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 12952-2003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详细规定了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各项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涉及产品。以下是标准中提到的主要检测项目和方法以及相关的产品信息:

检测项目包括:
  • 拉伸性能,包括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 耐热性测试。
  • 耐低温柔性。
  • 尺寸稳定性测试。
  • 防水性测试,包括不透水性。
  • 防老化性能,包括人工气候老化、热老化等。
  • 剥离强度和粘结强度测试。
  • 热空气收缩率测试。
检测方法包括:
  • 拉伸性能测试采用拉伸试验机进行测量。
  • 耐热性通过试样加热至一定温度后观察变化来检验。
  • 低温柔性通过将卷材在低温环境中弯曲来测试。
  • 尺寸稳定性通过受控加热条件下的尺寸变化程度来评估。
  • 不透水性采用水压试验进行检测。
  • 老化性能通过老化试验箱进行加速老化测试。
  • 剥离和粘结强度测试采用专用设备测量。
  • 热空气收缩率通过在一定温度下的热处理来测定。
涉及产品:

标准中的检测适用于所有使用聚氯乙烯材料制作的防水卷材。这些卷材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地下室、屋顶及隧道等需要防水处理的结构中。

通过上述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此标准为相关产业提供了统一的要求和检测规范,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用户的安全。

GB 12952-2003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标准号:GB 12952-2003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2003-02-11

实施日期:2003-10-01

标准状态:现行

GB 12952-2003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防水工程用的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防卷材,包括无复合层、用纤维单面复合及织物内增强的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B12952-2003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B12952-2003

GB 12952-2003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部分内容

本标准4.3条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与DIN16730一1986《与沥青不相容的含增塑剂氯乙烯(PVC-P)塑料屋面卷材要求》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与DIN16730的主要差异是:增加了纤维单面复合及织物内增强类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按性能区分为I型和Ⅱ型:

-N类IⅡI型产品拉伸强度低于DIN16730要求,断裂伸长率、低温弯折性高于DIN16730要求;取消了水蒸气渗透系数。

本标准代替GB12952—1991《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本标准与GB12952—1991的主要区别是,将产品型号分为1型和I型,取消了煤焦油型聚氟乙烯柔性卷材(1991版的3.1;本版的3.1);增加了单面纤维复合、织物内增强卷材类别(本版的3.1);一对单面纤维复合及织物内增强卷材用单位宽度拉力代替拉伸强度、以具间断裂伸长率代替标线间断裂伸长率,将试件形状作了改变(1991版的5.7,本版的5.5.3):对抗渗性、粘合性试验方法作了调整,对耐久性试验方法给出具体要求(1991版的5.12、5.14;本版的5.10、5.13)。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95)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济南渗耐防水系统有限公司、山东三塑集团济南中得利塑胶有限公司、上海汇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三厂、太原万佳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山东鑫达集团新型塑料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志远、韩震雄、徐莉萍、杨斌、钟勇、闵令民、韩军国、陈建华。本标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2952—1991。

1范围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GB12952—2003

本标准规定了案氧乙烯防水卷材的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辅与些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防水工程用的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防水卷材,包括无复合层、用纤维单面复合及织物内增强的聚氟乙烯防水卷材,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面,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28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GB/T528-199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eqvISO37:1994)GB/T13022-1991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18244—2000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3分类和标记

3.1分类

产品按有无复合层分类,无复合层的为N类、用纤维单面复合的为L类、织物内增强的为W类。每类产品按理化性能分为I型和Ⅱ型。3.2规格

卷材长度规格为10m.15m、20m。厚度规格为:1.2mm、1.5mm、2.0mm。其他长度、厚度规格可由供需双方商定,厚度规格不得小于1.2mm,3.3标记

按产品名称(代号PVC卷材)、外露或非外露便用、类、型、厚度、长X宽和标准顺序标记示例:

长度20m、宽度1.2m、厚度1.5mmⅡ型L类外露使用聚氯乙烯防水卷材标记为:PVC卷材外露LI1.5/20X1.2 GB 12952~2003

4技术要求

4.1尺寸偏差

长度、宽度不小于规定值的99.5%。厚度偏差和最小单值见表1。

GB12952—2003

4.2外观

表1厚度

允许偏差

最小单值

单位为旁来

4.2.1卷材的接头不多于一处,其中较短的一段长度不少于1.5m,接头应剪切整齐,并加长150mtm。4.2.2卷材表面应平整、边缘整齐,无裂纹、孔润、粘结、气泡和疤痕。4.3理化性能

N类无复合层的卷材理化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L类纤维单面复合及W类织物内增强的卷材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2N类卷材理化性能

拉伸强度/MP:

断要伸长率/

热处理尺寸变化率/%

低湛弯折性

抗穿孔性

不透水性

剪切状森下的粘合性/(N/mm)

热老化处理

时化学慢蚀

人工气额加速老化

拉伸强度变化率/%

断裘伸长率变化率/%

低温弯折性

拉伸强度变化率/%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低温弯折性

拉伸强度变化率/%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低盈弯折性

注:非外露使用可以不考核人工气候加速老化性能。I型

-20℃无裂纹

不渗水

不透水

-25℃无裂纹

3.0或卷材破环

无起泡、裂纹、粘结和孔弱

-15C无裂纹

-15℃无裂效

~15℃无裂纹

表3L类及W类卷材理化性能

拉力/(N/em)

断裂佛长率/%

热处理尺寸变化率/%

低温等折性

-20℃无裂纹

—20℃无裂纹

—20℃无裂纹

-20℃无裂纹

—25℃无瑟较

抗穿孔性

不透水性

剪切状态下的粘合性/(N/mm)

热老化处理

耐化学侵蚀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

表3(续)

拉力变化率/%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低温弯折性

拉力变化率/%

断裂佛长率变化率/%

低温弯折性

拉力变化率/%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低温弯折性

注:非外露使用可以不考核人工气候加速老化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试验条件

溢度:(23±2)℃。

相对湿度:(60±15)%。

试件制备

图1试件裁取图

不渗水

不透水

GB 12952—2003

3.0或卷材破坏

6.0或卷材破坏

无起泡、裂纹、粘结和孔润

15℃无要纹

15℃无裂效

15℃无裂纹

-20℃无裂纹

一20℃无裂效

-20℃无裂纹

将被测样品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按图1表4裁取所需试件,试件距卷材边缘不小于100mm。裁切织物增强卷材时应顺着织物的走向,尽量使工作部位有最多的纤维根数,5.3尺寸偏差

5.3.1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卷尺分别在卷材两端和中部三处测量宽度、长度,以长度的平均值乘以宽度的平均值得到每卷卷材的面积。若有接头,以量出的两段长度之和减去150mm计算。3

GB12952—2003

控伸性能

热处理尺寸变化率

抗穿孔性

不透水性

低温弯折性

剪切状态下的粘合性

热老化处理

耐化学慢蚀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

5.3.2厚度

5.3.2.1N类、W类卷材厚度

表4试件尺寸与数量

I-1.1-2.I-3

尺寸(织向×横向)/mm

120×25

100×100

150×150

150×150

100×50

200×300

300×200

300X200

300X200

N类、W类卷材厚度用分度值为0.01mm、压力为(22土5)kPa、接触面直径为6mm的厚度计测量,保持时间为5s。在卷材宽度方向测量5点,距卷材长度方向边缘(100土15)mm向内各取一点,在这两点中均分取其余3点,以5点的平均值作为卷材的厚度,并报告最小单值。5.3.2.2L类卷材厚度

5.3.2.2.1读数显微镜:最小分度值0.01mm,放大倍数最小20倍。5.3.2.2.2L类纤维单面复合卷材按5.3.2.1在5点处各取一块50mtm×50mm试样,在每块试样上沿宽度方向用薄的锋利刀片,垂直于试样表面切取一条约50mm×2mm的试条,注意不使试条的切面变形(厚度方向的断面)。将试条的切面向上,置于读数显微镜的试样台上,读取材聚氯乙婚层厚度(不包括纤维层),对于表面压花纹的产品,以花纹最外端切线位置计算厚度。每个试条上测量4处,厚度以5个试条共20处数效值的平均值表示,并报告20处中的最小单值,5.4外观

卷材外观用目测方法检查。

5.5拉伸性能

5.5.1拉力试验机:能同时测定拉力与延伸率,保证拉力测试值在量程的20%~80%间,精度1%;能够达到(250士50)mm/min的拉伸速度,测长装置测量精度1mm。5.5.2N类卷材拉伸性能

5.5.2.1试验步骤

试件按图1表4要求裁取,采用符合GB/T528—1998中7.1规定的睡铃1型如图2所示试件,拉伸速度(250±50)mm/min,夹具间距约75mm,标线间距离25mm,用5.3.2.1要求的厚度计测量标线及中间3点的厚度,取中值作为试件厚度。将试件置于夹持器中心夹累,不得歪扭,开动拉力试验机。读取试件的最大拉力P,试件断裂时标线间的长度L+若试件在标线外断裂,数据作废,用备用试件补做,5.5.2.2结果计算

试件的拉伸强度按式(1)计算,精确到0.1MPa:TS = P/(BX d)

式中:

拉伸强度,单位为兆舶(MPa):一最大拉力,单位为牛额(N);

一试件中间部位宽度,单位为旁米(mm):试件厚度,单位为毫米(mm),

试件的断裂伸长率接式(2)计算,精确到1%:+

式中:

E = 100(L, L,)/L

E——断裂伸长率,单位为百分率(%):L

一试件起始标线间距离25mm;

L,—试件断裂时标线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tn),分别计算纵向或横向5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A-

总长,最小值115:

标距段的宽度6.0十0.4;

标距段的长度33±2:

端部宽度25±1;

R.--大半轻25±2;

小半径14±1:

标距线间的距离25±1。

图2N类哑铃型试件

5.5.3L类、W类卷材拉伸性能

5.5.3.1试验步票

GB129522003

单位:mm

试件按图1表4要求裁取,采用符合GB/T13022一1991中的哑铃1型如图3所示试件.伸速度(250士50)mm/min,夹具间距50mm。将试件置于夹持器中心夹案,不得亟扭,开动拉力试验机。读取试件的最大拉力P,试件断裂时夹具间的长度L:。

单位:mm

总长120

B--平行部分宽度10±0.5;

C-标距股的长度40±0.5

宽部宽度25土0.5;

R——--大半径25±2;

小半径14±1,

图3L、W类哑铃型试件

5.5.3.2结果计算

试件的拉力按式(3)计

,精确到1N/cm:

试件拉力,单位为牛额每厘米(N/cm):+(3)

GB12952—2003

最大拉力,单位为牛顿(N);

一试件中间部位宽度,单位为厘米(cm),试件的断裂伸长率按式(4)计算,精确到1%:E m100(1g—Ls)/La

式中:

断裂伸长率,单位为百分率(%);试件起始夹其间距离50mm;

一试件断裂时夹具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La

分别计算纵向或横向5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5.6热处理尺寸变化率

5.6.1鼓风烘箱,控溢范围为(室温~200)℃,控温精度士2℃。5.6.2试验步骤

(4)

按图1表4裁取试件,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的正方形,标明纵横方向,在每边测量处划线,作为试件处理前后的参考线。单位:mm

手柄:

一上行板:

3---转轴

一下行板:

5、6---谢距螺丝。

图4弯折仪

GB12952—2003

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在试件上面放一钢直尺,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纵横方间划线处的初始长度S,精确到0.1mm,将试件平放在撤有少量滑石粉的釉面砖垫板上,再将垫板水平放入(80土2)C的鼓风烘箱中,不得叠放,在此温度下恒温24h。取出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再测量纵横方向划线处的长度S.精确到0.1mm。

5.6.3结果计算

纵间和横向的尺寸变化率按式(5)分别计算,精确到0.1%:R-SS/SX100

式中:

R——热处理尺寸变化率,单位为百分率(%);S。一试件该方向的初始长度,单位为毫米(mm);S一试件与S。同方向处理后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分别计算3块试件纵向或横问的尺寸变化率的平均值作为织纵间或横向试验结果。5.7低温弯折性

5.7.1试验器具

5.7.1.1低温箱:调节范围(0~一30)C.控温精度士2℃。5.7.1.2弯折仪:由金属制成的上下平板间距离可任意调节,形状和尺寸如图4所示。5.7.2试验步骤

·(5)

按图1表4裁取试件,将试件的迎水面朝外,弯典180使50mm宽的边缘重合、齐平,并固定。将竞折仪上下平板距离调节为卷材厚度的3倍,将弯折仪翻开,把两块试件平放在下平板上,重合的一边朝向转轴,且距离转轴20mm。在设定温度下将弯折仪与试件一起放人低温箱中,到达规定温度后,在此温度下放置1h。然后在标准规定温度下将上平板1S内压下,到达所调间距位置,在此位置保持1s后将试件取出,待恢复到室温后观察旁折处是否断裂,或用6倍敏大镜观察试件弯折处有无裂纹。5.8抗穿孔性

5.8.1试验器具

5.B.1.1穿孔仪:由个带有刻度的金属导管、可在其中自由运动的活动重锤、锁紧螺栓和半球形钢冲头组成。其中导管刻度长为(0~500)mm+分度值10mm+重锤质量500g+钢珠直径12.7mm。5.8.1.2玻璃管:内径不小于30mm,长600mm。5.8.1.3铝板,厚度不小于4mm。5.8.2试验步票

按图1表4裁取试件,将试件平放在铝板上,并起放在密度25kg/m、厚度50mm的泡沫聚苯乙烯垫板上。穿孔仪置于试件表面,将冲头下端的钢珠置于试件的中心部位,球面与试件接触。把重链调节到规定的落差高度300m并定位。使重锤自由下落,撞击位于试件表而的冲头,然后将试件取出,检查试件是否穿孔,试验3块试件。无明显穿孔时,采用图5所示的装置对试件进行水密性试验。将形玻璃管垂直放在试件穿孔试验点的中心,用密封胶密封玻璃管与试件间的链原。将试件置于滤纸(150mm文150mm)上,滤纸放置在玻璃板上,把染色的水加人玻璃管中,静置24h后检查滤纸,如有变色、水迹现象表明试件已穿孔,7

GB12952—2003

玻璃管:

荣色水:

一滤纸,

一试样,

驶璃板;

密封胶。

5. 9不透水性

图5穿孔水密性试验装置

单位:mm

5.9.1不透水仪:采用GB/T328规定的不透水仪,透水盘的压盖板采用图6所示的金期开缝槽盘。5.9.2试验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按图1表4裁取试件,按GB/T328进行试验,采用图4所示的金属开缝槽盘,压力为0.3MPa,保持2h,观察试件有无渗水现象,试验3块试件。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