SMC汽车覆盖件手糊成型风电叶片壳体RTM成型高铁内饰板预浸料自动铺丝航天舱段结构件粉末浸渍碳化硅基复合材料摩擦片熔融沉积3D打印连续纤维增强构件真空热压罐固化卫星支架构件液体成型无人机机翼主梁电子束固化空间反射镜基板

检测方法

1.拉伸试验(ASTMD3039):采用万能试验机测定材料轴向承载能力与断裂伸长率

2.动态热机械分析(ISO6721-11):通过温度扫描获取储能模量及损耗因子变化曲线

3.扫描电镜观测(GB/T27788):2000倍以上放大观察纤维/基体界面结合状态

4.差示扫描量热法(GB/T19466.2):测定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焓变与玻璃化转变点

5.超声C扫描(ASTME2580):无损检测内部孔隙与分层缺陷分布特征

6.三点弯曲测试(ISO14125):评估层合板抗弯刚度与最大破坏载荷

7.热重分析(GB/T14837):氮气氛围下测定材料热失重特性曲线

8.落锤冲击试验(ASTMD7136):量化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容限

9.傅里叶红外光谱(GB/T6040):分析树脂体系化学结构及老化产物

10.激光闪射法(ISO22007-4):测量各向异性材料面内/厚度方向导热系数

检测标准

ASTMD3039/D3039M-17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标准试验方法

ISO527-4:2021塑料拉伸性能测定第4部分:各向异性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GB/T1447-2005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ASTMD6641/D6641M-16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ISO14125:1998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测定

GB/T1450.2-2005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ASTMD7137/D7137M-17测量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抗压残余强度特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EN2564:2018航空航天系列碳纤维预浸料规范

JISK7073-1988碳纤维增强塑料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GB/T3855-2005碳纤维增强塑料孔隙含量检验方法

检测仪器

1.万能材料试验机:配备100kN载荷传感器与高温环境箱,可执行拉伸/压缩/弯曲多模式测试

2.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频率范围0.01-100Hz,温度精度0.5℃,用于粘弹性行为表征

3.扫描电子显微镜:场发射电子枪配合能谱仪(EDS),实现微米级形貌与元素分析

4.激光导热仪:采用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各向异性材料导热参数

5.落锤冲击试验台:最大冲击能量300J可调,配备高速摄像系统记录损伤过程

6.X射线断层扫描系统:微焦点源配合20482048平板探测器实现三维缺陷重构

7.恒温恒湿老化箱:温度范围-70~150℃,湿度控制精度3%RH

8.旋转流变仪:振荡模式测量树脂体系黏度变化与凝胶时间

9.超声波探伤仪:5MHz聚焦探头实现10μm分辨率缺陷检测

1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配置ATR附件进行表面化学结构快速分析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