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GB 13476-199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这一标准,其主要规定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下简称预应力管桩)的技术要求、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类型。

一、相关的检测项目

根据该标准中规定,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主要检测项目包括:

  • 外观质量检测:包括外形尺寸、表面缺陷(如裂缝、蜂窝等)。
  • 物理性能检测:包括桩的外径、壁厚、公称长度等关键尺寸性能。
  • 力学性能检测:包括桩的抗裂荷载、纵向抗压强度、横向抗弯性能等。
  • 材料检测: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预应力材料)性能检测。

二、检测方法

标准中对以上检测项目规定了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如下:

  • 外观检测:通过人工目测或工具测量外观尺寸及缺陷。
  • 尺寸检测:使用量尺、卡钳等工具测定管桩的外径、壁厚、公称长度等各项几何尺寸。
  • 力学性能检测
    • 抗裂荷载测试:通过加载设备测试预应力管桩的抗裂性能。
    • 抗弯强度测试:测试预应力管桩在横向荷载作用下的抗弯性能。
    • 抗压强度测试:测试管桩纵向承载力,判断其抗压性能。
  • 材料性能检测
    • 混凝土强度:通过标准混凝土试块的抗压试验测试混凝土的实际强度。
    • 钢筋材料性能:通过对预应力钢筋的抗拉试验确定其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涉及的产品

《GB 13476-1999》主要涉及的产品为不同型号与规格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体类型包括:

  • 管桩外径划分的不同规格(如Φ300~Φ800mm)。
  • 桩的长度划分的不同公称长度(如6米、8米、12米等)。
  • 强度等级划分的不同强度型号(如C50~C80等混凝土强度等级)。
  • 按结构分类的普通预应力管桩及其他特殊用途管桩。

总体来看,《GB 13476-1999》的检测项目和方法主要针对预应力管桩的关键品质指标,确保其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对地基承载与抗力的需求,同时涉及时工艺特点的产品类型。

GB 13476-199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标准号:GB 13476-1999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9-07-03

实施日期:2000-02-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13476-199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土管桩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未能、试验规则、标志、产品合格证、贮存、运输等。GB13476-199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1999

GB 13476-199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部分内容

GB13476.-1999

本标准根据我国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生产和使用现状,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A5337:1995《先张法预应力离心高强混凝土管桩》,对GB13476一199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与GB134761992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修订了管桩型号的分类方法、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方法、管桩抗弯试验的加载程序、管桩抗裂荷载和极限荷载的确定方法,重新确定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钢材品种,补充了混凝土用掺合料的有关规定,这样将有利于本标准在我国的推广实施。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3476—1992。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番禹市桥丰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丰台桥梁工厂、广东建设实业集团公司、广州羊城管桩有限公司、上海三航第七工程公司、上海二十冶金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宁波浙东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中山建华管桩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构件工程公司、顺德鸿业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兴南混凝土有限公司、上海浦成建材制品有限公司、新会金星管桩有限公司、增城市新塘水泥管桩厂、广东省第七建筑工程公司管桩基础公司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元海、匡红杰、钱树青、严志隆、阮起楠、王离、程志文。本标准于1992年6月首次发布,1999年第一次修订。本标准委托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负责解释。2.10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Pretensioned spun concrete pilesGB 13476 -- 1999

代GB134761992

本标准规定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士管桩(以下简称管桩)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产品合格证、贮存、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铁路、公路、港口、水利等工程使用的离心成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7001988碳素结构钢

GB/T 701--199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 1344 : 1999

GB 1499--- 1998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钢筋混凝士用热轧带助钢筋

GB/T 5223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1997

GB/T 14684----1993

GB/r 14685--1993

GB 50152- 1992

GB 50164---1992

GB 50204 --- 1992

建筑用砂

建筑用卵石、碎石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81----1985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J107---19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JGJ63198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YB/T111--1997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3产品分类

3.1产品品种和代号

管桩按混凝.上强度等级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C.预应力高强混凝十管桩的代号为PHC。3.2产品规格、型号

管桩按外径分为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550mm、600mm、800mm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7-30批准2000-02-01实施

GB 13476 1999

1000mm等规格,按管桩的抗弯性能或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值分为A型、AB型、B型和C型。管的抗弯性能应符合5.5的规定;A型、AB型、B型和C型管桩的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值分别为4.0N/mm、6.0N/mm、8.0N/mm2和10.0N/mm,其计算值应在各自规定值的土5%范围内。3.3产品质量等级

管桩应符合5.1和5.5的规定,按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3.4结构尺寸

3.4.1管桩的结构形状和基本尺寸应符合图1和表1的规定。壁厚长度,外径

图1管桩的结构形状

表1管桩的基本尺寸

外径1)

最小壁厚tmin

长度L

外径1)

最小壁厚mir

GB13476 --1999

表1(完)

江:根据供双方协议、也可生产其他规格、型号的管桩O

3.4.2弹桩的长度应包括桩身和接头,不包括附加配件。C

长度L

3.5标记示例

外径500mm、壁厚100mm、长度12m的A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标记为:PHCA50010012GB13476

4原材料及构造要求

4.1原材料

4.1.1水泥

应采用标不低于525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其质基应分别符含GB175、GB1344的规定。4.1.2骨料

4.1.2.1细骨料宜采用洁净的天然硬质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3~3.4,其质量应符合GB/T14684的规定。

4.1.2.2粗骨料应采用碎石,其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5mm,且应不超过钢筋净距的3/4,其质量应符合GB/T 14685的规定。

4.1.3钢材

4.1.3.1预应力钢筋应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其质量应分别符合Y13/T111、GB/T5223的规定。

4.1.3.2螺旋筋宜采用冷拔低碳钢丝、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其质量应分别符合GB50204、GB/T701的规定。

4.1.3.3端部锚固钢筋、架立圈宜采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或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其质量应分别符含(G13/T701、GB1499的规定。243

GB 13476--1999

4.1.3.4端板、桩套箍宜采用Q235,其质量应符合GB/T700的规定。4.1.4水

混凝t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JGJ63的规定。4.1.5外加剂

外加剂的质量应符金GB8076的规定,严禁使用氯盐类外加剂。4.1.6掺含料

掺合料不得对管桩产生有害影响,使用前必须进行试验验证。4.2构造要求

4.2.1预应力钢筋的加工

4.2.1.1钢筋应清除油污,不应有局部弯曲,端面应平整,单根管桩同束钢筋中,下料长度的相对差值应不大于/5000。

4.2.1.2钢筋和螺旋筋的焊接点的强度损失不得大于该材料标准强度的5。4.2.1.3钢筋镦头强度不得低于该材料标准强度的90%。4.2.2钢筋骨架

4.2.2.1预应力钢筋沿其分布圆周均勾配置,最小配筋率不低于0.4%,并不得少于六根。4.2.2.2螺旋筋的直径应根据管桩规格而确定,外径450mm以下.螺旋筋的直径应不小于4mm;外径500~600mm,螺旋筋的直径不应小于5mm;外径800~1000mm,螺旋筋直径不应小于6mm。管桩螺距最大不超过110mm。管桩两端螺旋筋的长度范围1000~1500mm,螺距范圈在40~60mm。4.2.2.3端部锚固钢筋、架立圈应按设计图纸确定。4.2.2.4骨架成型后.各部分尺寸应符合如下要求:a)预应力钢筋间距偏差不得超过士5nm;h)螺旋筋的螺距偏差不得超过±10mm;c)架立圈间距偏差不得超过士20mm,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架立圈直径的1/40,4.2.3接头

4.2.3.1管桩接头宜采用端板焊接。4.2.3.2管桩接头端板的宽度不得小于管桩的壁厚。4.2.3.3接头的端面必须与桩身的轴线垂直。4.2.3.4接头的焊接坡口尺寸应按设计图纸确定。5技术要求

5.1混凝士

5.1.1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含GB50164的规定。5.1.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50,预应力高强混凝士管桩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

5.1.3放张预应力筋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得低于35MPa,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混凝抗强度不得低于40MPa。5.2混凝保护层

预应力筋的混凝上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5mm。5.3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粘皮和麻面

桩身合缝漏浆

局部磕损

内外表而薛筋

表面裂缝

桩端面平整度

断筋、脱头

柱集箍叫

内表面混凝上塌落

接头和桃套箍

与桃身结合面

空洞和蜂窝

5.4尺寸允许偏差

优等品

不充许

GB 13476 --1999

表2管桩的外观质量

产品质量等级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大于桩总外表面积的0.2%;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大于5mm,且应

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每处漏浆

长度不大于100mm,累计长度不

不充许

大于管桩长度的5%,且应修补

不充许

磕损深度不大于5 mm,每处面积不大于20cm,且应修补

不充许

合格品

局部粘皮和面累计面积不大于

桩总外表面的0.5%;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大于10mm,且应修补

漏浆深度不大了10mm,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

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且应

磕损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 50 cm2,且应修补

不得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和内壁浮浆层中的收缩裂纹不在此限管桩端面混凝士和预应刀钢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不允许

不充许

不允许

凹陷深度不大于5mm

不允许

凹陷深度不大于10mm

漏浆深度不大于5mm,漏浆长度漏浆深度不大于10mm,漏浆长度不大于周长的1/4,且应修补

不大于周长的1/8,且应修补

不允许

管桩各部位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

端部倾斜

保护层厚度

桩身弯曲度

≤600

优等品

≤L/1500

允许偏差

≤L/1200

合格品

正偏差不限

≤/1000

桩端板

外侧平面度

注:表内尺寸以设计图纸为基准5.5抗弯性能

GB 13476—1999

表3(完)

优等品

允许偏差

正偏羞不限

管桩应按6.3进行抗弯试验,当加载至表4中的抗裂弯矩时,管桩不得出现裂缝5.5.1

表 4管桩的抗弯性能

抗裂弯矩

含格品

极限弯矩

—1999

GB13476-

表4(完)

抗裂弯矩

5.5.2当加载至表4中的极限弯矩时,管桩不得出现下列任何--种情况:a)受拉区混凝土裂缝宽度达到1.5mm;h)受拉钢筋被拉断;

)受压区混凝土破坏。

5.5.3管桩接头处极限弯矩不得低于管桩极限弯矩。6试验方法

极限弯矩

6.1混凝+抗压强度

混凝拌合物应在搅拌站或喂料工序中随机抽取,制作标准尺寸试件,并与管桩同条件养护,混凝抗医强度试验方法见GBI81。

6.2外观质量和尺寸的检查

外观质量和尺寸的检查工具与检查方法见表5。表5外观质量和尺寸的检查工具与检查方法检督项目

桃端部倾斜

桃身弯曲度

保护层厚度

溺浆长度

溺浆深度

裂缝寵度

检餐工具与检森方法

用钢卷尺测量,精确争1mm

用卡尺或钢直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开垂直的两直径,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

用钢点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真的两点径上测定四处壁厚,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 mm

将直角靠尺的-边紧靠桩身,另·边与端板紧靠,测其最大间隙处,精确至1 mm

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量其弯曲处的最大距,精确至1mm用深度游标卡尺在管桩的中部间-阅周的处不同部位,精确至0.1mm用钢卷尺测量,精确至1mnl

H深度游标卡尺测量、精确至0.1mm用20倍读数放大镜测量.精确至0.01mm测量工具分度值

6.3抗弯试验

GB134761999

6.3.1管桩的抗弯试验采用简支梁对称加载装置,如图2所示,其中,P的方向可垂直于地面,也可平行于地面(管桩的轴线均与地面平行)。0.51

1·管桩,2--滚动铰支座:3---固定铰支座:4--支墩;5--分配染;6分配梁固定铰支座:7分配染滚动铰支座8U型垫板图2管桩的抗弯试验示意图

6.3.2管桩接头处抗弯试验方法与6.3.1相同,应使接头位于最大弯矩处。6.3.3加载程序

第·步:按抗裂弯矩的20%的级差由零加载至抗裂弯矩的80%,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不少于3min;然后按抗裂弯矩的10%的级差继续加载至抗裂弯矩的100%。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不少于3 min,观察是否有裂缝出现.并测定和记录裂缝宽度。第,:步:如果在抗裂弯矩的100%时未出现裂缝,则按抗裂弯矩的5%的级差继续加载至裂缝出现。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不少于3mi,测定和记录裂缝宽度。第.步:按极限弯矩的5%的级差继续加载至出现5.5.2所列极限状态的检验标志之为止。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不少于3min,观测并记录各项读数。6.3.4弯矩计算公式

实测弯矩按式(1)~式(3)计算:a)睡直向下加载时:

b)垂直向上加载时:

c)水平加载时:

代中:M

抗弯弯矩.kN·m;

管桩重量.kN;

管桩长度,m;

\荷载(垂直加载时.应考虑加载设备的重量),kN。6.3.5抗裂荷载和极限荷载的确定218

(1)

(3)

GB13476 -- 1999

6.3.5.1当在加载过程中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前--级荷载值作为抗裂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第次出现裂缝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级荷载值的平均值作为抗裂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作为抗裂荷载实测值6.3.5.2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出现5.5.2所列的情况之~时,应取此时的荷载值作为极限荷载实测值;当在加载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况之·时,应取前级荷载值作为极限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出现上述情况之-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级荷载的平均值作为极限荷载实测值。7检验规则

7.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

7.1.1检验评定混凝t强度等级的龄期依据下列规定执行:a)采用压蒸养护工艺时、混凝十强度等级的龄期为出釜后1d;b)采用其他养护工艺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龄期为28d。7.1.2检验混凝1质量的试件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或原材料发生变更时.应制作三组试件;b)得拌制100盘或个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应制作三组试件。其中:-组试件检验预应力钢筋放张时混凝抗压强度,-组试件检验28d的混凝士抗压强度(采用压蒸养护工艺时,检验出签后1d的混凝主抗压强度),另组备用或检验管桩出厂时的混凝士抗压强度。7.1.3混凝上强度检验评定应按GBI107执行。7.2出厂检验

7.2.1检验项目

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小偏差(不包括保护层厚度)抗裂性能的检验。7.2.2批和抽样

7.2.2.1外观质量与尺寸偏差:以同品种、同规格、同型号的管桩连续生产30000m为-批,但在四个月内生产总数不是30000m时仍作为--批,随机拥取10根进行检验。7.2.2.2抗裂性能:在外观质量和尺小偏差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根进行抗裂性能的检验。7.2.3判定规则

7.2.3.1外观质址与尺寸偏差:若所抽10根中。不符合某等级的管桩不超过二根,测判外观质量和尺守偏差为相应等级

7.2.3.2抗裂性能:若所抽二根全部符含5.5.1规定时,则判抗裂性能合格;若有一根不符合5.5.1规定时.应从同批产品中抽取加倍数量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一根不合格,则判抗裂性能不合格。7.2.3.3总判定:在混凝士抗压强度、抗裂性能合格的基础上,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全部符合某等级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为相应质量等级。7.3型式检验

7.3.1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附均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人改变时;)当同:规格的管桃连续牛产100000m或在六个月内生产总数不足100000m时;d)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昇时:f)合同规定时;

名)国家或地方质址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3.2检验顶目

GB 13476 --1999

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抗弯性能的检验,必要时由双方协商,还可增加试验项注:欲裤接头处抗弯试验奶无特殊求可以不检验。7.3.3抽样

在同品种、同规格、同型号产品中随机抽取10根进行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10根中随机抽取二根进行抗弯性能捡验。抗弯试验完成后,在二根中抽取一根,在管桩中部同一圆周的二处不同部位测量保护层厚度。

7.3.4判定规则

7.3.4.1外观质载和尺寸偏差:若所抽10根中,不符合某--等级的管桩不超过二根,则判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为相应等级。

7.3.4.2抗弯性能:若所抽二根全部符合5.5规定时,则判抗弯性能合格。若有一根不符合5.5规定附.应从同批产品中抽取加倍数量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一根不合格,则判抗弯性能不合格。优等品利-等品不得复验。

7.3.4.3保护层厚度:若所抽一根中的二个数值全部符合某一等级的指标要求,则判保护层厚度为相应等级。若有-个数值不符合合格品的规定,应从同批产品中抽取加倍数量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根不符合合格品的规定,则判保护层厚度不合格。优等品和--等品不允许复验。7.3.4.4总判定:在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弯性能合格的基础上,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全部符合某一等级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为相应质量等级。8标志、产品合格证

8.1标恶

8.1.1水久标志应采用制造厂的厂名或产品注册商标.标在管桩表面距端头1000~1500mm处。8.1.2临时志为管标记(不包括标准编号)、制造日期或管桩编号,其位置略低于永久标志。8.2产品合格证

产品合格证应包括下列内容:

a)合格证编号、产品等级;

b)本标准编号;

)管桩品种、规格、型号、长度及壁厚;d)混凝土抗压强度;

()外观质量、尺寸偏差;

f)抗弯性能;

)管桩编号;

h)制造广」名、制造用期、出广日期;i)检验员签名或盖章(可用检验员代号表示)。9贮存、运输

9.1唯存

9.1.1管桩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9.1.2管桩堆放时,最下层宜按图3所示的两支点位置放在垫木上,垫木支承点应在同一水平面上。注:苷堆场地旗经过特殊处理·也可采用着地平放。250

GB13476--1999

图3两支点法位置

9.1.3管桩应按品种、规格、型号、长度分别堆放、堆放层数不宜超过表6规定9.2运输

9.2.1管桩吊装宜采用两支点法(见图3)或两头勾吊法,装御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表6管桩堆放层数

堆放县数

300350

400~450

500600

管桩在运输过程中的支承要求应符合9.1.2规定,且应绑固。9.2.2

800~1000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