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涉及的产品: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的实施,确保了钢管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适用于相关产品标准中的质量要求。
标准名:制糖机械压力容器通用零部件换热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
标准号:QB/T 2072.3-1994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发布日期:1995-01-05
实施日期:1995-08-01
标准状态:现行
本标准规定了轻工行业换热器用不锈钢焊接钢管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和质量证明书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压力小于1.6MPa,温度低于850℃的换热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以下简称“钢管”)。QB/T2072.3-1994制糖机械压力容器通用零部件换热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QB/T2072.3-1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压力容器通用零部件
制糖机械
换热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QB/T 2072. 3-1994
本标准规定了轻工行业换热器用不锈钢焊接钢管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和质量证明书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压力小于1.6MPa、温度低于850℃的换热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以下简称“钢管”)。
2引用标准
GB/T222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226
GB/T 228
GB/T 241
GB/T 242
GB/T 246
GB/T2102
GB/T 2975
GB/T4230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金属拉伸试验法
金属管液压试验方法
金属管扩口试验方法
金属管压扁试验方法
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不锈钢热轧钢带
不锈钢冷轧钢带
GB/T 4239
GB/T4334.5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GB/T 4340
GB/T 6394
GB/T 7735
3产品分类
3.1尺寸规格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钢管涡流探伤方法
尺寸规格见表1,亦可选用表1规格以外的钢管。表1
壁厚外径
中国轻工总会1995-01-05批准
1995-08-01实施
壁厚外径
QB/T2072.3—1994
表1(续)
注:本表材料采用冷轧板(带)或热轧板(带)制造,订货时需加以说明,标*者为推荐使用壁厚。3.2钢管长度
3.2.1通常长度
钢管通常长度为3~9m,经双方协议,可供应上述规定长度以外的钢管。3.2.2定尺长度和倍尺长度
定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其长度允许偏差为十5mm。5.0
倍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全长允许偏差为+5mm,每个倍尺长度间应留出5~~10mm切口余量。
3.3外形
3.3.1弯曲度
钢管弯曲度不大于1.0mm/m。
3.3.2端头形状
钢管端头应清除毛刺,两端口应与管轴中心线垂直。3.4质量
钢管按实际质量交货,亦可按理论质量交货。理论质量计算公式见表2。
铬镍钢
铬镍钼钢
计算公式
W=0. 024 91 t(D-t)
W0.02507t(D—t)
注:W钢管理论质量,kg/m;D钢管公称外径,mm,t—钢管公称壁厚,mm。密度g/cm2
3.5外径允许偏差
钢管外径允许偏差见表3。
≥25~38
>38~51
>51~76
>76~114
壁厚允许偏差
QB/T2072..3—1994
壁厚公差为公称壁厚的土10%(不包括焊缝),最小为士0.2mm。4
技术要求
牌号及化学成分
外径偏差
钢管所用钢带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GB/T4230和GB/T4239的要求,钢管由表4所列钢号的冷轧或热轧带钢制造,也可根据需要,并经双方协议采用其他钢号的带钢制造。表4
国内牌号
0Cr18Nig
00Cr19Ni10
OCr17Ni12Mo2
00Cr17Ni14Mo2
OCr18Ni10Ti
相应美国钢号
相应日本钢号
SUS304
SUS304L
SUS316
SUS316L
SUS321
注:304、304L为国家推荐的321的替代材料(1Cr18Ni9Ti国内习惯亦称321)。4.2制造方法
奥氏体型
钢管采用不填充金属的自动焊接方法生产,包括等离子焊和氩弧焊,钢带不得拼接。如需除去焊管内焊道凸起高度,可采用冷拔(轧)或冷加工工艺。4.3热处理制度及表面处理
钢管以热处理状态交货,并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如采用光亮退火,可免除热处理后的酸洗钝化处理。钢管热处理制度及机械性能见表5。表5
热处理制度
1010~~1150℃
抗拉强度
gb/(N/mm)
≥520
≥481
≥481
属服点
a./(N/mm)
≥206
≥177
≥206
≥177
≥206
延伸率
4.4表面质量
QB/T 2072.3—1994
4.4.1钢管内外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残留酸液及氧化皮,不得有裂纹、结疤、分层等缺陷存在,允许有轻微的划痕、压痕、麻点,但其深度不得超过管壁厚度负公差的一半,超过规定的缺陷允许修磨,但应保证管壁的最小厚度。
4.4.2内焊道应光滑、均勾,不允许有焊瘤、焊渣、咬边及凹陷等缺陷存在。钢管外焊道凸起部分应予清除,与外表面平齐,无明显焊道痕迹。内焊道的凸起高度不得超过:外径<20mm,0.15mm;
内径≥20 mm,0.25mm。
根据需方要求,并经双方协议,也可供应内壁光滑的焊管或定尺钢管两端各100mm内壁光滑的焊管。
4.5力学性能
钢管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力学试验取样可不在焊缝区域。4.6反向展开试验
取一段长100mm的钢管,沿与焊缝成90°角的两侧纵向剖开,将试样反向展开压平,使焊缝处于最大弯曲点,展开后试样清除内渣,焊缝区不允许出现裂纹、未焊透或由于冷加工使焊缝区壁厚减小而造成的折叠等缺陷。
4.7压扁试验
把试样焊缝放在与压缩方向成直角的位置进行压扁试验,压扁试样不得出现裂缝和裂口。钢管压扁后两平板间距离H(mm)按式(1)进行计算:H
式中:t
管壁厚,mm;
D管外径,mm。
4.8扩口试验
(1)
扩口试验应在冷状态下进行,顶芯锥度为60°,扩口率不小于钢管外径的20%,不得出现裂缝或裂口。
4.9水压试验
4.9.1钢管应逐根进行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应保证耐压时间不少于5s,此时钢管不得出现漏水或出汗现象。试验压力按式(2)进行计算:p = 220 号
式中:p.-试验压力,MPa;
t—钢管壁厚,mm,
D-钢管外径,mm。
4.10涡流探伤
钢管焊缝应逐根进行涡流探伤,按GB/T7735中B级评定。5试验方法
钢管试验方法按表6规定。
(2)
熔炼分析
拉伸试验
硬度试验
反向展开试验
压扁试验
扩口试验
水压试验
涡流探伤
外径偏差
壁厚偏差
长度偏差
表面质量
QB/T2072.3—1994
取样数量及取样位置
每批数量>100根
每批数量≤100根
每炉号一个(可采用原材料质保书)每批2根
每批2根
每460m一个
每批1根
每批1根
每批取1根,在两端各作一个(未曾作过扩口试验的管子)每批取1根,在两端各作一个(未曾作过压扁试验的管子)每根
每根(焊缝全长)
注:根据需方要求,可增加GB/T226、GB/T4334.5、GB/T6394试验项目。6检验规则
试验方法
GB/T228
按4.6条执行
GB/T 246
GB/T242
GB/T241
GB/T 7735
6.1钢管按批验收,每一批钢管应由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和同一热处理制度的钢管组成。每批钢管的数量不得超过以下规定:
外径≤40mm2400根;
外径>40 mm2200 根。
6.2检验项目及相应取样数量和位置,见表6规定。6.3钢管的复验与判定按GB/T2102的规定进行。7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2102中的有关规定。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质量标准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用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广州机械设计研究所、中国轻工总会杭州机械设计研究所、广东佛山东丰不锈钢制管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建彩、方英、杨元恒。398
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