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4797.5-1992 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降水和风》主要关注电工电子产品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受性。以下是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产品的总结:

检测项目:
  • 降水量测定
  • 雨滴径分布
  • 降水密度
  • 风速与风向测定
  • 风力等级评估
检测方法:
  • 降水测定: 通过标准雨量计或测降雨仪器来测量在特定时间内的降水量。
  • 风速和风向测定: 使用风速计和风向标分别测量风速和风向,依据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 材料耐受性测试: 在模拟降雨和强风条件下测试产品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 环境模拟实验: 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特定的降雨和风条件,以评估产品的耐用性。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应用于以下电工电子产品:

  • 户外安装的电子设备,如天线和通信基站。
  • 电力输配设备,包括变压器及电线杆。
  • 户外家用电器,如空调的外部单元。
  • 交通信号设备和露天监控设备。

通过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这些产品在日常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GB/T 4797.5-1992 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降水和风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降水和风

标准号:GB/T 4797.5-1992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2-08-19

实施日期:1993-04-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4797.5-1992 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降水和风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影响电工电子产品的降水和风的特征量及其环境条件分类。本标准适用于确定电工电子产品在运输、贮存、使用时会遭受到的降水和风参数的严酷等级。GB/T4797.5-1992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降水和风GB/T4797.5-1992

GB/T 4797.5-1992 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降水和风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降水和风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ppearing in natureof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Precipitation and wind

GB/T 4797.5—92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EC721-2-2(1988)《环境条件分类第二部分:自然界中出现的环境条降水和风》。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影响电工电子产品的降水和风的特征量及其环境条件分类。本标准适用于确定电工电子产品在运输、贮存、使用时会遭受到的降水和风参数的严酷等级。2引用标准

GB479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GB4797.1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温度和湿度GB1180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术语3降水

降水包括雨、雪、冰、雨淞和雾淞等。3.1降水强度

我国各气候类型的最大一分钟降水量列于表1。表·1最大一分钟降水量

气候类型

寒温1

寒温1

亚湿热

注:气候类型采用GB4797.1中的分类。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08-19批准最大一分钟降水量

1993-04-01实施

GB/T4797.5—92

雨的特征由降雨强度、雨滴大小、降落速度和雨滴温度所表示。雨滴温度一般与通风干湿表的湿球温度相同,但由冰晶构成的雨或在降丽开始时可能出现偏差。其他三者关系,在表2中列出。

表2雨的特征

最大降雨强度

典型丽滴直径

0. 01~~ 0. 1

雨滴降落速度

3.3.1雪的直径约1mm或1mm以上。吹强风时,雪可破裂成小粒子,直径小到20μm,平均为80μm。

3.3.2新雪密度为70~150kg/m,陈雪密度为200~400kg/m2。3.3.3我国各气候类型的最大积雪深度列于表3。表3最大积雪深度

气候类型

赛温1

亚湿热

3.3.4吹雪

最大积雪深度

吹雪是雪和风的综合作用。吹雪时雪可分成很小颗粒,足以穿过产品上的微小缝隙和接口。雪的水平流量随离地面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少,最大雪水平流量值在表4中给出。70

离地高度

GB/T4797.5—92

最大雪水平流量

霍的特征由霍块的直径、密度、降落速度和碰撞能量所决定。霍块的密度约为900kg/m,降落速度由公式(1)算出:= 5. 16 VD

式中:z-

-降落速度,m/s;

块直径,mm。

最大雪水平流量

g/(m2·s)

碰撞能量可根据质量(直径和密度)和降落速度计算得出,表5列出霍块特征。表5块特征

降落速度

碰撞能量

霍块是直径大于5mm的圆球形或圆锥形(也有不规则的)冰块,表面可有瘤状隆起,全国最大電块直径超过 10 cm。

3.5雾淞

雾淞密度为0.2~0.3g/cm,在山地,雾淞可以33mm/h的速度成长,或者一夜长30cm。雾淞同雪一起出现时在合适物体上造成大面积覆盖雪。我国各气候类型的雾淞最大直径列于表6。71

气候类型

寒温!

亚湿热

GB/T4797.5—92

表6雾淞最大直径

雾淞最大真径

注:在海拨1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因气候特殊,雾淞最大直径可达270mm以上。3.6雨淞

雨淞具有均匀而透明的冰层,电线上常因结厚的雨淞受风振荡而折断。我国各气候类型的雨淞最大直径列于表7。表7雨淞最大直径

气候类型

寒温!

亚湿热

雨淞最大直径

大气中的风传送着大量的水分和热量,吹起沙尘和雪片,穿透和破坏设备,风也导致了大气污染以及架空设备的风负载。

4.1风速

各气候类型的瞬时最大风速列于表8。表8最大风速(距地10m处)

气候类型

寒温1

最大风速

气候类型

寒温I

亚湿热

GB/T4797.5—92

续表8

最大风速

地形和高度对风速的影响很大。地表越粗糙,近地面风速越小,500m高度下的风速递减率列在表9中。

表9不同地区不同高度处的相对风速不同地区的相对风速,以500m高处风速的百分数计地面上高度

4.2风力

城镇中心高层建筑

郊区森林地区

平地、海面

风施加在构件上的力,取决于平均风速、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与风向垂直的平板上受的力由公式(2)算出。

F - 0. 65 vA

式中:F——力,N,

一平均风速,m/s;

A——平板面积,m2。

·(2)

阵风产生短时力的冲击,有时呈周期性,当与物件的自然响应频率相谐调时,可引起大的振幅。这类阵风的频率通常低于1Hz。

迎风的圆柱体,由于风力的作用,后方释放出双排旋涡,它作为一种周期性的力反作用在垂直风向的圆柱上。该力的频率由公式(3)给出:f= 0. 195号

式中:

频率,Hz;

风速,m/s;

d-圆柱体直径,m。

A1雨、雪和飞

GB/T 4797.5—92

附录A

降水和风的发生

(参考件)

地球大气在不断运动中,因此会局部增热、冷却和变湿。由此在密度上出现梯度,产生高低压力区。高低压力区的存在,产生了风。由于地球旋转的科里奥利力的作用,风并不从高压区直吹低压区。空气的连续水平运动,促使在广大地区产生缓慢的上升运动。或者地表增热,引起热空气局部上升,空气的上升运动使气压和温度下降,当两者降低得足够多,降水就会形成。各种降水、雨、或雪,是云中复杂过程的结果。云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是变化的。出现温度0℃的那一层被称为冻结高度,在此以上,温度低于0℃,该层以下温度高于0℃,在冻结高度上面的云中,过冷水滴常在0~13℃的温度范围内出现,特殊场合可达一50℃。雨滴或冰晶的形成取决于垂直气流、温度分布以及云中微滴或冰晶的合成过程。当云中水滴或冰晶在下落途径中,通过云层的温度由负变正,并持续为正,这时水滴或冰晶就变为雨滴降落到地面。它们在下落过程中不断增大,下落速度随雨滴直径的变大而增大,两者的关系由图A1所示。

s/u“

雨滴直径,mm

图A1在气压为101.3kPa、气温为+20℃下,静止空气中雨滴最终速度在雨滴大小为5~6mm和相应速度为9m/s时,大雨滴会分裂成较小雨滴,后者又在继续下落的过程中增大,这就是雨滴大小分布上限为5~6mm的缘故。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会局部或全部蒸发。通常,较高的地面温度和较高的相对湿度造成较大的雨滴,因此热带地区的雨滴比温带要大。不同相对湿度下因蒸发引起的雨滴大小变化,由图A2中的曲线表示出来。

GB/T 4797. 592

雨滴直径,mm

相对湿度50%

相对湿度90%

图A2不同相对湿度下因蒸发引起的雨滴大小随高度的变化有时,雨滴可能通过大气中的温度转换层,在这层中温度再次降到零下,这时雨滴冻结成块,并降落到地面。或者,雨滴保持为过冷水滴,当碰撞到表面后立即冻结。另一种情况,上升气流把雨滴拾高到温度在零下的更高区域,于是产生冻结。这些霍块可以因表面形成冰晶而进一步增大,当连续的冻结和融化过程发生时,電块可以达到很大。如果下落的全过程中温度都在零下,那么冰晶就保持固体。并以雪花形式降落地面。A42

雨淞、雪淞和纯结冰

过冷水滴或雨滴在表面上冻结,形成雾淞、雨淞或纯结冰,这三种冻结的类型取决于气温、风速、过冷水滴的直径和液态水的含量。冻结类型与水滴直径、风速、温度的关系以图A3、图A4曲线表示之。n

纯结冰

气溢,

图A3以气温和微滴直径为函数的三种冻结类型75

“融区

GB/T4797.5---92

纯结冰

气温,℃

图A4以气温和风速为函数的三种冻结类型雾淞是过冷水滴在风速小、温度低时形成。雨淞则在雨滴温度稍高时出现。纯结冰则在两者之间的条件下生成。

对于圆柱来说,风速和微滴不同时都有个极限半径,超过它就不会或很少冻结,图A5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风遍,m/s

图A5圆柱极限半径(R,),超过此值不会结冰或很少结冰当圆柱半径较小时,只在风速和微滴直径相对也小时才会产生过冷水滴冻结。相反,在圆柱半径较大时,形成冻结所需的微滴直径和风速可相应增大。A3风

大气的全球风系是赤道地区的高温和极地的低温,伴随着地球旋转的影响而引起的。产品在运输、贮存和使用中主要受近地面风影响。对于某些应用来说,要考虑地面上一定高度处的风条件。大气较低层风也取决于由太阳辐射引起的可能局部增热,以及包括建筑物和其他障碍物在内的地表形状。因摩擦和风的切变这些局部条件的影响,产生了热涡旋和机械涡旋,白天近地表的气流是这两种情76

况的综合作用,夜间主要为机械涡旋。GB/T4797.5—92

地表风的这些涡旋影响导致阵风的增高。这种阵风的频率是随机的,一般有几秒的时间间隔。在大气风暴中风速可达很高,在热带和亚热带的风暴中,地面曾测到80m/s以上的阵风,在陆龙卷中可能达到125m/s的风速,但这种机率甚小。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和环境试验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机械电子工业部五所、船舶总公司七院等单位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徐孟德、李志清、黄玉洲。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