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人体封闭斑贴试验:采用Finn Chamber斑试器,48小时封闭接触,根据ICDRG标准分级评估红斑/水肿反应

重复激发试验:连续21天模拟使用,检测累积致敏率,临界值为0.5%致敏发生率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通过H3-胸苷掺入法测定刺激指数,阈值≥2判定为阳性

组胺释放测试:荧光酶标仪定量分析(波长Ex/Em=340/450nm),灵敏度0.1ng/mL

皮肤屏障功能评估:TEWL经皮水分流失仪检测,精度±0.5g/m²/h

IL-8炎症因子检测:ELISA法测定角质细胞培养上清液,标准曲线R²>0.99

HRIPT最大化试验:纳入200例受试者,诱导阶段重复9次暴露

角质层完整性分析: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细胞间脂质结构,分辨率500nm

补体活化试验:CH50法测定血清补体消耗率,阳性对照zymosan

金属离子螯合能力:ICP-MS检测镍/铬等致敏原残留,检出限0.01ppm

皮肤pH值测定:接触式pH计(范围0-14),温度补偿25±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VEGF表达量,CV值<5%

检测范围

护肤膏霜类:润肤霜/晚霜等油包水体系,评估乳化剂致敏风险

面膜类:贴片式/冻干面膜载体材料,测试促渗剂刺激强度

彩妆产品:粉底液/遮瑕膏中颜料及防腐体系兼容性验证

眼部护理品:眼霜/眼膜需通过角膜上皮细胞毒性测试

婴幼儿护肤品:根据ECETOC标准进行低敏配方筛查

防晒产品:UV吸收剂与皮肤蛋白结合率测定

染发剂类:苯胺衍生物半抗原性检测,PPD限量≤2%

身体清洁品:表面活性剂脱脂力评估,蛋白变性率检测

芳香类产品:挥发性有机物致敏原GC-MS指纹图谱分析

特殊功效产品:含果酸/视黄醇产品的神经末梢敏感性测试

口腔黏膜产品:唇膏/牙膏粘膜刺激指数测定

仪器耦合凝胶:医用超声耦合剂细胞存活率检测

检测标准

ISO 10993-10:20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致敏试验

GB/T 16886.10-2017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

OECD TG 406皮肤致敏性检测指南

GB/T 26517-2011化妆品抗过敏功效评价指南

ISO 24444:2019化妆品防晒功效人体评价方法

ASTM E2148-18化妆品成分致敏风险评估标准

GB/T 39665-2020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微核试验

EU SCCS/1602/18化妆品成分致敏性测试备忘录

GB 7919-1987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

ISO 11930:2019化妆品微生物风险评估

检测仪器

皮肤快速光学成像系统:VISIA-CR多功能平台,量化分析红斑指数(a*值)与毛细血管扩张度

离体皮肤刺激性检测仪:EpISO皮肤模型配套TER测量模块,阻抗检测精度±2Ω

流式细胞仪:BD FACSymphony六激光配置,检测CD86/CD54等免疫活化标志物表达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eica TCS SP8 STED 3X超分辨系统,观测朗格汉斯细胞迁移轨迹

动态屏障功能分析仪:Delfin Vapometer Pro,同步监测TEWL与皮肤电容值变化

高通量细胞筛选平台:PerkinElmer Operetta CLS,自动分析96孔板细胞毒性

体外透皮扩散系统:Logan 6通道Franz扩散池,控温32±0.5℃

微透析采样仪:CMA 402微量泵,实现真皮层炎症因子动态监测

三维人体皮肤模型培养系统:Labskin全层皮肤模型,气液界面培养角质层

蛋白相互作用分析仪:Biacore X100,SPR技术检测半抗原-载体蛋白结合常数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相关推荐

北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检 官方微视频
北检 官方抖音号
北检 官方快手号
北检 官方小红书
北京前沿 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