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4961-1999 广播报时信号》是一项关于广播报时信号的技术标准。虽然我无法提供具体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产品的详细列表,但我可以大概介绍这类标准通常可能涵盖的内容。

检测项目:

  • 信号频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信号的调制方式和幅度
  • 时间戳的准确性
  • 信号传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 误差检测和纠正能力

检测方法:

通常情况下,检测方法可能包括以下几种:

  • 测量设备校准以确保信号频率和相位的精确性
  • 使用频谱分析仪来分析信号的调制特性及其幅度
  • 比较传输的时间戳与标准时间源以确认准确性
  • 长时间监测信号以验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
  • 利用错误检测代码来评估误差检测和纠正能力

涉及产品:

该标准通常涉及的产品可能包括:

  • 广播时钟和报时器设备
  • 时间同步装置
  • 相关的广播设施和信号传输设备
  • 其他可能依赖于精确时间信号的通信设备

为了获取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信息,建议查阅或购买该标准的官方文本或咨询相关专业机构。

GB/T 4961-1999 广播报时信号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广播报时信号

标准号:GB/T 4961-1999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9-10-10

实施日期:2000-01-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4961-1999 广播报时信号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广播报时信号。本标准适用于广播电台广播报时系统。GB/T4961-1999广播报时信号GB/T4961-1999

GB/T 4961-1999 广播报时信号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961—1999

广播报时信号

Time signal in radiobroadcasting1999-10-10发布

2000-01-01实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GB/T4961—1999

本标准是对原GB/T4961—1985《广播报时信号》的修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广播报时信号已从原有单一的向听众报时功能,逐步演变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越来越多地为科学研究、军事、医学、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标准的时钟信号,尤其为在野外作业、军队、航海、边远地区的人们提供准确的时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原有的广播报时信号的长度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把报时信号的长度由原来的10s修订为5s。

由于数字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广播节目的制作、播出、传输已从原有的模拟方式逐步向数字方式发展,在广播报时信号中增加时间码信号已成为可能和必要。为满足国防、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让野外作业的人员、边远地区的听众收听、收测到准确和具有年、月、日、时的时间信号和报时信号。在报时信号中增加传输时间码,听众不仅能收到整点报时信号,还可通过接收传输时间码来自动校准时间,更好地为科研和生产服务,更好地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本起草小组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广播系统实际情况和听众收听广播报时信号的需求,同时考虑向国际标准靠拢,对GB/T4961-1985进行修订。主要修改内容如下:1原GB/T4961—1985适用范围为本标准适用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报时系统,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广播报时信号。本标准适用于广播电台广播报时系统。2在基本要求中原1.3信号的时间格式改为:(1)为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及听众的要求,提高广播报时信号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进行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把各响间隔由原来的2s修订为1s。第一响与最后一响间隔时间由原来的10s修订为5s。

(2)为了保留我国广播报时的特色,又兼顾向国际标准靠拢,前5响信号每响信号持续时间由原来的0.5s修订为0.25s。

(3)第一响起始时间由原来的59min50s修订为59min55s。最后一响起始时间的前沿为整点。(4)原1.3.1低音和高音信号误差优于0.01s,修订为:2.3.1低音持续时间为0.25s,高音持续时间为0.5s,持续时间允许误差均为士0.001s。(5)原1.3.2每两声间隔时间为2s,误差优于0.1s,修订为:2.3.2每两声间隔时间为1s,允许误差±0.001s。

修改后得到如下结果:

(1)报时信号时间由10s缩短为5s,缩短了报时时间,增加了节目时间。(2)缩短报时时间对节目无不良影响。(3)报时信号长度从0.5s缩短为0.25s,选择信号占空比仍与信号缩短前一样,使听众容易接受,这样修改是可行的。

3增加了2.4.2地方广播电台整点报时准确度优于5/100s。4增加2.5时间码。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广播电影电视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标准化规划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岛市广播电视科学研究所、哈尔滨正达1

GB/T4961—1999

电子工程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泽祥、欧阳铭、隋志国、许正中、魏敏华。2

1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广播报时信号

Timesignal inradiobroadcasting本标准规定了广播报时信号。

本标准适用于广播电台广播报时系统。2基本要求

2.1报时的方式

GB/T4961—1999

代替GB/T4961—1985

在每小时整点前报出五声低音,整点时报出一声高音,并以其高音起点作为整点。2.2信号的频率

低音信号的频率为800Hz,允许误差士0.8Hz,高音信号的频率为1600Hz,允许误差士1.6Hz。2.3信号的时间格式

见图1。

59mnin5us

Ge 258

. l. 5a

IBmunrs

2.3.1低音信号持续时间0.25s,高音信号持续时间0.5s,持续时间允许误差均为士0.001s。见图2。C-

2.3.2每两声间隔时间为1s,允许误差士0.001s。见图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0-10批准 5:

2000-01-01实施

2.4整点报时准确度

GB/T4961—1999

起点·

2.4.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时准确度优于1/100s。2.4.2地方广播电台整点报时准确度优于5/100s。2.5时间码

时间码排列顺序:年月

日时。

时间码的格式和参数待定。

GB/T4961—1999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对广播报时设备的技术要求

设备必须设有比对装置,其精度优于1/1000s。Al

晶体振荡器日老化率<3×10-8。设备必须设有本地时钟与参考时钟时差显示装置。信噪比优于80dB。

输出方式为平衡式输出,其输出幅度为1.5V(有效值)。3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