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晶粒度测定、非金属夹杂物评级、脱碳层深度测量、渗碳层梯度分析、石墨形态分类、珠光体含量测定、铁素体含量测定、奥氏体含量测定、马氏体等级评定、贝氏体形态分析、魏氏组织判定、碳化物分布评估、带状组织评级、孔隙率计算、裂纹扩展路径分析、焊接熔合区检验、热影响区组织观察、腐蚀产物形貌分析、镀层厚度测量、涂层结合力评估、偏析程度量化、枝晶间距测量、第二相粒子统计、残余奥氏体测定、氧化层厚度分析、疲劳辉纹识别、断口形貌分类、碳化物带状组织评级、α相/β相比例计算、σ相脆化检测
检测范围
碳素结构钢试样、合金工具钢锻件、
不锈钢轧制板材、铝合金压铸件球墨铸铁曲轴灰铸铁缸体钛合金航空部件高温合金涡轮叶片铜合金导电排锌基轴承合金镍基焊丝镁合金壳体硬质合金刀具金属基复合材料粉末冶金制品弹簧钢丝冷镦螺栓热轧H型钢焊接接头金相试样渗碳齿轮淬火模具回火索氏体试样镀锌钢板镀层氮化硅陶瓷涂层激光熔覆层电子束焊接头电弧喷涂涂层金属注射成型件铸造砂眼缺陷试样疲劳断裂件应力腐蚀开裂试样高温氧化试样
检测方法
金相显微镜法:采用明场/暗场照明观察显微组织形貌,配合目镜测微尺进行晶粒度评级
扫描电镜能谱联用:通过二次电子成像结合EDS进行微区成分分析与夹杂物定性
图像分析法:使用专业软件对显微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处理,自动统计晶粒尺寸与相比例
显微硬度测试法:采用维氏/努氏压头测定不同组织的局部硬度值分布
X射线衍射法:通过衍射峰位分析残余奥氏体含量及相结构组成
电解腐蚀法:选用特定电解液选择性显示多相合金中各组成相的轮廓
热染法:利用高温氧化着色差异区分钢中不同碳化物类型
干涉测量法:采用白光干涉仪测量表面粗糙度与镀层台阶高度
电子背散射衍射:通过EBSD技术获取晶粒取向分布与织构信息
动态原位观察:使用高温台配合显微镜记录组织演变过程
检测标准
ASTME112-13平均晶粒度测定标准试验方法
GB/T13298-2015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ISO643:2019钢的奥氏体晶粒度测定
ASTME45-18a钢中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
ISO4967:2013钢中硫化物夹杂的显微评定方法
ASTME1245-03(2016)自动图像分析测定夹杂物含量
GB/T6394-2017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ISO4499-2:2020硬质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测定
ASTME407-07(2015)e1金属和合金的微观腐蚀方法
检测仪器
倒置金相显微镜:配备微分干涉对比模块与电动载物台,支持大尺寸试样观察
场发射扫描电镜:具备10nm分辨率背散射电子探测器,适用于纳米级析出相分析
全自动磨抛机:配置压力/转速可编程控制系统实现标准化制样流程
显微硬度计:配备500gf以下微载荷测试模块用于薄层/小区域硬度测试
真空热镶嵌机:采用酚醛树脂包埋保护易碎试样边缘完整性
电解抛光装置:通过电压/电流精确控制获得无变形观察表面
高温金相台:集成气氛保护系统实现1500℃下原位组织观察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具备三维表面重构功能用于涂层厚度测量
能谱仪(EDS):搭配硅漂移探测器实现元素面分布快速扫描
图像分析系统:配置专业金相软件包支持符合ASTM标准的自动评级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