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MT/T 461-1995 煤矿装载机密封润滑履带总成》标准主要涉及一些关键的检测项目及其检测方法。以下是相关内容的概述:

检测项目:

  • 密封性能检测
  • 润滑性能检测
  • 强度测试
  • 耐磨性能测试
  • 环境适应性测试

检测方法:

  • 密封性能测试通常通过充气或加压测试来进行,以确保密封件的完好性和密封效果。
  • 润滑性能检测主要通过润滑剂的定量分析,以及润滑循环系统的流畅性测试。
  • 强度测试包括对履带板、销轴等关键部件进行的拉伸、压缩和弯曲等机械性能试验。
  • 耐磨性能测试则通过对履带在特定条件下的磨损情况评估。
  • 环境适应性测试通常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进行,以确认产品在各种矿井环境下的正常工作能力。

涉及产品:

  • 煤矿用密封润滑履带总成及其相关配件
  • 用于地下矿井作业的装载机
  • 其他钢制轨道运输设备

该标准规定了这些设备的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其在实际矿山应用中的安全和可靠性能。

MT/T 461-1995 煤矿装载机密封润滑履带总成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煤矿装载机密封润滑履带总成

标准号:MT/T 461-1995

标准类别:煤炭行业标准(MT)

发布日期:1995-12-28

实施日期:1996-05-01

标准状态:现行

MT/T 461-1995 煤矿装载机密封润滑履带总成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装载机械密封润滑履带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煤矿装载机械密封润滑履带总成(以下简称履带),煤矿其他设备如:采用密封润滑履带亦应执行。MT/T461-1995煤矿装载机密封润滑履带总成MT/T461-1995

MT/T 461-1995 煤矿装载机密封润滑履带总成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煤矿装载机械密封润滑履带总成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MT/T 461-1995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装载机械密封润滑履带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装载机械密封润滑履带总成(以下简称履带),煤矿其他设备如:采用密封润滑履带亦应执行。

2引用标准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9174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ZBD92004煤矿用侧卸装岩机

3术语

3.1压装力

履带装配时,将销轴、销套压入链轨节孔中所需要的轴向压力。3.2内侧开距

履带中左、右链轨节轨面内侧间的最小距离。4产品分类

4.1履带活节联接方式

4.1.1活销式联接(普通型即A型)。4.1.2对角剖分式(B型)。

4.1.3梯形断面剖分式(C型)。

4.2节距

煤矿装载机械密封润滑带节距为:116,125,137,146,158,167mm六种。4.3结构

4.3.1履带主要结构即A型结构示意图见图1。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5-12-28批准206

1996-05-01实施

MT/T 461--1995

1—链轨节;2—活销套;3—活销;4—密封件;5—销套;6—销轴;7--油堵,8—腹带板;9--螺栓4.3.2节距为158,167mm的履带可采用B型活节示意图见图2。图2

4.3.3节距为116,125mm的履带可采用型活节示意图见图3。207

4.4产品型号

MT/T461-1995

节距/板宽mm

活节联接方式号:A活销式,

B—对角剖分式;C—梯形断面剖分式密封润滑式

标记示例:履带LMA146/260表示节距为146mm、履带板宽为260mm的A型密封润滑履带5技术要求

5.1-般技术要求

5.1.1履带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5.1.2全部铸、锻、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一般性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图样注明的技术要求及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5.1.3铸锻零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飞边毛刺和裂纹等缺陷,链轨节、销轴、销套等零件装配前应抽样进行无损探伤检查。

5.1.4原材料应有供应厂质量检验部门的标记及合格证明书。制造厂应抽样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5.1.5外购件和协作件必须有合格证明书。制造厂应抽样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装配。5.1.6履带结构应便于维修、保养和更换。5.2履带总成技术要求

5.2.1螺栓拧紧力矩见表1。

螺栓直径,mm

MT/T 461-1995

性能等级

5.2.2螺栓交替拧紧,出厂试验后清除泥砂,还须再次全部紧。拧紧力矩,N·m

117~156

137~186

196254

225294

5.2.3螺栓、螺母与被联接件表面均匀接触,不得倾斜,不允许用锤敲等法校正。5.2.4履带板与链轨节之间不得有间隙。5.2.5履带节距偏差不大于士0.3mm,内侧开距偏差不大于±0.7mm。5.2.6履带各链轨节两端转动平面侧隙J(见图1),0.5mm≤J<2mm。5.2.7履带直线度公差每10节小于3mm,全长小于6mm。5.2.8履带应能转动灵活,相邻履带板及链轨节之间不得有干涉卡阻现象,正向转动角不小于30,反向转动角不小于10°。

5.2.9腹带销轴、销套两端伸出长度应对称均匀,销套对称度公差应小于0.5mm,销轴对称度公差应小于1mm。

5.2.10链轨节与销轴,销套的压装力不低于配套主机重量(含履带)的1.2倍。5.2.11履带应密封良好,不得有漏油现象,井下作业或地面试验时,泥砂不得进入销轴和销套配合间隙。

5.2.12密封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应由设计部门选定的专业制造厂供货。5.2.13履带应侧立注油,润滑油品种和注油量应符合设计和使用说明书的要求。5.2.14抽取一段履带在专门的台架上进行密封和耐磨试验。5.2.15腹带板涂黑色防锈漆,其他零件涂防锈油。5.2.16履带自装机使用之日起,在符合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条件下,在井下岩巷中累计正常装卸行走距离(使用寿命)应不小于300km。6试验方法

6.1外观及装配质量检测

外观质量以目测法检验,螺母与链轨节及履带板与链轨节联接表面的间隙采用塞尺进行检测。6.2拧紧力矩

螺栓拧紧力矩用扭矩扳手进行检测。6.3节距检测

将履带放在平台上拉紧,消除销轴与销套间的间隙,用卡尺外卡测量相邻两销套外母线距离。将履带反向压紧,用卡尺内卡测量相邻两销套内母线距离。取两次测量结果平均值。6.4侧隙检测

用塞尺在5.2.8条中规定的转角范围内测量。6.5内侧开距检测

履带摊开放平,用卡尺测量左右链轨节轨面内侧距离。6.6直线度检测

测量时把履带拉紧拉平,在轨面内侧靠销套处测量。209

6.7转动性能检测

MT/T 461--1995

履带摊开放平后扳动组件,测出相邻两节之间正反向最大转动角。检查中间部分转动副时,可将履带垂直吊起。

6.8销轴、销套两端伸出长度的检测用深度尺检测销轴、销套两端伸出链轨节过盈配合的长度。6.9压装力检验

在材料试验机上分别将销轴、销套压入和顶出链轨节,测量销轴、销套在链轨节过盈孔中首次松动时的轴向力。

6.10渗漏检验

履带放平,用棉纱擦干链轨节转动副各组件表面的油迹。24h后将50mm×50mm的牛皮纸(120g/m2)由下往上塞进暖带链轨节侧隙,靠轨面内侧抵住销套,10s后润滑油沾湿牛皮纸宽度不应超过3 mm。

6.11注油量检测

将履带侧立,注油孔朝上,拔出油塞,用洁净钢丝测量油面高度。6.12密封、耐磨台架试验

6.12.1被试履带通过弹簧或液压缸施加不低于2500N的模拟牵引载荷。6.12.2通过曲柄摇杆机构,实观履带相邻链轨节间的转动。6.12.3试验箱内加入以80目石英砂和水泥、水为主的悬浮状的磨料。磨料表面应不低于带销轴中心线。

6.12.4链轨节转动副累计运动不少于20万次。6.13工业试验

履带装机在井下作工业试验时,连续使用不得少于3个月,且中硬(f6~f8)以上岩石中累计行走距离不少于300km或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掘进岩巷14m2的断面不得少于300m。7检验规则

履带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由制造厂检验部门进行,型式试验由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或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进行。7.1出厂检验

履带须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必须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7.1.1抽查项目、分类和合格质量水平(AQL)按表2的规定。检验项目按表3的规定。表2

密封性

拧紧力矩

内侧开距

表3中所列各项

7.1.2连续批量生产时,抽样检查按GB2828执行,采用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I。样本大小字码由生产厂根据生产批量自行确定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在检查中,如每项的缺陷数均等于或小于相应的合格判定数(AC)则接收该批产品,否则拒收。7.1.3非连续批量生产(年产履带100条以下)时,履带应逐一检查,每条履带抽检链轨节数量不少于210

MT/T 461---1995

20%,检验项目见表3,检验项目中如有一项不合格,则该产品不合格。7.2型式试验

当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累计400条后,应周期进行一次检验。若三年内未达到400条,也必须进行型式检验;产品停产三年以上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型式检验样品在生产厂入库的履带和零件的合格品中随机抽取。抽样一旦确定,应该封存,不得随意调整、修理和更换。

型式检验按表3所列内容进行。如有一项不合格须加倍抽样复检,复检中如仍有不合格项,则判7.2.3

定型式检验不合格。履带型式检验数量为一条。表3

检验项目

外观质量

装配质量

拧紧力矩

侧隙J

内侧开距

直线度

转动性能

销轴对称度

销套对称度

压装力

密封性

注油量

台架试验

工业试验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履带可裸装、箱装发运。

技术要求

5.23,5.24

检验方法

检验类别

新产品

履带板与履带分开发运时,整条链轨节可盘卷捆扎或花格装箱。螺栓、螺母、活销、销垫、密封件等211

MT/T 461—1995

用包装箱装好。零件清洗干净后装箱,箱内应有防水纸,箱子必须牢固可靠。8.3裸装、箱装应符合GB9174的规定。包装箱的包装型式和防护方法根据储运条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8.4活节销轴孔、销套孔应涂防锈油。活节剖分齿面,螺纹孔涂防锈油并用防水纸包扎,严禁磕碰。8.5履带装机发运时,主机质量合格证应注明履带型号,履带作为配件发运时,包装箱内应有装箱清单和质量合格证,合格证应包括下列内容:a.

制造厂名称和地址;

产品名称和规格;

制造日期(或编号);

检验员签章。

8.6包装箱箱面的发货标志应注明下列内容:a.

产品名称、规格、数量:

批号或箱号(或合同号);

箱体尺寸(长×宽×高);

净重与毛重;

装箱日期;

到站(港)及收货单位;

发站(港)及发货单位。

8.7履带成品应放在库房内储存。储存期超过二年应重新经过出厂检验,212

MT/T 461--1995

附录A

履带密封件型式与技术要求

(补充件)

密封圈、弹性环型式和结构见图A1A1

密封圖

密封圈、弹性环技术要求见表A1A2

硬度邵尔A度

扯断强度,MPa

扯断伸长率,%

100%定伸强度,MPa

撕裂强度,kN/m

热空气老化

密封圈(80℃×70h)

弹性环(120℃×70h)

耐油试验

1号标准油

密封圈(80C×70h)

弹性环(120℃×70h)

弹性环

密封圈

聚醚型聚氨脂

≥120

硬度变化值

扯断强度变化值,%

扯断伸长率变化值,%

压缩永久变形率,%

硬度变化值邵尔A度

扯断强度变化,%

扯断伸长率变化,%

体积变化,%

-3~+3

-3~+3

弹性环

丁腈合成橡胶

≥>14

≥300

5~+5

-5~+5

附加说明:

MT/T461--1995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煤炭部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井巷设备分会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金球、俞德美、邵虎成。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研究所负责解释。214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