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抗拉强度测试、屈服强度测定、延伸率计算、断面收缩率分析、弹性模量测量、泊松比验证、应力-应变曲线绘制、断裂韧性评估、界面结合强度测试、铜基体硬度检验、NbTi合金相含量测定、超导丝径均匀性检查、扭绞节距精度验证、残余应力分布扫描、晶粒度评级、位错密度分析、表面粗糙度测量、氧化层厚度检验、包覆层结合力测试、临界电流退化评估、冷加工变形量计算、热处理效果验证、疲劳寿命预测、蠕变性能测试、各向异性系数测定、电阻率变化监测、磁滞损耗分析、涡流损耗验证、热膨胀系数匹配度检验。

检测范围

单芯NbTi/Cu复合线材、19芯绞合超导线材、36芯多股复合导体、0.5mm直径微型超导线束、1.2mm标准工程用线材、3mm大截面传输导体、冷拉态加工线材成品退火态成品线材时效处理样品镀锡表面处理导体阳极氧化防护层试样铜基体纯度99.99%基准样件铜镍合金包覆型导体铌钛合金比例44%标样铌钛合金比例50%对比样件低温退火工艺试样真空热处理样品液氮冷却预处理导体加速器磁体用绞线核磁共振线圈专用线材ITER项目认证样品高场磁体用强化导体医疗MRI设备用超导线缆电力传输用复合导体航天级耐辐射特种线材。

检测方法

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准静态拉伸测试,加载速率控制在0.5-5mm/min范围内以满足应变速率要求;通过激光引伸计实时采集标距段变形数据,精度达到0.5μm;运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进行全场应变分布分析;采用显微硬度计在HV0.1量程下进行铜基体微区硬度映射;使用扫描电镜(SEM)配合能谱仪(EDS)开展断口形貌观察与元素分布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XRD)进行残余应力梯度测量;应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解析晶粒取向与变形织构;采用四探针法测定电阻率变化曲线;基于液氦温区临界电流测试系统关联力学损伤对超导性能的影响。

检测标准

ASTME8/E8M-20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ISO6892-1:2019《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
GB/T228.1-202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IEC61788-3:2006《超导性第3部分:临界电流测量》
JB/T7780-2008《铌钛超导复合线》
ASTMB193-20《导电材料电阻率测试规程》
EN10002-1:200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JISZ2241:202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
GB/T4340.1-2009《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ASTME384-22《材料显微硬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检测仪器

INSTRON5985型双立柱万能试验机配备100kN载荷传感器与BluehillUniversal软件系统;GOMARAMIS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系统实现全场应变监测;KEYENCEVHX-7000数字显微镜进行表面缺陷定量分析;FEIQuanta650FEG场发射扫描电镜完成微观结构表征;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开展残余应力测试;Agilent34410A高精度数字万用表配合四探针台测量电阻特性;MitutoyoHM-200显微硬度计实现微米级硬度映射;OxfordInstrumentsSymmetryEBSD系统解析晶体学特征;JanisST-500低温恒温器关联力学-电学性能测试;MTSAcumen电动引伸计提供非接触式变形测量。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相关推荐

北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检 官方微视频
北检 官方抖音号
北检 官方快手号
北检 官方小红书
北京前沿 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