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以下是标准《GB/T 17096-1997 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中可能涉及的内容,文本经过整理并合理添加HTML标签: ---

1. 检测项目:

  • 室内空气中一氧化氮(NO)浓度。
  • 室内空气中二氧化氮(NO2浓度。
  • 室内氮氧化物整体水平的检测。

2. 检测方法:

以下是可能提到的常见氮氧化物检测方法:

  • 化学发光法(CLD) - 对气态NO和NO2进行高灵敏度检测。
  • 盐酸分光光度法 - 通过化学显色反应测量NO2的浓度。
  • 滤膜采样法 - 用滤膜捕集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然后通过化学分析进行浓度测定。
  • 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检测法 - 使用便携式设备直接检测空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

3. 涉及的产品和场景:

该标准与以下产品和场景密切相关:

  • 燃气灶具、热水器及其他燃气设备。
  • 室内使用的燃烧能源设备,包括煤、木材等。
  • 室内空气净化设备(可能与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有关)。
  • 办公楼、学校、住宅等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管理。

以上为与该标准相关的核心内容,如需了解更多,请参考相关规范细则或技术说明。

--- 以上内容通过适当的标签分层次清晰展开,便于在网页中呈现。

GB/T 17096-1997 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

标准号:GB/T 17096-1997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7-01-01

实施日期:1998-01-02

标准状态:现行

GB/T 17096-1997 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和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室内空气的监测和评价,不适用于生产性场所的室内环境。GB/T17096-1997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GB/T17096-1997

GB/T 17096-1997 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的部分内容

GB/T17096—1997

城乡居民有7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故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本标准是在收集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其进行验证和补充后,提出了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标准值和检验方法。本标准是国家室内空气污染物卫生标准之一。本标准从1998年12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辽宁省卫生防疫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占琴、陈丽华、范春、李文杰、王贤珍。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657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卫生标准

Hygienic standard for nitrogen oxides in indoor airGB/T170961997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和监测检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室内空气的监测和评价,不适用于生产性场所的室内环境。2卫生要求

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计)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规定为0.10mg/m2。3监测检验方法

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1-11批准658

1998-12-01实施

A1原理

GB/T17096—1997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氮氧化物(换算成二氧化氮)测定方法盐酸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空气中的氧化氮(NO),经氧化管后,以二氧化氮形式在采样吸收过程中生成亚硝酸,再与对氨基苯磺酰胺进行重氮化反应,然后与N-(1-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玫瑰红色的偶氮染料,比色定量。检测限为0.02μgNOz/mL。

A2试剂

所有试剂均需用不含亚硝酸根(NO,)的纯水配制。A2.1吸收液:称取4.0g对氨基苯磺酰胺,10g酒石酸和10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于400mL热水中,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90mgN-(1-茶基)-乙二胺盐酸盐溶解后,用纯水稀释到刻度,此溶液存放25℃暗处稳定3个月。若出现淡红色,表示已被污染,应弃之,重配。A2.2显色液:称取4.0g对氨基苯磺酰胺、10g酒石酸和10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于400mL热水中,冷却至室温,移入500mL容量瓶中,再加入90mg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解后用纯水稀释到刻度。显色液保存在暗处25C以下,可稳定3个月。如出现淡红色,表示已被污染,应弃之,重配。A2.3氧化剂:称取5g三氧化铬,用少量水调成糊状,与95g海沙相混,然后在105℃烘干,装瓶备用。使用时,在氧化管的两端球部装入约8g的氧化剂,然后两端用脱脂棉塞紧备用。A2.4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准确称量375.0mg干燥的亚硝酸钠和0.2g氢氧化钠,溶于纯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用纯水稀释到刻度。此标准溶液的浓度1.00mL含250μgNO,,保存暗处,可稳定3个月。使用时,用纯水稀释成1.00mL含2.5ugNO,,此溶液应在临用前配制。A3仪器

A3.1气泡式吸收管。

A3.2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1L/min。A3.3具塞比色管:25mL

A3.4氧化管。

A3.5分光光度计。

A4采样

用内装10mL吸收液的普通型气泡吸收管,进气口接上一个氧化管,并使管略微向下倾斜,以免潮湿空气将氧化管弄湿,污染后面的吸收管。以0.3~0.6L/min(视氮氧化物含量而定)的流速,避光采气10~25L(可根据吸收液星现玫瑰红色的程度而定采样体积)。记录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A5分析步骤

A5.1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制备曲线:取6个25mL容量瓶,按表A1制备标准色列。659

标准溶液,mL

NO,浓度,μg/mL

GB/T17096—1997

各瓶中,加入12.5ml显色液,再加纯水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用10mm比色Ⅲ,以水作参比,在波长540nm下测定吸光值。以NO,含量(pg/mL)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A5.2样品测定

采样后,用水补充到采样前的吸收液体积,放置15min。用10m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在波长540nm下,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值。在每批样品测定的同时,用未采过样的吸收液,按相同的操作步骤作试剂空白测定。若样品溶液吸光值超过测定范围,应用吸收液稀释后再测定,计算浓度时,要乘以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

A6计算

用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制备标准曲线时,空气中氮氧化物浓度用式A1计算:p(NO,)=

式中:PNO,)

V。XK

空气中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计)质量浓度,mg/m2;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μg/mL;Vi

采样用吸收液的体积,mL;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采样体积,L,D-一分析时样品溶液的稀释倍数;K—NOz→NOz的经验转换系数,0.89。A7说明

A7.1方法的灵敏度:1mL吸收液中含1ugNO,应有1.004吸光度。(A1)

A7.2最低检测量和测定范围:若小流量(0.2~0.6L/min)采样体积为10L时,最低检测量为0.02mg/m;其测定范围0.03~0.8mg/m。A7.3方法精密度:在0.07~0.7μg/mL范围内,五个实验室重复测定的平均标准差为5%。A7.4方法准确度:流量误差不超过5%,吸收管的采样效率不低于98%NO,NO的经验转换系数在测定范围内95%概率的置信区间应为0.89士0.001。A7.5干扰:大气中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和F-等,对本法均无干扰A7.6本方法氮氧化物的测定是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混合物(通常以NO,表示),并换算成二氧化氮量。

A7.7采样期间吸收管应避光。样品溶液呈玫瑰红色,表明已吸收了二氧化氮,此时可根据吸收液显色程度,确定是否终止采样。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