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GB 8983-1998 航空呼吸用氧》是针对航空呼吸用途氧气的相关标准。以下是标准中提到的一些主要检测项目及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

  • 氧气纯度:测量氧气的纯度是确保其供氧能力的核心指标。
  •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过高可能导致系统结冰或影响使用性能。
  • 一氧化碳(CO)含量:一氧化碳的存在意味着污染,可能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
  • 二氧化碳(CO2)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指标确保气体的清洁度,过高则不可接受。
  • 油蒸气和其他碳氢化合物含量:用于检测氧气中不期望的油蒸气或其他燃料残留。

检测方法:

  • 氧气纯度的检测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法。
  • 水分含量则可以使用露点仪或电解法进行测定。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一般通过气体分析仪或红外光谱仪进行检测。
  • 油蒸气检测通常采用光离子化检测法(PID)或活性炭吸附-热脱附技术。

涉及产品:

  • 航空呼吸用氧气瓶:用于飞机座舱或在特殊情况下的呼吸供氧设备。
  • 航空供氧系统:包括充气设备、输送和调控设备等,用于提供洁净、合适压力和流量的氧气。
  • 其他供氧相关设备:如救生设备等。

以上信息是对标准《GB 8983-1998 航空呼吸用氧》的简要概述,具体详细的检测指标和方法应参考标准文本中的详细要求。

GB 8983-1998 航空呼吸用氧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航空呼吸用氧

标准号:GB 8983-1998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8-10-19

实施日期:1999-04-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8983-1998 航空呼吸用氧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航空呼吸用氧产品的压力和特性、试验方法以及包装、标志等。本标准适用于由深冷法分离空气而制取的气态氧和液态氧,主要用于航空飞行人员的呼吸。GB8983-1998航空呼吸用氧GB8983-1998

GB 8983-1998 航空呼吸用氧的部分内容

GB8983—1998

本标准是对GB8983-—1988《航空呼吸用氧气》、GB/T8986—1988《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气检验方法》的修订。

此次修订,保留了GB8983-1988和GB/T8986—1988的主要相关技术内容,但适用范围增加液态氧,同时增加了有关液态氧的抽样、包装、储运等技术内容,特性中水分含量的表示改为用露点。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2046:1973《航空呼吸用氧气》。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8983--1988,GB/T8986—1988。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西南化工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化学工业部西南化工研究院、成都航空四站总厂、华西医科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鹏云、汪晓鸥。737

1范围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航空呼吸用氧

Breathing oxygen supplies for aircraftGB

8983 - 1998

eqv IS0 2046: 1973

代替GB8983—1988

GB/T 8986—1988

本标准规定了航空呼吸用氧产品的压力和特性、试验方法以及包装、标志等。本标准适用于由深冷法分离空气而制取的气态氧和液态氧,主要用于航空飞行人员的呼吸。分子式:02

相对分子质量:31.999(按1995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832.2--1986气体中微量水分的测定露点法GB8982—1998医用氧

GB/T8984.3--1997气体中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第3部分:气体中总烃的

测定火焰离子化法

3压力

氧气压力应能将航空器的氧气系统充至最大工作压力。4特性

4.1纯度

氧气的最低纯度应为99.5%(V/V)。剩余物应符合4.2~4.5条关于水分、气味、可燃性、毒性和固体物质的规定。

4.2水分3

在15C和101.3kPa压力下,氧气中水分含量,按露点应不超过一63.4℃。注:根据操作条件,例如氧气系统不经常使用面环境温度高于某一最低值,则对某些航空器,可容许水含量较高,但在航空器氧气系统出口测量,露点也不能超过一53C。4.3气味

用膜觉器官判断氧气应无异味。4.4可燃性和毒性

在15C和101.3kPa压力下,总烃含量以体积计不应超过60×10-6(V/V)。总的污染应该对使用采用说明:

1]增加了液态氧。

2]未采用注释。

3水分含量用露点表示。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10-19批准738

1999-04-01实施

者不产生毒性。

4.5固体物质

GB 8983 --- 1998

氧气应不含有大于100μm的颗粒。在15C和101.3kPa压力下,固体物质总质量不应超过1 mg/m*。

5检验规则1

按GB8982-1998第4章规定执行。6试验方法2}

6.1氧含量的测定

按GB8982—19985.1条规定执行。6.2水分的测定

按GB/T5832.2规定执行。

6.3气味的测定

按GB8982—19985.7条规定执行。6.4总烃含量的测定

按GB8984.3-1997第3章规定执行。6.5固体物质的测定

6.5.1固体物质含量的测定

6.5.1.1方法和原理

用滤纸采样称量法进行测定。让一定量的样品气通过装有滤纸的粉尘捕集器,根据通过的样品气体体积,滤纸通气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固体物质的含量、6.5.1.2仪器和材料

累积式气体流量计。

粉尘捕集器:如图1所示。

1---滤纸2—金属网?3--滤纸夹持器图1圆形滤纸粉尘捕集器

滤纸:超细玻璃纤维滤纸或聚丙烯合成纤维滤纸。通过滤纸后的气体中不应含有大于1um(包括1 μm)的固体物质。

6.5.1.3分析前的准备

将粉尘捕集器洗净烘干。

将滤纸剪成圆形,称量(精确到0.1mg),然后放在滤纸夹持器中,称量后的滤纸应防止粘附粉尘及采用说明:

1]此章是新增加的。

2此章是新增加的。

其他杂质(如水)。

GB 8983-1998

将盛样品气的钢瓶,粉尘捕集器和流量计依次用没有粘附粉尘和水的管线连接起来。6.5.1.4分析

开启样品气钢瓶,调节流速在流量计的额定值内。通样品气1m\以上,取出滤纸称量(精确到0.1mg)。天平室的相对湿度与滤纸第一次称量时的相对湿度之差不应超过10%。

6.5.1.5结果处理

氧气中固体物质含量按式(1)计算:X =

式中:X

固体物质含量,mg/m;

滤纸采样前的质量,mg;

滤纸采样后的质量,mg;

—-换算为15℃和101.3kPa压力下的采样体积,m。6.5.2固体颗粒大小的测定

将6.5.1.4中称量后的滤纸置于放大约4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不应有大于100m的颗粒。包装、安全

按GB8982-1998第5章规定,但应将钢瓶上的医用氧”字样改为航空用氧”字样。采用说明:

1] 此章是新增加的。

·(1)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