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 16007-1995 大骨节病病区控制及考核验收办法》是针对大骨节病防治的指导性文件。虽然我无法提供该标准的具体检测项目和产品,但一般来说,此类标准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检测项目:

  • 病区流行情况调查:包括患病率、发病率等流行病学指标的测定。
  • 病区环境检测:涵盖水质、土壤,以及可能的毒素水平检测。
  • 居民健康指标检测:通过健康体检和医学检查来评估个体健康状况。

检测方法:

针对大骨节病的检测方法可能包括:

  •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现场查体等方法。
  • 实验室检测:进行毒素分析、病理检测。
  • 影像学检查:如使用X射线等对骨节变化的影像学评估。

涉及产品:

大骨节病的防治可能涉及多种干预产品:

  • 营养补充剂:如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以改善钙、磷代谢。
  • 食品安全产品:用于检测和改善食物中的有害物质。
  • 医疗器械:用于检测和治疗大骨节病的设备。

由于《GB 16007-1995》是较为专业的标准文件,具体的检测项目、方法及产品应以该标准的详细内容为准。建议查询国家相关标准文本或专业文献获取详细信息。

GB 16007-1995 大骨节病病区控制及考核验收办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大骨节病病区控制及考核验收办法

标准号:GB 16007-1995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5-01-02

实施日期:1996-07-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16007-1995 大骨节病病区控制及考核验收办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大骨节病病区控制及考核验收办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对大骨节病防治效果的评估及对病区控制考核验收的实施。GB16007-1995大骨节病病区控制及考核验收办法GB16007-1995

GB 16007-1995 大骨节病病区控制及考核验收办法的部分内容

GB16007—1995

本标准根据GB/T1.1一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化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和GB/T1.22一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单元:标准内容的确定方法第22部分:引用标准的规定,在广泛征求同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1989年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工作会议期间讨论通过的《大骨节病基本控制病区标准(试行)》和《基本控制病区考核办法(试行)》重新进行了编制。

本标准为我国大骨节病病区控制及考核验收办法提供技术依据。本标准对原试行标准中观察对象、标准介值做了重大改变,同时增加了附录A(标准的附录)和附录B(标准的附录),提高了该标准的可操作性。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1989年制定的《大骨节病基本控制病区标准(试行)》和《基本控制病区考核办法(试行)》。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大骨节病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武、杨建伯、刘锦先、刘运起。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负责解释。4.52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大骨节病病区控制及考核验收办法Control,checking and accepting methodsof kashin-beck disease area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大骨节病病区控制及考核验收办法。GB16007—1995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对大骨节病防治效果的评估及对病区控制考核验收的实施。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6003--1995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16395—1996大骨节病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3病区控制标准

3.1以村(指行政村,以下同)为单位的控制标准具备以下两项之一,且近五年内两次以上(含两次)病情检查结果间无显著差别。3.1.1检查7岁~16岁在校中小学生,检查率不少于95%,临床上无典型I度以上病例(参见GB 16003中 4. 1)。

3.1.27岁~12岁在校小学生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50例以上,拍右手X线片,小学生数小于等于50例的村,拍片人数应不少于实有数的95%,X线阳性率应小于等于10.0%,其中骨端病变小于等于3.0%,无干骺端两加号及三联症者[参见GB16003附录B(补充件)。3.2以乡(镇)为单位的控制标准

乡(镇)所辖病村的95%以上达到3.1的规定。3.3以市(县)为单位的控制标准市(县)所辖病区乡(镇)全部达到3.2的规定。3.4以省(区)为单位的控制标准

省(区)所辖病区市(县)全部达到3.3的规定。3.5全国控制标准

全国各病区省(区)全部达到3.4的规定。4考核验收办法

4.1考核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4.1.1所辖各病村7岁~16岁人群历史病情和近五年病情清楚。4.1.2防治工作组织管理、防治措施及其实施情况等资料齐备。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15批准1996-07-01实施

4.1.3经自查认为已达到控制标准。4.2考核验收内容

GB16007—1995

4.2.17岁~12岁在校小学生临床和X线患病率,或7岁~16岁在校中小学生临床患病率。4.2.2自行考核情况和结果。

4.2.3采用的防治措施及其实施情况。4.2.4防治工作的领导及组织管理情况。4.3考核验收程序

4.3.1经自查认为达到控制标准,具备考核验收条件的乡(镇)、市(县)、省(区)应向上一级卫生主管部门提出考核验收申请,同时呈报4.2各项的书面总结和已汇总填写好的《大骨节病病区控制考核表》见附录A)。

4.3.2上一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有领导和专家参加的考核验收组(团),按4.2规定逐项考核。4.3.3考核验收组(团)根据考核结果做出承认或不承认达到控制标准的结论,填入附录A大骨节病病区控制考核表中A6.1或A7.1

4.3.4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对考核验收组(团)的结论进行审批,审批意见填入附录A大骨节病病区控制考核表中A6.3或A7.3,加盖公章,主管领导签字,使已填写的《大骨节病病区控制考核表》成为具有法定性效力的文件。

4.4考核验收的方式

4.4.1被考核验收地区卫生主管部门对大骨节病防治工作、病情、自查情况和结果做汇报。4.4.2审阅大骨节病防治工作档案。4.4.3审阅近五年来对病区7岁~12岁儿童所拍全部X线手片。4.4.4对7岁~16岁人群大骨节病病情做抽样调查(见附录B)。151

申报单位

申报日期

A1大骨节病病区分布

病区(市)县或

乡 (镇)名称

填表说明

总人口数,万

总人口

该表由申报单位填写。

GB16007—1995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大骨节病病区控制考核表

乡(镇)数

病区人口

(2)填病区县(市)或乡(镇)总人口。3(3)填病县(市)或乡(镇)中各病村总人口。4 (4)填病区县(市)所辖乡(镇)总数。5(5)填病区县(市)所辖病区乡(镇)总数。6(6)填病区县(市)或乡(镇)所辖村数总和。7(7)填病区县(市)或乡(镇)所辖村中的病村数。8病区县(市)多的省(区)可加附页。总数

病区数

病村数

大骨节病临床普查情况

1度以上患病(粗)率县(市)频数

普查时间

填表说明

查县(市)数

查乡(镇)数

该表由申报单位填写。

2(1)从有史料时间起由远及近填写。3 (6)-(5)-(4)×100%。

(7)+(8)+(9)=(2)。

GB 16007--- 1995

查人口数

1度以上患病(粗)率以村为单位的频数A2.2

普查时间

普查村数

填表说明

该表由申报单位填写。

2(1)从有史料时间起由远及近填写。3 (2)=(3)+(4)+(5)。

I度以上数

4村患病(粗)率(%)二村1度以上病例数一村普查人口数×100。A2.37岁~16岁儿童临床1度以上患病(专)率县(市)频数456

患病率,%

村患病(粗)率,%

患病(粗)率,%

普查时间

填表说明

查县(市)数查乡(镇)数

该表由申报单位填写。

GB 16007-1995

度以上

查人口数

病例数

患病率,%

患病(专)率,%

2从有史料时间起由远及近填写5年前资料可用5岁15岁年龄组统计结果,但需注明。3(4)填7岁~16岁儿童受检人数。4(5)填1度以上检出病例数。

5(6)=(5)—(4)×100。

(7)+(8)+(9)=(2)。

A2.47岁~16岁儿童临床1度以上患病(专)率以村为单位的频数普查时间

填表说明

普查村数

该表由申报单位填写。

村患病(专)率%

从有史料时间起由远及近填写;5年前资料可用5岁~15岁年龄组统计结果,但需注明。2

3(3)至(6)填村数。

(3)+(4)+(5)+(6)(2)。

A3 7岁~~~12 岁儿童 X线病情

A3.1X线总检出率频数

拍片时间

填表说明

拍片点数

拍片例数

该表由申报单位填写。

2(1)从有史料时间起由远及近填写。GB 16007-1995

检出例数

3(2)、(3)、(4)填所有拍片点的合计数。4 (5)=(4)+(3)×100。

5(6)+(7)+(8)=(2)。

患病率栏指每村检出病例数一拍片例数×100。6

A3.2X线骨端患病率频数

拍片时间

拍片点数

拍片例数

填表说明:同表A3.1的填表说明。458

检出例数

患病率,%

患病率,%

患病率(%)频数

骨端患病率频数

A4历史重病区典型调弯情况

GB16007—1995

全民抽样调查1度以上患病率(%)频数涉及乡(镇)数

调查时间

填表说明

调查村数

该表由中报单位填写。

涉及县(市)数

2(1)从有史料时间起由远及近填写。3(2)填间--时间内调查村数。

4(3)、(4)填被调查村所属的县(市)及乡(镇)个数。5(5)~(7)填被调查村数。

6 (5)+(6)+(7) (2)。

1度以上患病率(%)=1度以上病例数一调查人数×100。7岁~16岁儿童度以上患病(专)率频数A4.2

调查时间

调查村数

涉及县(市)数」

涉及乡(镇)数

I度以上患病率频数

度以上患病(专)率频数

调查时间

填表说明

调查村数

该表由申报单位填写。

GB 16007--1995

表(完)

涉及县(市)数

涉及乡(镇)数

(1)从有史料时间起由远及近填写。(2)填同一时间内调查村数。

(3)、(4)填被调查村所属的县(市)及乡(镇)个数。(5)~(7)填被调查村数。

(5)+(6)+(7)=(2)。

1度以上患病率(%)=I度以上病例数→调查人数×100。85年前资料可用5岁~15 岁年龄组统计结果,但需注明。A5防治情况

A5.1主食品种及来源变化状况

大米比例,%

调查时间

填表说明

病村总数

1该表由申报单位填写。

2按调查时间由远及近填写。

3(2)填所有病村数。

4(3)~(8)填村数。

品种及来源比例按--个村随机调查30户的年平均食用粮量统计。5

6 (3)+(4)+(5)=(6)+(7)+(8) =(2)。460

I 度以上患病(专)率频数

非自产粮比例,%

A5.2改水状况

调查时间

填表说明

病村总数

1该表由申报单位填写。

改水村数

2(1)按调查时间由远及近填写。3(2)填所有病村数。

GB 16007--1995

受益人数

打深井

4(3)~(8)填自改水以来累积村数和人数。(3)小于或等于(2)。

6(5)+(6)+(7)+(8)=(2)。

(8)包括引地面水、打压把井水、滤过水等。A5.3药物防治状况

药物名称

填表说明

该表击申报单位填写。

应用起止时间

应用村数

引泉水

受益对象

自来水

受益人数

2如为省(区)级考核,本表填全省(区)累积数,如为县(市)级考核,本表填全县(市)累积数,余类推。3受益对象为儿童填(A)、受益对象为全民填(B)、受益对象只是病例或抽样观察例填(C)。461

A5.4人均收入状况

调查时间

填表说明

病村总数

该表由申报单位填写。

(1)按调查时间由远及近填写。2

(2)填所有病村数。

GB16007

≤250

4(3)~(6)填病村数,(3)+(4)+(5)+(6)=(2)。A6

省(区)

A6.1.考核意见

县(市)

乡(镇)考核情况

>1 000

考核组组(团)长(签字):

副组(团)长(签字):

年月日

A6.2考核组(团)成员

组(团)长

副组(团)长

省(区)

GB16007-1995

县(市)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审核意见务

工作单位

负责人(签字):

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印章:

年一月一日

A7卫生部组织的考核组(团)考核情况A7.1考核意见

考核组(团)长(签字):

副组(团)长(签字):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