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 18242-2000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涉及到多项检测项目和方法,以及特定的产品类型。以下是相关信息:

检测项目:
  • 外观质量

  • 尺寸及偏差(包括厚度、宽度、长度)

  • 耐热性

  • 柔度

  • 不透水性

  • 拉伸性能(包括断裂拉伸强度和最大拉伸负荷)

  • 延伸性能(包括延伸率和搭接割裂强度)

  • 耐久性测试(包括人工加速老化和耐化学性)

  • 低温弯折性

  • 热老化

  • 尺寸稳定性

检测方法:
  • 外观质量采用目测法

  • 尺寸及偏差采用卷尺和测厚仪

  • 耐热性试验采用加热装置进行检测

  • 柔度采用低温试验检测装置

  • 不透水性通过水压试验方法检测

  • 拉伸性能通过拉伸试验机进行检测

  • 耐久性测试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设备

  • 低温弯折性通过低温弯折试验

涉及产品:
  •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 其他类型的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符合应用需求,从而在建筑和工程项目中提供可靠的防水解决方案。

GB 18242-2000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标准号:GB 18242-2000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2000-10-27

实施日期:2001-05-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18242-2000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与运输。本标准适用于聚脂毡或玻纤毡为胎基、苯乙烯-丁二烯(SBS)热塑性弹性体作改性剂,两面覆以隔离材料所制成的建筑防水卷材。本标准不适用于其他改性沥青、胎基和上表面材料制成的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0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0

GB 18242-2000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部分内容

GB1B242--2000

本标准的第 3. 3 条与表 3 中的第 1~看项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非等效采用了DIN52132:1996《聚合物沥青屋面防水卷材中有关部分,同时参考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D6163:1997玻纤毡增强的苯Z烯·工二烯-莱Z烯(SES改性据青卷材》,ASTMD6164:1997聚酯毡增强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沥青卷材\,制定了木标难的可溶物含量景、不透水性,耐热度、拉力,延伸率、低温柔度、撕裂强度等技术指标。为了保证卷材与防水层的耐用年限技术要求中增列了人工气候加速老化技术指标,本标推的大部分技术指标与DIN52132:1996标准指标一致。本标准与JC/T560—一1994弹性体沥育防水卷材》相比,取消了产品分等,将产品分为和型,增列了撕裂强度与人工气候加速老化,并对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进行了调整。本标准白实施之日起,JC/T560—1994弹性体沥青防水卷材作废。本标准由国蒙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奥克兰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盘锦禹王防水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颐中(青岛)化学建材有限公司,重庆市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徐州卧牛山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保定市北方防水工程公司、温州市长城防水材料厂、沈阳蓝光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长春市建设防水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金夏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保定石油化工厂防水材料分厂、自贡油毡厂、佳斯迈威(上海)非织造布有限公司、常州舒勒中新天马玻纤制品有限公司、湖南无纺布厂核工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树培、杨斌、朱志远、土翠芬、詹福民、张胜远、金利平、刘焕弟。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SBS)modified bituminous sheet materialsiiKAoNhiKAca-

GB 18242-2000

本标准规定了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贮存与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聚酯毡或玻纤毡为胎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热塑性弹性体作改性剂,两面覆以隔离材料所制成的建筑防水卷材(简称\SBS卷材”),本标准不适用于其他改性沥青、胎基和上表面材料制成的沥青防水卷材。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28.3—19B9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不透水性GB/T328.5-1989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耐热度GB/T18244—2000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3分类

3.1类型

3. 1.1按胎基分为聚酯胎(PY)和玻纤胎(G)两类。3.1.2按上表面隔离材料分为聚乙烯膜(PE)、细砂(S)与矿物粒(片)料(M)三种。3.1.3按物理力学性能分为1型和I型。3.1.4卷材按不同胎基,不同上表面材料分为六个品种,见表1。表1、卷材品种

上表面材料

聚乙烯膜

矿物粒(片)料

3.2规格

3.2.1幅宽

1000mm

3.2.2厚度

聚酯胎卷材

玻纤胎卷材

3 mm和 4 mm

2 mm,3 mm 和 4 mm.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10-27批准聚酯脂

玻纤胎

2001-05-01实施

GB 18242—200D

3. 2. 3面积每卷面积分为 15 m2、10 m2和.7. 5 m。3.3标记

3.3.1标记方法

卷材按下列顺序标记: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型号、胎基、上表面材料、厚度和本标准号3.3.2标记示例

3mm厚砂面聚酯胎1型弹性体改性沥防水卷材标记为:SBS I PY S3GB18242

3.4用途

SBS卷材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及地下防水工程,尤其适用于较低气温环境的建筑防水。4技术求

4.1卷重、面积及厚度

卷重、面积及厚度应符合表 2 规定,表2卷重、面积及厚度

规格(公称厚度),mm

上表面材料

4.2外观

公称面积

最低卷重,kg/

平均值,

最小单值

4.2.1成卷卷材应卷紧卷齐,端面里进外出不得超过10mm。4.2.2成卷卷材在450C任一产品温度下展开,在距卷芯1000mm长度外不应有10mm以上的裂纹或粘结。

4.2.3胎基应浸透,不应有未被浸渍的条纹。4.2.4卷材表面必须平整,不允许有孔洞,缺边和裂口,矿物粒(片)料粒度应均勾一致并紧筛地粘附于卷材表面。

4.2.5每卷接头处不应超过1个,较短的一段不应少于1000mm,接头应剪切整齐,并加长150mm4.3物理力学性能

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

表 3物理力学性能

可溶物含量

不透水性

压力.MPa

保持时间,min2

耐热度,℃

拉力N/50mm

最大拉力时延伸率,%

低温柔度,℃

撕裂强度,N

人工气候

加速老化

拉力保持率

GB1B242--2000

表3(完)

低温柔度,它

注:表中 1~6 项为强制性项目

5试验方法

5. 1卷量,面积及厚度

5.1.1卷重

用最小分度值为0.2 kg的台秤称量每卷卷材的质量。5-1.2面积

iiKAoNiKAca

无滑动、流尚、滴落

无滑动、流尚、滴落

无裂纹

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卷尺在卷材两端和中部三处测量宽度,长度,以长乘宽度的平均值求得每卷卷材面积。若有接头,以量出两殷长度之和减去150 mm计算。当面积超出标准规定的正偏差时,按公称面积计算其卷重,当其符合最低卷重要求时,亦判为合格。5.1.3厚度

使用10 mm直径接触面,单位面积压力为 0. 02MPa,分度值为 0.01 tmm的厚度计测量,保持时间5s.沿卷材宽度方向裁取50mm宽的卷材一条(50mm×1000mm),在宽度方向测量5点,距卷材长度边缘150mm士15mm向内各取一点,在两点中均分取其余3点。对砂面卷材必须清除浮砂后再进行测量,记录测量值。计算5点的平均值作为该卷材的厚度。以所抽卷材数量的卷材厚度的总平均值作为该批产品的厚度,并报告最小单值,5-2外观

将卷材立放于平面上,用一把钢板尺平放在卷材的端面上,用另一把最小分度值为1nm的钢板尺垂直伸入卷材端面最凹处,测得的数值即为卷材端面的里进外出值。然后将卷材展开按外观质量要求检查。沿宽度方向裁取50mm宽的一条,胎基内不应有未被浸透的条纹。5.3物理力学性能

5.3.1试件

GB 1B242—2000

将取样卷材切除距外层卷头2500mm后,顺纵向切取长度为8001mm的全幅卷材试样2块,一块作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用,另一块备用。按图1所示的部位及表4规定的尺寸和数量切取试件。试件边缘与卷材纵向边缘间的距离不小于75 mm.

人工气候加速抗老化性能试件按GB/T18244切取。共取2组。一组进行老化试验;一组作为对比试件,在标准条件下进行性能测定。表4试件尺寸和数量

试验项目

可落物含量

拉力和延仲率

不透水性

耐热度

低温柔度

撕裂强度

5.3.2可溶物含量

5.3.2.1溶剂

试件代号

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或三氮乙烯,工业纯或化学纯。5.3.2.2试验器具

分析天平;感量0.001g。

萃取器:500ml.索氏萃取器,

电热干燥箱:温度范0~300℃,精度±2℃。滤纸:直径不小于150mm。

试件尺寸,mm

100×100

250×50

150×150

100×50

150×25

200X75

横向1000

图丨试件切取图

数量,个

纵横向各5

纵横向各5

5. 3. 2.3试验步骤

GB18242—2000

按5.3.1切取的三块试件(A)分别用滤纸包好并用棉线捆扎后,分别称量。-iiKAoNniKAca-

将滤纸包置于萃取器中,溶剂量为烧瓶容量1/2~2/3进行加热萃取,直至回流的溶剂呈浅色为止,取出滤纸包,使吸附的溶剂先挥发。放入预热至105~110℃的电热干燥箱中干燥1h,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滤纸包,

5.3.2.4计算

可溶物含量按式(1)计算

A = K(G - P)

式中:A——可溶物含量?g/m2;

K—系数,K=100,1/m,

G—萃取前滤纸包重·g1

P—萃取后滤纸包重,g。

以3个试件可溶物含重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卷材的可溶物含量。5.3.3拉力及最大拉力时延伸率

.....(1

5.3.3.1拉力试验机:能同时测定拉力与延伸率,测力范围0~2000N,最小分度值不大于5N,伸长范围能使夹具间距(180mm)伸长1倍,夹具夹持宽度不小于50mm。5.3.3.2试验温度:23℃±2℃。5.3.3.3试验步骤

将按5.3.1切取的试件(B,B'>放在试验温度下不少于24h。校准试验机,拉伸速度50mm/min,将试件夹持在夹具中心,不得歪扭,上下夹具间距离为180 mm

启动试验机,至试件拉断为止,记录最大拉力及最大拉力时伸长值。5.3.3.4计算

分别计算纵向或横向5个试件拉力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卷材纵向或横向拉力,单位N/50mm,延伸率按式(2)计算:

E = 100(L, - L)/L

式中:E——最大拉力时延伸率,%;L—试件最大拉力时的标距,m

Lu..试件初始标距,mm;

1—一夹具间距离,180 mm。

分别计算纵向或横向5个试件最大拉力时延伸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卷材纵向或横向延伸率。5.3.4不透水性

不透水性按GB/T328.3进行,卷材上表面作为迎水面,上表面为砂面、矿物粒料时,下表面作为迎水面。下表面材料为细砂时,在细砂面沿密封圈一图去除表面浮砂,然后涂一圈60号~100号热沥青,涂平待冷却1 h后检测不透水性。5.3.5耐热度

耐热度按GB/T328.5进行,加热2h后观察并记录试件涂盖层有无滑动、流满、滴落。任一端涂盖层不应与胎基发生位移,试件下端应与胎基平齐,无流挂、滴落。5.3.6低温柔度

5.3.6.1试验器具

低温制冷仪:范围0~一30℃,控温精度±2℃。半导体温度计:量程30~—40℃,精度为0.5℃。柔度棒或弯板:半径()15mm、25mm,弯板示意图见图2。GB 18242—2000

图2弯板示意图

冷冻液:不与卷材反应的液体,如:车辆防冻液,多元醇、多元醚类,5.3.6.2试验方法

A法(仲裁法)在不小于10 L的容器中放入冷冻液(6 L以上),将容器放入低温制冷仪,冷却至标准规定温度。然后将试件与柔度棒(板)同时放在液体中,待温度达到标准规定的温度后至少保持0.5h,在标准规定的温度下,将试件于液体中在35内匀速绕乘度棒(板弯曲180度。B法将试件和柔度(板)同时放入冷却至标准规定温度的低温制冷仪中,待温度达到标准规定的温度后保持时间不少于2h,在标准规定的温度下,在低温制冷仅中将试件于3s内匀速绕柔度棒(板)弯曲180度。

5.3.6.3试验步骤

2mm、3mm卷材采用半径(r)15mm柔度棒(板),4mm卷材采用半径()25mm柔度棒(板)。6个试件中,3个试件的下表面及另外3个试件的上表面与柔度棒(板)接触,取出试件用肉眼观察。试件涂盖层有无裂纹。

5.3.7撕裂强度

5.3.7.1拉力试验机:同 5.3.3.1,夹具夹持宽度不小于75mm。5.3.7.2试验温度:23℃±2℃,5.3.7.3试验步骤

将按5.3.1切取的试件(F、F\)用切刀或模具裁成如图3所示形状,然后在试验温度下放置不少于24 h。

图3撕裂试件

GB18242—2000

TiiKAoNiKAca-

校准试验机,拉伸速度50mm/min,将试件夹持在夹具中心,不得歪扭,上下夹具间距离为130mm

启动试验机,至试件拉断为止,记录最大拉力。5.3.7.4计算

分别计算纵向或横向5个试件拉力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卷材纵向或横向撕裂强度,单位N5.3.8人工气候加速老化

按GB/T18244进行,采用氙光灯法,试验时间720h(累计辑射能量约1500MJ/m)。老化后,检查试件外观,测定纵向拉力与低温柔度,并计算纵向拉力保持率。6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分为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卷重、面积、厚度、外观、不透水性、耐热度,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低温柔度。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技术要求中所有规定。6.2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监定时:b)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人工气候加速老化每两年进行一次:c)原材料,工艺等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产品停产6个月后恢复生产时,f)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6.3组批

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0 000 ㎡为一批,不足10 000 m2时亦可作为一批。6.4抽样

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5卷进行卷重,面积、厚度与外观检查。6.5判定规则

6.5.1卷重、面积、厚度与外观在抽取的5卷样品中上述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4.1,4.2规定时,判定其卷重、面积、厚度与外观合格。若其中一项不符合规定,允许在该批产品中另取5卷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查。如全部达到标准规定时则判为合格若仍不符合标准,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6.5.2物理力学性能

6.5.2.1抽样从卷重、面积、厚度及外观合格的卷材中随机抽取1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6. 5- 2. 2 判是

可溶物含量,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撕裂强度各项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达到标准规定的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

不透水性、耐热度每组3个试件分别达到标准规定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低温柔度6个试件至少5个试件达到标准规定指标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型式机.验和仲裁检验必须采用A法。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各项试验结果达到表3规定时判为该项指标合格。各项试验结果均符合表3规定,则判该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合格。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允许在该批产品中再随机抽取5卷,并从中任取1卷对不合格项进行单项复验。达到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

6. 5. 3总判定

卷重、面积、厚度、外观与物理力学性能均符合标准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时,且包装、标志符合7.1、7.2的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7包装、标志、贮存与运输

GB1B242—2000

7.1包装卷材可用纸包装或塑胶带成卷包装。纸包装时应以全柱面包装,柱面两端未包装长度总计不应超过100mm。

7.2标志

a)生产厂名:

b)商标;

c)产品标记,

d)生产日期或批号:

e)生产许可证号;

f)贮存与运输注意事项。

7. 3 忙存与运输

了.3.1贮存与运输时,不同类型、规格的产品应分别堆放,不应混杂。避免日晒雨淋,注意通风。贮存温度不应高于50℃,立放贮存,高度不超过两层。7.3.2当用轮船或火车运输时,卷材必须立放,堆放高度不超过两层。防止倾斜或横压,必要时加盖苦布。

7.3.3在正常贮存、运输条件下,贮存期自生产日起为一年。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