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GB/T 5003-1999 用陶瓷器釉面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检测项目:酸性条件下釉面的耐化学腐蚀性
碱性条件下釉面的耐化学腐蚀性
釉面对家用洗涤剂的耐腐蚀性
冷热交替冲击对釉面的影响
使用柠檬酸、醋酸或其他弱酸进行腐蚀测试,观察釉面变化
应用碳酸钠等碱性溶液进行耐碱腐蚀性试验,评估釉面的变化
通过标准化洗涤剂溶液对釉面施加作用以检测耐洗涤剂性
冷热交替试验:将样品放入热水和冷水中以测试热冲击耐受性
陶瓷餐具
陶瓷厨具
卫浴用陶瓷产品
装饰用陶瓷摆件
这些项目和方法用于评估陶瓷釉面的耐化学腐蚀性,以确保在日常使用中产品的安全性与耐用性。
标准名:用陶瓷器釉面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
标准号:GB/T 5003-1999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9-08-12
实施日期:2000-02-01
标准状态:现行
本标准规定了在室温条件下测定日用陶瓷器釉面耐化学腐蚀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日用瓷器、炻器、陶器等有釉制品。GB/T5003-1999用陶瓷器釉面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GB/T5003-1999
GB/T5003—1999
本标准参考1ISO/DIS10545/13:1994陶瓷砖言
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有关规定进行修订。本标准按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对GB/T5003—1985进行修订。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5003--1985。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陶瓷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轻工总会陶瓷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继烈。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日用陶瓷器釉面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Checking and measuring to the chemical corrodingresistance of glazes of domestic ceramicsGB/T 5003-1999
代替GB/T5003—1985
本标准规定了在室温条件下测定日用陶瓷器釉面耐化学腐蚀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日用瓷器、柘器、陶器等有釉制品。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化学腐蚀性
试样直接受试验溶液的作用,经一定时间后观察并确定其受腐蚀的程度。3试验溶液
3.1家庭用化学药品
氟化铵:10%(g/L)。
氢氧化钾:10%(g/L)。
3.3清洗液
冰乙酸,1%(V/V).d=1.05,
4设备及用具
4.1感量为0.05g的天平一台。
4.2硼硅玻璃棒。
4.3白色棉布或软质布。
4.4硬度为HB(或同等硬度)的铅笔。4.5 40乳白灯泡一只。
4.6温度能控制在士5C的烘箱一台。5试样
取形状大小相同表面没有裂纹、缺釉、釉薄等缺陷的十件产品作为试样进行试验。6测试步骤
6.1用水将试样清洗干净、晾干,保持清洁备用。6.2将10%氯化铵、10%氢氧化钾溶液分别各注入五件被测试样内,使液面为试样容积的1,2。国家质量技术监酱局1999-08-12批准2000-02-01实施
GB/T 5003---1999
6.3将试样加盖在20℃C±5℃的温度下进行蚀。6.4试验耐家用化学药品腐蚀性时,使试验溶液与试样接触24h6.5试验耐碱腐蚀性时,使试验液与试样接触96h,每天轻轻搅动试验液一次,48h后更换溶液,再过48h后将试验液倒出。
6.6将试样放人1%乙酸水溶液中漫泡30min,然后用水冲洗干净、晾干。6.7将试样放入约100℃的烘箱内烘干,取出后冷至室温。7试验后的评判
7.1目视检验
将釉面有明显腐蚀效应和无明显腐蚀效应的试样区分开来,目检时,联睛距离釉面约250mm,在自燃光下或在人工照明下均可。
目检无明显腐蚀效应的试样进行铅笔检验(7.2),如有明显腐蚀效应进行反射光检验(7.3)。7.2铅笔检验
经目检无明显廣蚀效应的试样用HB铅笔在釉面上画多条线,线条贯通腐蚀区和未腐蚀区,然后用蘸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的棉布拧干后混擦线条,可以擦掉为级,擦不掉为B级7.3反射光检验
用电灯照明,电灯距离试样(350100)m,光线人射角为45°反复观察电灯图像被腐蚀和未被腐蚀面反射处的清晰度(不是毫度),图像清晰为级,图像不清晰为D级。7.4釉面耐腐蚀分级
铅笔检验、反射光检验后轴面腐蚀情况按表1进行分级。表1釉面耐腐蚀分级
轴面腐蚀情况
无明显腐蚀效应,铅笔检验线条可擦掉无明显腐蚀效应,铅笔检验线条擦不摔有明显腐蚀效应,反射光检验图像清晰有明显腐蚀效应,反射光检验图像不清晰注,如果色彩有轻微变化,则不能认为是化学药品的魔蚀。8报告
应包括以下内容:
a)送样单位、送样日期:
b)试样名称、检验项目:
c)测试方法标准编号及名称;
d)试验结果(每种试验溶液作用每件试样的等级);e)试验日期、试验人员:
f)对试验结巢有关的说明。
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