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GB/T 17006-1997 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 第2-6部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稳定性试验》主要涉及对医疗设备的评价及例行检测,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下是该标准中提到的一些相关检测项目和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旨在确保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标准名: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 第2-6部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稳定性试验
标准号:GB/T 17006-1997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7-09-30
实施日期:1998-10-01
标准状态:现行
本标准适用于诊断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的放射装备。本标准指导诊断X射线部门内质量保证程序的建立与运行。GB/T17006-1997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第2-6部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稳定性试验GB/T17006-1997
GB/T17006—1997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223-2-6:1994《医用成像部门中的评价及例行试验6部分:稳定性试验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第2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满足×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的生产、使用等单位制造与应用的需要,以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以及采用国际标准发展的需要本标准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医用X射线设备及用具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医疗器械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玉华、王建军、届艳。43
GB/T17006-1997
IEC 前言
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一个拥有所有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的全世界标准化组织。IEC的目的是促进在电气与电子领域中所有标准化问题上的国际合作。IEC除了开展其他活动外,还发布国际标准,其准备工作委托给各技术委员会,任何对该主题感兴趣的IEC国家委员会都可以参与准备工作,与IEC有联系的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及非政府机构也可以参与推备工作。IEC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之间协议所确定的条件进行紧密地合作。2)IEC关于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定,由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心的各国家委员会的代表组成的技术委员会拟定。这些决议或协定尽可能表达国际上对于所涉及的这些问题的一致意见。3)这些决议或协定的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发布,推荐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被各国家委员会接受。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IEC各国家委员会同意在其国家和地区标准中以最大限度采用IEC国际标准。IEC标准与相应的国家和地区标准之间如有分歧,必须在国家和地区标准中清楚地加以说明。IEC1223-2-6国际标准是由IEC第62技术委员会(医用电气设备)第62B分委员会(诊断成像设备)制定的。
本标准正文以下列文件为基础:DIS(国际标准草案)
62B(CO)107 .
表决报告
62B(CO)120
有关本标准投票表决的全部情况可查阅上表中所指出的表决报告。附录A为本标准整体的一部分。
附录B、C和D只是作为信息给出的本标准为IEC1223中的第2-6部分。IEC1223将包括下列部分:第1部分:总则
第2-1部分:稳定性试验——-洗片机X射线摄影暗厘和换片器一屏匣组件屏一-片接触及相对灵敏度第2-2部分:稳定性试验
第2-3部分:稳定性试验
第2-4部分:稳定性试验
第2-5部分:稳定性试验
第2-6部分:稳定性试验
暗室安全灯条件
硬拷照相机
图像显示装置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
第2-7部分:稳定性试验—传统的X射线齿科摄影设备第2-8部分:稳定性试验一一防护屏、隔板及器具第2-9部分稳定性试验—一间接透视与间接摄影X射线设备第2-10部分:稳定性试验一—乳腺摄影X射线设备第2-11部分:稳定性试验—~—普通直接摄影X射线设备第2-12部分:稳定性试验-—观片灯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第2-6部分: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稳定性试验Evaluation and routine testingin medical imaging departments--Part 2-6 :Constancy tests--X-ray equipment for computed tomography1范圈和目的
1.1范围
GB/T 17006--1997
idt IEC 1223-2-6:1994
本标准适用于诊断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以下简称CT设备)的放射装备(radiologicalin-stallation)。
本标准指导诊断X射线部门内质量保证程序的建立与运行。本标准给出了IEC1223-1所阐述的诊断成像系统的性能稳定性试验方法。1.2目的
为了保证满足CT设备或成像性能的条件,同时又避免患者接受不必要的辐照(irradiation),本标准规定了放射装备与成像性能有关的可变量和测得可变量的变化是否满足确定的准则的检验方法。这些方法是以适合试验设备的简单测量装置或对其他情况的评价为基础的。这些方法目的在于检测各变量水平相对基准性能水平的任何显著的变化。这些基准水平由验收试验(acceptance test)或状态试验(status test)确定。针对可能要求采取适当补救措施的可变量的变化程度,给出指导性说明。由于放射装备相互间差别较大,本标准中不可能规定可变量一般应用的目标值和准则。本标准不涉及:
一机械和电气安全方面;
一一成像性能最佳参数的选定;一特殊应用的计算机体层摄影,如:计算机定量体层摄影。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0149--88医用X射线设备术语和符号IEC1223-1:1993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第1部分:总则IEC1223-2-1:1993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第2-1部分:稳定性试验IEC1223-2-2:1993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影暗匣和换片器一
一屏便组件屏一
洗片机
第2-2部分:稳定性试验-—X射线摄-片接触及相对灵敏度
IEC1223-2-3:1993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一2-3部分:稳定性试验—暗室安全灯条件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9-30批准1998-10-01实施
IEC 1223-2-12---19××11
3术语
3.1要求的程度
GB/T 17006—1997
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一第2-12部分:稳定性试验一灯
在IEC1223这-部分中,动词形式:“必须”(shall)-—对符合本标准而言,意味着某项要求具有强制性。一观片
“应当”(should)一一对符合本标准而言,意味着某项要求具有很强的推荐性,但不是强制的。“可以”(may)对符合本标准而言,意味着对某项要求允许在某-特殊方式下达到。术语
专用的specific当同参数或条件一起使用时,为特殊值或标准安排,通常由IEC出版物或法规规定。
规定的specified当同参数或条件一起使用时,为某种目的选择的参数或条件,通常由随机文件(accompanying documents)中给出。3.2术语的用法21
3.3定义
3.3.1计算机体层摄影剂量指数(CT剂量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dose index剂量剖面除以断层厚度与一次扫描的断层数之积,沿垂直于断层面的方向从一7×T到十+7×T的积分。
式中:CTDI——CT剂量指数,
T--—标称断层厚度;
N-次扫描断层数
D(Z)—垂直于断层Z 向剂量剖面。+7xT D(Z)
3.3.2计算机体层摄影值(CT值)computed tomography number(1)
用于表示与CT图像上单元面积有关的平均X射线衰减数。注:CT值通常以密恩斯菲尔德单位(HU)表示。测得的某物质的衰减值利用下式可转换为该物质的CT值:物质 CT 值= “增斑,二 * × 1 000水
式中:———为线性衰减系数。水的CT值为0,空气的CT值为一1000。3.3.3剂量剖面doseprofile
表示剂量是垂直于断层面方向的位置函数。3.3.4最大半值宽度(FWHM)full width at half-maximum在曲线上具有曲线最大值一半的值平行于横坐标两点之间的间隔。3.3.5高对比度分辨率high-contrast resolution见空间分辨率(3.3.12条)。
3.3.6 平均CT 值 mean CT number在某一确定的感兴趣区域内所有像紊的 CT值的平均值。3.3.7 噪声 noise
采用说明:
1正在考虑中。
2]转化为本标准时省略。
GB/T 17006—1997
均匀物质的图像中某一确定区域内CT值偏离平均值的程度。噪声大小用感兴趣区域内均匀物质的CT值的标准偏差表示。3.3.8标称断层厚度nominal tomographic slice thickness在CT设备中,控制板上所选择并指示的断层厚度。3.3.9感兴趣区域(ROI)region of interest图像中的被测定区域,即在一定的时间内特别感兴趣的区域。3.3.10灵敏度剖面sensitivityprofileCT系统的相对灵敏度,是垂直于断层面方向位置的函数。3.3.77切片厚度slice thickness在扫描辐射野中心的灵敏度剖面的最大半值宽度。3.3.12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高对比度分辨率high-contrastresolution在CT设备中,当物体与背景间的衰减同噪声相比较大时,在显示图像上分辨不同物体的分辨能力。
1物体与背景之间衰减系数的差别导致 CT值几百个霍恩斯菲尔德单位的差别通常被看成是足够大的。2高对比度分辨率是空间分辨率的另一种称谓。3.3.13均匀性uniformity
扫描辐射野内均匀物质的图像的CT值的一致性。4稳定性试验通则
为了使本标准中所描述的稳定性试验的结果有效,在试验中除参数变化外,应保证试验结果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影响。
精心操作,认真检查设备试验条件包括环境影响。用于试验的所有设备,为了易于识别用于初始稳定性试验的那些项目及有助于保证其后用于有关的稳定性试验的同样的项目,必须打有识别标记。用于稳定性试验的所有设备的稳定性在试验之前必须进行检验。
4.1影响试验程序的一般条件
精心选择试验条件,在试验条件下检查试验设备,包括环境参数。本标准中所描述的稳定性试验是完整的,在试验中其结果仅受参数变化的影响。试验器件(test devices)和试验设备应少且无源、简单或稳定。重要的是:
记录和复制X射线设备及附件,每当承受试验时进行的各种重大调节,以便检验处于使用中的同样设备部件和附件(accessories);-注意环境变化,尤其电源电压的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一定期检验试验仪器的性能,尤其认为X射线设备有明显变化时。当稳定性试验结果与初始值(baselinevalues)之间有明显偏差时,必须重新核查试验设备及仪表位置,包括其中试验装置和重复的测量。如果明显偏差依然存在,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见附录C)。当更换可能造成对试验结果有重大变化的部件(硬件、软件或重要的参数)时,被试设备和试验设备必须确定新的初始值。
只要CT设备处于使用之中,所有的试验结果的记录就必须长久保留。4.2初始值的建立
当新的X射线设备投入使用,或X射线设备的任何部件、辅助设备或试验设备的更换可能引起试验结果变化时,验收试验后,必须立即进行初始稳定性试验。这种初始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建立被试参47
数新的初始值。
4.3稳定性试验的频率
GB/T 17006-1997
重复稳定性试验应当按各试验方法的说明进行。另外,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稳定性试验:a)每当怀疑不正常工作时,
b)设备维修之后,可能影响性能参数时:c)每当稳定性试验得出的结果超出已建立准则,证实该试验结果时。4.4设备、仪表及试验条件的识别被试验的或用于试验的所有设备必须有明确的识别标记。各种试验条件(包括试验器件的位置)必须记录。
X射线设备可互换部件如
附加滤过(addedfilter);
限东器(beam limiting device)一患者支架(patient support)或其他处于辐射线束中的衰减材料:试验设备如:
一试验馨件,
剂量计,
必须给出标记或做好记录,以便于初始稳定性试验中使用的项目和设定值用于被测设备。CT设备的稳定性试验中,使用的试验器件:模拟X射线束的衰减和滤过,
提供评价被测参数必需的特殊材料或物体:将这些材料或物体以可再现形式楚位在X射线束中。下列与试验器件的使用有关的条件必须加以规定和记录:a)试验中所有可选择的扫描参数值,例如X射线管电压(X-ray tubevolta这e)X射线管电流(X-ray tube current)、加载(loading)时间或电瀛时间乘积(currenttimeproduct),切片厚度、重建算法、图像分辨率、视野以及用户可选择的其他参数和软件版号:b)试验器件成像区城,
c)照射期间试验器件的位置。
用户必须选择两组稳定性试验的扫描参数,其参数专用于被试CT设备的典型临床应用,但最好与制造广商议。
组扫描参数应当反映头部扫描技术,另一组扫描参数应当反映全身扫描技术。4.5所测的基本参数
为了检查设备性能的重大变化,应测下列变量:按照5.1测躁音、均匀性、平均CT值,按照5.2测空间分辨率,
按照5.3测切片厚度,
一按照5. 4测剂量,
按照5.5测患者支架的定位。
5试验方法
5.1骤声、平均CT值和均匀性
5.1.1摘要
噪声、平均CT值和均匀性是通过同试验器件所显示的图像,确定若干个感兴趣区域上的计算机体层摄影数的平均标准偏差进行评价的。48
5.1.2试验设备
GB/T 17006-1997
必须使用含有均勾介质尺寸适当的圆柱状的试验器件。注;任何均勾介质都能用于测试噪声、平均CT值和均匀性,但水是理想的均匀介质。5.1.3试验程序
将X线试验器件置于扫描架(例如,利用者支架)中心,使试验器件内的均匀介质位于扫描架内。试验器件的位置应打上标记,给予描述并加以记录,以便以后在稳定性试验中能重复。试验器件定位后,用4.4条的一一组参数进行扫描。在试验器件图像中心处选择一感兴趣区域,确定该感兴趣区域上的像素的平均CT值和标准偏差。利用四个距试验器件边缘1cm的感兴趣区域,确定该感兴趣区域的平均CT值。选择这些位置应便于在今后的试验中易于复现,(例如,相当时钟3、6、9、12点钟的位置)。感兴趣区域应当按照下列准则进行选择:—一感兴趣区域至少应当含100个像素;-中心处感兴趣区域和接近试验器件边缘的感兴趣区域不应重叠;一感兴趣区域直径不应超过试验器件图像直径的.10%。5.1.4数据评价
应将中心感兴趣区域的CT值的标准偏差与已建立的初始值相比较,确定噪声是否保持在规定准则的范围内。
中心感兴趣区域的平均CT值的评价,应将其值与已建立的初始值相比较,确定它是否在规定准则的范围内。
均匀性应通过中心位置的感兴趣区域的平均CT值与四个边缘位置的平均CT值相比较,其差值与初始值相比较,以确定是否在规定准则范围内。5.1.5规定准则
噪声值不应偏离初始值士10%以上或0.2HU,二者取较大值。中心感兴趣区域的平均CT值应在初始值士4HU范围内。关于均匀性,中心感兴趣区域的平均CT值与边缘的平均CT值之间的差别变化不应大于初始值的2HU。
5.1.6采取的措施
如果测得的值并不满足5.1.5条的规定准则,必须立即重复测量。如果重复试验结果仍未达到规定准则,可采附录C中给出的措施。警告:出现噪声降低可能是由于未注意到的剂量增加的缘故造成的,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重新评价CT设备的性能。
5.1.7试验频率
噪声、平均CT值和均匀性的试验至少应每月一次5.2、空间分辨率
5.2.1摘要
空间分辨率是通过周期模型调制进行评价的。5.2.2试验设备
所用的试验器件必须是周期模型,每一周期模型应由条带和间组成,其条带数量接近5,试验装置空间分辨率范围从易于分辨的频率到CT设备不期望分辨的频率。该范围-一般为3周期/cm~10周期/cm。
条带与间隔的长度至少应是周期模型周期宽度的5倍。构成条带和间隔的材料的平均CT值至少应为 100 HU。
另外,试验器件必须含有两个由分别与模型杆和空间同样的物质构成的参考区域,这两个参考区域49
GB/T 17006-1997
应靠近模型杆设,并具有1cm或稍大些的尺寸。5.2.3试验程序
为了便于试验器件位于扫描野中心,将其放在扫描架内。放置试验器件时,必须象对待患者一样,特别小心地将其置于患者支架上,垂直于支架的长轴线,并使周期模型与水平轴线成45°角。确定的试验器件的位置必须清楚标明,以便于在今后的稳定性试验中可以仿效。在试验器件定位后,必须采用4.5条给出的一组扫描参数对其进行扫描。5.2.4数据评价
必须在周期模型当中的一个上方设置一圆形感兴趣区域。该感兴趣区域大小应当是可调的,目的是在这个感兴趣区域中包含唯一的该周期模型。另外,该感兴趣区域确定的位置和给定的尺寸,应不含周期模型各边附近的任何边缘假像。对该周期模型的平均标准偏差必须加以确定,对参照区域的平均值必须给予测量。然后,利用周期模型内部的标准偏差除以参照区域的平均值之间的差,计算出调制。对于初始稳定性试验,应当确定所有能分辨的周期模型的调制。在稳定性试验时,必须选择体现某种调制为接近0.2的周期模型。这种特殊模型的调制只是需要在今后的稳定性试验中加以确定。注:根据该方法给出的调制值,就能利用;MTF(%)=222×调制,估算出实际的 MTF 值。因此,调制值为 0. 2 即MTF近似等于45%。
5.2.5判定准则
调制应当保持在初始值的土15%范围内。5.2.6采取的措施
关于采取的措施的指南见附录C。5.2.7试验频率
调制试验至少必须每季度一次。5.3切片厚度
5.3.1摘要
切片厚度是采用在铝斜面与扫描平面相交处测量两个铝斜面或多个铝斜面图像的宽度进行评价的。该宽度被定义为最大半值全宽度。5.3.2试验设备
采用的试验器件必须含有一个斜面或者最好两个斜面的物质,该物质的线性衰减系数不小于铝,并适合于测量各有效的切片厚度。5.3.3试验程序
调整该试验器件,使其轴与CT设备的旋转轴重合。给试验器件定位时,必须象对待患者样特别小心地将其置于扫描架的中心。为了在以后的稳定性试验中可以重复这一过程,应当确定并记录该试验器件的位置。在试验器件定位之后,用一组扫描参数按照4.4条对它扫描。在今后稳定性试验时必须采用这同样技术条件。
除了5.1.3条所规定的试验条件外,必须承受额外的两组扫描参数(即反映在临床实践中所用的标称断层厚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两组扫描参数)的测量。扫描图像的评价如下:
一把窗宽度尽可能调到最窄的调节位置上,窗水平调至背景恰好消失为止,并以此确定背景物质的计算机体层摄影数。
记录背景 CT 值。
一对每个斜面必须实施下列步骤:50
GB/T17006—1997
a)利用确定背景CT值时所描述的技术确定个斜面的最大CT值;b)每个斜面的最大CT值与背景CT值的和除以2,来获得每个斜面最大CT值半值,再把这些值记录下来;
)根据最窄位置的窗宽度,把窗水平调整到殿大值的半值上,并测量每个斜面的魔度来确最大半值全宽度(也就是被认为测得的切片厚庭),d)如果试验器件含有的斜开不只一个,取结果的平均催,来获得平均FWHM值。注,如果CT设备提供基于和上述所说明的方法相同的音动评价切片厚度的装置,就应当采用自动装量代替。5.3.4数据评价
为了评价切片厚度,必须将测得的切片厚度与针对最大半值全宽度的各初始值相比较来确定测得的值是否与5.3.5条所描述的准则-一致。5.3.5判定推则
下列各值应当用作指南。对于测得的切片厚度值与初始值之间的差别的合理值是:厚度2 mm 以上:±1.0 mm,
厚度2mm或2mm以下:±50%。
注:各窄切片的切片氮度,由于测量斜面的宽度,也许出现比正常觉度宽的现象。5.3.6采取的措施
指导应采取的措施见附录C。
5.3.7试验频率
切片厚度的试验每月必须少一次。5.4剂量
5.4.1摘要
用-辐射检测器测量在试验器件内部表面之下1cm和旋转中心处CT剂量指数来确定剂量。5.4.2.试验设备
试验器件必须由直径16cm(适合头部技术)和32cm(适合全身技术)的有机玻璃柱组成。该试验器件必须比测量用的辐射检测器灵敏体积长。试验器件必须有足以容纳接收辐射检测器的若干孔,这些孔必须与试验器件的对称轴平行,而且必须以90°间隔在试验器件表面下中心1cm处定位。对于测量时不用的孔,必须配备插入的部件,面插入部件的材料应与试验馨件相同。辐射检测器必须有至少10cm长的灵敏体积,而且必须宽松地装备到试验器件的孔重。如果婴求连接适配器,适配器的材料必须和试验器件相同。另外,在辐射野2mm宽(相当于2mm的切片厚度)的情况下满避时,辐射检测群的荧敏体积的灵敏度在灵敏体积的长度范围有效变化必须不大于士3%。5.4.3试验程序
将试验器件(头部技术或全身技术型)放在12点钟位上孔的扫描辐射野中心土5mm范团内。试验装置的长轴应当在水平和垂直两个平面的扫描心线士2mm范内。另外,扫描平面必须在试验器件的中心。
对于扫描角大于或小于360°的CT设备,必须选择对应患者最大剂量的位置。将辐射检测器插到12点钟的位置或最大照射量的位置。必须用一一组扫描参数按4.4条对试验器件进行扫描。在今后的稳定性试验时必须使用同样的技术。记录辐射检测器的读数。
重复测量必须在试验器件中心进行。5.4.4数据评价
必须记录在两个位置上所测得的CT剂量指数。5.4.5判定准则
GB/T 17006-1997
CT剂量指数必须在初始值的士20%范围内。5.4.6采取的措施
如果测得的数值并不满足5.4.5条中给出的准则,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由于试验器件的位置和辐射检测器的校准都是很重要的,所以首先应当重新定位试验器件,然后再重复测量。其次也可以使用另一种满足5.4.2条技术要求的辐射检测器来核实测量设备的完整性。5.4.7试验频率
CT剂量指数必须至少半年测一次。另外,在任一重点保养之后,必须测量CT剂量指数。5.5.患者支架的位置
5.5.1摘要
患者支架位置的准确性是通过将患者支架移动一规定的距离,随后再将它移回到开始的位置的方法进行评价。
患者支架位置的准确性既包括定位又包括无效行程。所论述的各种移动最好是在连续方式下无辐射以及在扫描方式下逐步进行。如果试验不能在无辐射情况下进行,就应当在临床过程中进行。5.5.2、试验设备
将标尺放在设备固定部分中适宜的固定点上,使标尺接近于患者支架移动部分。5.5.3试验程序
在患者支架上用人或同等负载进行试验是基本的。根据患者支架上的人或同等负载,在患者支架的移动部件上按常规的方法固定一标记。驱动患者支架至某一固定距离,并测量所移动的实际距离Ltor(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将患者支架退回起始的位暨,并测量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Cior。然后,相对反方向重复这种移动,并测量与上述测量等价的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如Lbc和Chback。重复上述过程,必须在计算机控制情况下,在扫描方式下,以大约8mm增量驱动患者支架,使其达到前后两个方向的总距离30cm。5.5.4数据评价
a)患者支架的纵向位置
将以纵向移动的实际距离 Ltor和 Lbck同固定标示的距离相对比。b)患者支架无效行程
Cior和Cback的差别都是所要求的无效行程。对于分段定位的患者支架,必须反复进行数据评价。5.5.5判定准则
a)患者支架的纵向位置
Ltor和 Lback不应偏离固定标示的距离的士2 mm以上。b)患者支架无效行程
Cfor和 Crack不应大于士2 mm。5.5.6采取的措施
关于所采取的措施指南见附录.C。5.5.7试验频率
患者支架的纵向位置和无效行程必须每月至少试验一次。6一致性说明
试验报告形式:
GB/T17006--1997
试验报告
根据GB/T17006--1997(IEC1223-2-6:1994)CT设备稳定性试验如果要声明与标准一致,必须按下述方法:CT设备
),符合GB/T17006—1997(IEC1223-2-6:1994)1)识别(例如设备名称、型号或形式)。53
IEC788医用放射学-术语
SI单位名称
未定义的派生术语
未定义术语…
早期单位名称
缩略语
IEC 1223-1
本标准
IEC 1223-2-XY 3
验收试验
随机文件
附如滤过
防散射滤线栅
初始值·
限东器
#电水通#
计算机体层摄影(CT)
GB/T17006-1997
附梁A
(标准的附录)
术语索引
高对比度分辨率、
增感屏
* AG-3. .
rm-2.3.27
rr-4.2.7
rm-2.2: 4
AG-3. 2. 7
* rt-3. 4.25
. rm-5. 3. 20
计算机体层摄影剂量指数(CTDI)*6-3.3.1计算机体层摄影值(CT值)3..2稳定性试验
电流时间乘积
剂量剖面·
建立的准则
观片灯
自动洗片机
最大半值宽度(FWHM)
rr-5.2. 14
rrm-2.2. ?
+***中中
++**1-3.2.1
***** 6-3. 3. 4
平均CT值
噪声·
标称断层厚度
患者支架
专营体物
感兴越区域(ROI)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程序
质量控制
辐射柬
辐射探测器
辐射野
辐射仪
X射线摄影暗通
X射线摄影胶片
灵敏度剖面
灵体积
切片厚度
空闻分辨率
状态试验
试验器件
均匀性
X射线设备
X射线管电流..
X射线管电压
rm-4.2.31
rm-5.2.10
rm-4.5.14
.AG-3.2.1
..... AG-3. 2.2
**+* AG3. 2. 3
.. rm-7.2.1
rm-4.5.16
rm~4.2.25
6-3. 3. 11
. rm-7.3.5
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