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HG/T 3737-2004 单组份厌氧胶粘剂》涵盖了多项检测项目,以确保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这些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1. 外观

通常检查胶液是否均匀、无杂质等。

2. 粘度

通过黏度计测量,确保粘度在规定的范围内。

3. 固化速度

包括初固时间和全固时间,测量胶粘剂从液态到固态的速率。

4. 剪切强度

检测固化后的胶粘剂在剪切条件下的承载能力,通常使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测试。

5. 温度稳定性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胶粘剂的性能,以确定其稳定性。

6. 耐化学性

测试胶粘剂在接触不同化学品后性能是否发生变化。

检测方法主要依据标准内的规定,通常包括:

  • 样品准备:按照标准中的条款准备试样。
  • 粘度测量:使用标准黏度计法。
  • 固化速度测试:使用特定的仪器记录固化时间。
  • 力学性能测试:如剪切强度,采用拉力机按照标准夹具测量。
  • 环境稳定性测试:在温控设备中暴露于不同环境条件下观察变化。
  • 化学稳定性测试:将产品浸入指定化学试剂中,观测一定时间后的性能变化。

涉及的产品主要是单组份厌氧胶粘剂,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包括螺纹锁固、管道密封、法兰面密封等用途。此类胶粘剂具有固化快、耐介质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

HG/T 3737-2004 单组份厌氧胶粘剂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单组份厌氧胶粘剂

标准号:HG/T 3737-2004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发布日期:2004-12-14

实施日期:2005-06-01

标准状态:现行

HG/T 3737-2004 单组份厌氧胶粘剂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应用于螺纹或圆柱形组装件锁固、密封和固持用单组分厌氧胶粘剂的用途、特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厌氧胶粘剂的分类,但这种分类方法不适用于工程设计用途HG/T3737-2004单组份厌氧胶粘剂HG/T3737-2004

HG/T 3737-2004 单组份厌氧胶粘剂的部分内容

ICS83.180

备案号:15056—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737—2004

单组分厌氧胶粘剂

Anaerobicsingle-componentadhesives2004-12-14发布

200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言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HG/T3737-2004

本标起草单位: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上海康达化工有限公司、广州坚红化工厂、上海新光化工厂、汉高乐泰(中国)有限公司、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宪权、居隐翰、侯一斌、刘伟塘、孙杰、涂文、李宝库、陈俊玲。本标准委托全国胶粘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标准为第一次发布。

1范围

单组分厌氧胶粘剂

HG/T3737—2004

1.1本标准规定了应用于螺纹或圆柱形组装件锁固、密封和固持用单组分厌氧胶粘剂的用途、特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2本标准可以用于厌氧胶粘剂的分类,但这种分类方法不适用于工程设计用途。1.3本标准没有列出与使用有关的所有可能会遇到的安全事项,本标准的使用者在使用前有责任制订与安全和健康有关的技术文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723工业化学品采样的安全通则GB/T5782六角螺栓(eqvISO4014:1999)GB/T61701型六角螺母(eqyISO4032:1999)GB/T18747.1厌氧胶粘剂扭矩强度的测定(螺纹紧固件)(eqvISO10964:1993)GB/T18747.2厌氧胶粘剂剪切强度的测定(轴与套环试验法)(eqvISO10123:1990)HB5313

HB5316

HB5317

HB5318

HB5319

HB5321

HB5322

HB5323

HB5324

HB5325

HB5326

HB5329

航空用厌氧胶液体密封性能试验方法航空用厌氧胶渗透性试验方法

航空用厌氧胶润滑性试验方法

航空用厌氧胶热强度试验方法

航空用厌氧胶热老化试验方法

航空用厌氧胶低温强度试验方法航空用厌氧胶耐介质试验方法

航空用厌氧胶粘度试验方法

航空用厌氧胶紫外荧光性试验方法航空用厌氧胶固化速度试验方法航空用厌氧胶耐腐蚀试验方法

航空用厌氧胶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HG/T3075胶粘剂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规定3术语和定义

牛顿流体特性Newtonianbehavior流体的一种特性,在指定的应变速率范围内黏度是常量(相对非牛顿流体而言)。3.2

非牛顿流体特性non-Newtonianbehavior流体的一种特性,在指定的应变速率范围内黏度不是常量(相对牛顿流体而言)。(5)

HG/T3737—2004

触变性thixotropy

流体的一种特性,当液体受到的应变大于其屈服应变时变稀,连续静止时变稠。4分类

4.1厌氧胶粘剂由类号、组号和级号表示其用途和特性,见表1。AN

-位数字表示黏度级号

一位数字表示粘接强度组号

两位数字表示用途与特性类号

两位字母表示厌氧胶粘剂

例如AN0411表示

AN:厌氧胶粘剂;

04(类号):固持胶;

1(组号):低强度(标准状态下最低剪切强度为13.8MPa),1(级号):黏度(100mPa·s~500mPa·s)。4.2后缓

厌氧胶粘剂如有补充要求时,可增加后级来表示。后缀表示的规定见附录A。后缀的第一位数字规定试验条件,第二位数字规定要求。例如AN0411H11P15中后缀的意义为:(AN0411=见4.1)

H:高温强度;

1:试验温度204℃下按6.7要求试验;1:高温强度符合表1的要求;

P:包装和容器;

1:瓶(塑料):

注1:厌氧胶粘剂采用本分类方法标志时,必须符合该分类法所规定的全部性能。5要求

5.1分类要求

厌氧胶粘剂按照表1的规定,进行类号、组号和级号的检验分类。5.1.1黏度

厌氧胶粘剂按6.3规定试验,黏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5.1.2固化速度

厌氧胶粘剂按6.6规定试验,粘接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5.1.3标准条件下的强度

厌氧胶粘剂在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为45%~55%的标准试验条件下测定的粘接强度。5.1.3.101、02、03类胶粘剂按6.4规定试验,扭矩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5.1.3.204类胶粘剂按6.5规定试验,剪切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5.2基本性能要求

基本性能要求是指每批胶粘剂应具有的性能,按供需双方协议规定。可按供需双方规定的试验频次按表1规定的要求进行符合性试验。2

HG/T 3737—2004

·N()

·()

·N()

U·N()

00001~000

00001~0001

00001~000

861~62

断持速化械制

竭游游

HG/T3737-2004

/100008

(u/)000

(2.091)路

“二第

009~00%

0008~0009

HG/T3737—2004

wa(到)

莱团第

008~00%

HG/T3737—2004

5.2.1紫外荧光性

按6.1规定试验,胶粘剂受紫外光照射有荧光。5.2.2颜色和工艺质量

颜色符合表1的规定。工艺质量按6.2规定的方法,用目视法检查,胶粘剂在振荡后应均质、无凝胶及外来杂质。

5.2.3贮存稳定性

按6.11规定进行试验,粘接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黏度的增加不超过表1规定的最高值的50%。

5.2.4耐溶剂性

按6.10规定进行试验,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5.2.5高温强度

按6.7规定进行试验,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5.2.6热老化强度

按6.8规定进行试验,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5.2.7低温强度

按6.9规定进行试验,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5.2.8润滑性

按6.13规定进行试验,03类胶粘剂制备的试样的平均拉力应处于对应的涂有润滑脂试样的平均拉力的10%范围内。

5.2.9液体密封性

按6.14规定进行试验,01、02和03类胶粘剂应符合密封要求。5.1.10渗透性

按6.15规定进行试验,02类的4,5和6组胶粘剂的破坏和牵出扭矩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02类胶粘剂渗透性最低要求

预紧力

6试验方法

6.1紫外荧光

镀层(镀锌钝化)

单位为牛,·米(N·m)

非预紧力

镀层(镀锌钝化)

按HB5324规定进行试验,将5滴待测试样滴于钢试片上,观察厌氧胶的表面是否有荧光。6.2颜色与工艺质量检查

振荡或搅拌胶粘剂。在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为45%~55%的试验条件下按5.2.2规定目视检查。

6.3黏度

按HB5323中旋转黏度计法规定进行试验,采用非固化的胶粘剂测定黏度。6.4扭矩强度

01、02、03类的胶粘剂按GB/T18747.1进行扭矩强度的试验。采用符合GB/T5782和6

HG/T3737—2004

GB/T6170中规定的螺栓、螺母。螺栓为M10X(30~35)、螺母M10。钢质、B级。如需镀层,采用镀锌钝化。胶接试样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45%55%条件固化24h~26h。6.5剪切强度

04类按GB/T18747.2规定,测轴和套环剪切强度试验。在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为45%~55%的试验条件下固化24h26h。6.6固化速度

按HB5325的规定进行试验,01、02、03类胶粘剂按6.4规定制备试样,按表3规定的时间固化后,测定破坏扭矩和牵出扭矩。04组无固化速度要求。表3固化速度试验用的固化时间

6.7高温强度

固化时间,min

按HB5318规定进行试验。01、02、03类胶粘剂按6.4规定制备试样,04类胶粘剂按6.5规定制备试样。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45%~55%的环境条件下固化24h~26h。固化后,按表1规定的温度,置于空气循环箱中热老化115min~125min。在试验箱内取出后30s内进行试验。6.8热老化

按HB5319的规定进行试验。01、02、03类胶粘剂按6.4规定制备试样。04类胶粘剂按6.5规定制备试样。在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为45%~55%的环境条件下固化24h~26h。固化后,按表1规定的温度,在空气循环箱中热老化998h~1002h(约42天)。热老化后需在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为45%~55%的环境条件下平衡2h,然后测试粘接强度。6.9低温强度

按HB5321的规定进行试验。01、02、03类胶粘剂按6.4规定制备试样。04类胶粘剂按6.5规定制备试样。在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为45%~55%的环境条件下固化24h~26h。固化后,把试样放人表1规定的一53℃~一55℃的低温箱内115min~125min(约2h)。在试验箱内取出后30s内进行试验。

6.10耐溶剂性

按HB5322的规定进行试验。01、02、03类胶粘剂按6.4规定制备试样。04类胶粘剂按6.5规定制备试样(本试验每种胶粘剂制备35个试样)。在温度为(23土2)℃、相对湿度为45%~55%的环境条件下固化24h~26h。试样固化后放人蒸馏水、异丙醇、汽油、无铅汽油、乙二醇、发动机模拟燃油或供需双方规定溶剂的压力容器中,在84℃~90℃温度下放置168h(7天)。从溶剂中取出,在温度为(23士2)℃、相对湿度为45%~55%的环境条件下冷却2h,测定粘接强度。6.11贮存稳定性

按HB5329的规定进行试验。5个非开启的原包装容器在47℃~50℃下放置。01和04类胶粘剂停放10天。02和03类胶粘剂停放4个星期。按6.3规定测定黏度。01、02和03类胶粘剂按6.4测量扭矩。04类胶粘剂按6.5测量剪切强度。6.12耐腐蚀性

按HB5326规定进行试验,金属片的材质为45号钢、H62黄铜和LY12CZ铝合金。将几滴胶粘剂点于已处理的金属表面。置于干燥器中24h。用蘸水的无磨料擦去胶粘剂。用5倍放大镜观察金(11)

HG/T3737—-2004

属表面有无变色或腐蚀等现象。6.13润滑性

03类胶粘剂按HB5317的规定进行试验,测定润滑性。6.14液体密封性

01、02和03类胶粘剂按HB5313规定进行试验,测定液体密封性。6.15渗透性

按HB5316规定进行试验,测定渗透性。7检验

7.1检验责任

产品检验责任由供需双方商定并列人合同条款。7.2产地检验

胶粘剂启运前的产地检验要求与频次应列入合同。抽样检验批,应是在同一地点生产的,同时供检验的相同类号、组号、级号的胶粘剂。样品应按GB/T3723规定采样,可采用协议规定的数理统计方法抽样。试验样品应能表征本批胶粘剂的性能。7.3合格证书

供方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书,说明本批胶粘剂符合规定的性能要求。如合同另有规定也可增加提供试验结果报告。

8拒收和再试验

如需方因胶粘剂不符合规定要求而拒收,应向供方快速提交书面拒收报告。在检验结果不满意的情况下,供方可要求复检。

9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如无其他规定,按HG/3075的规定进行。胶粘剂可包装于可挤压的瓶内,并附挤出尖嘴和封闭帽。原包装的厌氧胶粘剂在4℃~5℃、相对湿度小于80%的避光处贮存期为1年。8

后缀字母

后级字母意义

耐溶剂性

腐蚀性

防霉性

高温强度

非紫外荧光性

包装容器

其他要求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厌氧胶粘剂分类后缀表示

后缀数字

后缀第一数字

后缀第一数字意义

试验方法由需方规定

按6.10规定

按6.12规定

按6.7规定进行。温

度为400F(204℃)

试验方法由需方规定

表示瓶(塑料)

表示管(塑料)

表示盒(塑料)

HG/T3737-—2004

后缀数字意义

粉红色

透明色

后缀第二数字

后缴第二数字意义

由需方规定要求

采用发动机燃油,符合

表1规定

由需方规定要求

表示不用非磨损性的

布擦去胶粘剂,无永久性

的腐蚀

由需方规定要求

表示非支持霉菌生长

由需方规定要求

满足表1的规定

非荧光性,不进行

5.2.1试验

由方规定要求

1000mL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