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提到的主要检测项目涉及教室内空气质量的卫生要求。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标准规定了用于每项检测的具体方法。这些检测方法通常符合国家相关的卫生检测技术要求:
在检测和改善教室换气卫生标准时,可能涉及以下类别的产品:
以上内容是根据标准的实际要求梳理的,具体参数和合规内容请查阅标准文本或关注国家检测认证机构的相关解读。
标准名: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标准号:GB/T 17226-199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8-01-21
实施日期:1998-10-01
标准状态:现行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生的必要换气量、中小学教室的换气次数、室内空气二氧化碳(CO2)容许浓度、换气方式及换气制度。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集中采暖的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师范及中等专业学校可参照使用,局部采暖和其他地区可参照使用。GB/T17226-1998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GB/T17226-1998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Heaith standard of classroom ventilation in elementary andsecondary school
GB/T17226-1998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生的必要换气量、中小学教室的换气次数、室内空气二氧化碳(CO,)容许浓度、换气方式及换气制度。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集中采暖的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师范及中等专业学校可参照使用,局部采暖和其他地区可参照使用。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必要换气量necessaryventilationvolume必要换气量按式(1)计算。
Q-M/(K-K)
式中:Q一必要换气量,m/(h·人);M-
-二氧化碳呼出量,1/(h·人);K—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K。室外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2.2自然换气natureventilation利用室内门窗缝隙,通风道等直接导入室外空气,置换室内污染空气。2.3换气制度ventilationsystem按不同季节和天气规定的合理开窗制度。3教室换气次数
(1)
3.1必要换气量:小学生不宜低于11m2/(h·人),初中生不宜低于14m/(h·人),高中生不宜低于17m2/(h人)。
3.2每小时换气次数:小学不宜低于3次,中学不宜低于4次。3.3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0.15%。3.4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按照公共场所中二氧化碳检验标准方法进行。3.5教室换气次数测定方法见附录A。4教室换气方式
4.1教室的建筑设计采用自然换气方式时,应设气窗、通风道等4.2气窗的开口面积不得少于教室地面积1/50~1/60,应设于窗的上1/3处,便于开启。国家技术监督局1998-01-21批准1998-10-01实施
GB/T17226—1998
4.3严寒、寒冷地区应设通风道,通风道不应少于2个,断面尺寸不应低于130mm×260mm,室内开口于墙上方或顶棚下,应装有可开闭的活门。5教室换气制度
温暖季节宜实行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季节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宜利用教室和走廊的气窗换气,学生必须离开教室,到室外活动。2
GB/T17226—199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教室换气次数测定方法
A1每年采暖前后(10~12月)进行检查,选两个教室为检测对象,般在无风(室外风速0.5m/s以下)天气进行。在课业结束时师生全部退出后,利用教室中著积的二氧化碳气或人工放出二氧化碳,按定时间(15min、30min、45min)测定开放气窗(或关闭气窗)前后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计算出教室换气次数。
A2采样点应在教室中央~点坐位呼吸带上方30cm处取气样。A3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检验方法见有关国家卫生标准。A4教室换气次数按式(A1)计算:E=[2.303Xlg(K,-K。)/(K,-K。)J/t式中:E每小时换气次数;
K,试验开始室内空气二氧化碳浓度;K,一试验终了室内空气二氧化碳浓度;K。—室外空气二氧化碳浓度;
试验时间。
(A1)
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