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 10205-2001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主要针对的是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这两种化肥产品。它规定了这些产品的技术指标、取样、检验方法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相关的检测项目包括:

  • 总氮含量:保证肥料的氮素含量符合该标准要求。
  • 五氧化二磷含量:检验其中的磷含量。
  • 水溶性五氧化二磷含量:确保一定比例的磷能够被植物直接吸收。
  • 含水量:检测肥料中的水分含量以控制其稳定性。
  • pH值:测试肥料在水中的酸碱度。
  • 粒度:确保肥料颗粒大小符合标准,便于施用和吸收。
  • 砷、镉、铅、氟等有害物质含量:检测肥料是否含有过量的有害物质,以保证产品安全。

检测方法:

标准中规定的检测方法是依据行业内的相关标准和实验室分析方法。这包括化学分析法、滴定法、仪器分析法等。具体的检测方法需要参考标准中的详细规定,通常涵盖以下技术:

  • 凸显总氮的凯氏定氮法。
  • 五氧化二磷含量的酸碱滴定法或分光光度法。
  • 水溶性磷的溶解试验。
  • 热失重法来测定含水量。
  • 使用pH计测定pH值。
  • 筛析法用于粒度分析。
  •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离子选择电极法来检测重金属等。

涉及的产品:

该标准主要涉及的产品是两种重要的化学肥料:

  • 磷酸一铵(MAP):常用于基础施肥和追肥,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磷和氮营养。
  • 磷酸二铵(DAP):广泛用于农田施肥,兼具ph缓冲作用,与多种肥料混合使用效果良好。

这些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具有提高土壤营养的作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GB 10205-2001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标准号:GB 10205-2001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2001-07-26

实施日期:2002-01-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10205-2001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磷酸一铵(MAP)和磷酸二铵(DAP)肥料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各种工艺生产的固体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肥料。GB10205-2001磷酸一铵、磷酸二铵GB10205-2001

GB 10205-2001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的部分内容

GB102052001

本标准第4章、第7章和第8章中8.1条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是对(GI310205-·1988《磷酸--铵、磷酸二铵《粒状)》、GB10206—1988《料浆法磷酸--铵》、HG/T32821990《粉状磷酸一铵》HG25581994《料浆法磷酸二铵》的修订、将1:述四项标准合并为项。

本版与前版的主要差异是:

1标准的适用范围更改为适用于各种工艺生产的固体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肥料”。2增加了产品分类。

3根据我国磷矿资源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磷酸·铵、磷酸二铵的生产条件及实物质量水对磷酸铵和磷酸……铵的要求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配合式一项指标,将水溶性磷指标改为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指标。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10205—1988、GB10206--1988,HG/T3282—1990和HG2558---1994

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四川什化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一、黄大雄、杨晓霞、敬文忠、商照聪。本标准于1988年首次发布。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磷酸-铵、磷酸二铵

Monoanmmoniun phosphate and diammonium phosphateGB 10205--2001

代替GB10205

GB 10206.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磷酸一铵(MAP)和磷酸二铵(DAP)肥料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各种工艺生产的固体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肥料。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答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250—1989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6679—1986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8569--1997固体化学肥料包装GB/T10209.1-2001磷酸铵、磷酸二铵中总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后滴定法)GB/T10209.2-2001磷酸铵、磷酸二铵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GB/T10209.3--2001磷酸-铵、磷酸二铵中水分含量的测定GB/T10209.4--2001磷酸铵、磷酸二铵粒度的测定GB18382-2001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neqISO7409:1984)3产品分类

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产品按生产工艺分为以下三类:3.1传统法粒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采用磷酸浓缩法,以氨中和磷酸或采用料浆浓缩法以外的其他方法制得的粒状磷酸铵、磷酸二铵。3.2料浆法粒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采用料浆浓缩法,以氨中和磷酸制得的粒状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3.3粉状磷酸一铵:未经造粒的磷酸一铵,分为两类:以优质磷矿为原料,采用磷酸浓缩法制得的为1类产品,以镁、铁、铝含量较高的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采用料浆浓缩法制得的为正类产品。4要求

4.1传统法粒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应符合表1的要求:外观:颗粒状,无机械杂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07~26批准344

2002-01-01实施

总养分(N+PO)

总氮(N)

有效磷(以P0,计)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水分(H0)

粒度(1.00~4.00 mm)

GB 10205—2001

传统法粒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要求磷酸铵

优等品

12-52-0

11-49-0

合格品

10-46-0

二铵应符合表2的要求:

料浆法粒状磷酸铵和磷酸

外观:颗粒状,无机械杂质。

总养分(N+P.O)

总氮(N)

有效磷(以P():计)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水分(H2O)

粒度(1.00~4.00mm)

优等品

18-46-0

料浆法粒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要求料浆法磷酸一铵

优等品

11-47-0

4.3粉状磷酸铵应符合表3的要求:外观:粉末状,无明显结块现象,无机械杂质。一等品

11-44-0

合格器

10-2-0

粉状磷酸一铵的要求

总养分(N+P.O)

总戴(N)

有效磷(以PO。计)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承分(H2O)

5试验方法

5.1总氮含量的测定

按GB/T10209.1进行。

优等品

9-49-0

8-47-0

5.2有效磷含量和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的测定优等品

11~47-0

磷酸二铵

15-42-0

合格品

13-38-0

料浆法磷酸二铵

一等品

15-42-0

11-44-0

合格品

13-38-0

合格品

10-42-0

按GB/T10209.2进行。

5.3水分的测定

按G13/T10209.3进行,

5.4粒度的测定

按GB/T10209.4进行。

6检验规则

GB 10205

6.1本标准中质量指标合格判定、采用GB/T1250中*修约值比较法”6.2产品应电生产企业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生产企业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的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产品类别、产品等级、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净含量、总养分含量、配合式及本标准编号。6.3使用单位有权按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其质量指标趋否符合本标准要求。

6.4如果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二倍量的包装袋中采取样品进行检验,重新检验结果,即使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整批产品不能验收。6.5产品按批检验,以一天或两天的产量为-批,最大批量为5001。6.6袋装产品,不超过512袋时,按表4确定采样袋数;超过512袋时,按式(1)计算结果确定采样袋数.如遇小数,则进为整数。

表4采样袋数的确定

总袋数

1~10

82~~101

102~125

126151

152~181

式中:N每批产品总袋数。

最少采样袋数

全部袋数

总袋数

182216

217254

255~296

297343

314~394

395~450

451~512

采样袋数=3× N

最少采样袋数

按表4或式(1)计算结果,随机抽取一定袋数,用采样器从每袋最长对角线插人至袋的3/4处,取出不少于100g样品,每批采取总样品量不得少于2kg。6.7敬装产品采样,按GB/T6679规定进行。6.8样品缩分:将采取的样品迅速混勾,用缩分器或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约1000g,分装于两个洁净、干燥的500mi具有磨口塞的广口瓶或聚乙烯瓶中密封,贴上标签,注明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月期、采样人姓名,一瓶作产品质量分析,一瓶保存二个月,以备查用。6.9试样制备:由6.8条中所取一瓶500g缩分样品经多次缩分后取出约100g样品.迅速研垒全部通过0.50mnl孔径试验筛(如样品潮湿或很难粉碎,可研磨至全部通过1.00mm孔径试验筛),混舍均勾、置于洁净、干燥的瓶中,作成分分析。余下样品供粒度测定。6.10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需仲裁,应按《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行346

关规定进行。

7标识

GB 10205

5—2001

应标明产品类别(如传统法、料浆法、1类、Ⅱ类等)。应以配合式形式标明总氮、有效五氧化二二磷含量(如磷酸二铵N-P()-K0:18-46-0)。其余按GB18382规定进行标识。包装、运输和购存

8.1产品用编织袋内衬聚乙烯薄膜袋或内涂膜聚丙烯编织袋包装,应按GB8569规定进行。每袋净含情(50±0.5)kg、(40±0.4)kg、(25士0.25)kg,每批产品平均每袋净含量相应不得低于50.0kg、40.kg.25.0 kg.

2产品可以散装或包装形式运输。产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防雨、防潮,防晒、防破裂。8.2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