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标准《GB/T 17322.8-1998 农药 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 毒饵》中,主要涉及以下检测项目和方法:
检测项目: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不同条件下的试验要求和评估方法,以确保毒饵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标准名:农药 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 毒饵
标准号:GB/T 17322.8-199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8-04-03
实施日期:1998-10-01
标准状态:现行
本标准规定了毒杀蜚蠊、蚂蚁、苍蝇等卫生害虫的毒饵的室内药效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上述毒饵在农药登记时对蜚蠊、蚂蚁、苍蝇等卫生害虫进行毒杀处理的药效评价。GB/T17322.8-1998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室内药效评价毒饵GB/T17322.8-1998
GB/T17322.8--1998
本标准可与GB13917.7--92配套使用,但本身是-个独立的标准。本标准增加了对蚂蚊毒饵和苍蝇毒饵的室内药效测定方法和药效评价。本标准自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卫生防疫站、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吉林省卫生防疫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上虹、张应阔、彭渤、张金桐、缪武阳、吴士雄、姜辉。332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的
室内药效评价毒饵
Laboratory efficacy criterions of public healthinsecticides for pesticide registration-BaitGB/T 17322. 8 - 1998
本标准规定了毒杀蟹、蚂蚁、苍蝇等卫生害虫的毒饵的室内药效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上述毒饵在农药登记时对蟹、蚂蚁、苍蝇等卫生害虫进行毒杀处理的药效评价。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3917.7—92农药登记卫生用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方法毒饵的室内药效测定方法3技术指标
3.1测试方法
3.1.1供试昆虫(采用标准试虫)蛋:德国小(Blattellagermanica),2周龄成虫,雌、雄各半。蚂蚁:家蚁(Leptothorarcongruus),采用工蚁。苍蝇:家蝇(Muscαdomestica),羽化后3~5天的成虫,雌、雄各半。3.1.2仪器
玻璃方箱:参照GB13917.7。
糖瓷方盘:白色,长×宽×高不小于40cm×30cm×4cm。3.1.3测试步骤
3.1.3.1蟹:参照GB13917.7。在测试箱内与待测毒饵相对应的角,须同时放置一块与待测毒饵重量相等的蟹饲料,并须用浸水棉球喂水。逐日观察蟹死亡情况,将死蟹取出,记数。持续观察,直至试虫全部死亡为止。计算LTs(d),绘出试虫存活率曲线。3.1.3.2蚂蚁:在塘瓷方盘的边缘涂一层白油-凡士林以防试虫逃逸。将试虫(不少于100头)置于方盘中,待其恢复正常活动后,在方盘相对的两角、距边沿约5cm处分别放置等量的毒饵和-一般的蚂蚁诱饵,逐日观察蚂蚁死亡情况,将死蚂蚁取出,记数。持续观察,直至投饵后第7天为止。绘出试虫存活率曲线。
3.1.3.3苍蝇:在玻璃方箱内相对的两角分别放置毒饵和蝇饲料(白糖:奶粉一1:1),同时用漫水棉球喂水。放入试虫50头,记录24h死亡数,计算死亡率。上述试验均在温度26℃士1℃,相对湿度60%土5%的实验室进行。每次试验做三个重复,同时设空自对照。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4-03批准1998-10-01实施
3.2药效指标
GB/T17322.8—1998
除昆虫生长调节剂类(IGR)毒饵外,其他毒饵的室内药效评价指标分别为:a)蟹:LTso≤2d时,投饵后第4天的死亡率,或LTso>2d时,投饵后第12天的死亡率;b)蚂蚁:投饵后第7天的死亡率;c)苍蝇:投饵后24h的死亡率。药效结果分为A、B两级,低于B级不予登记(见表1)。表1
死亡率
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