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JB/T 4780-2002 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标准中涉及的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压力测试
    • 用于确保集装箱在工作压力下的安全性和密封性能。
    • 可以采用水压测试或气压测试的方法。
  2. 泄漏测试
    • 检测集装箱的密封性能,以防止天然气泄漏。
    •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氦质谱检漏和肥皂泡法。
  3. 材料检测
    • 对用于制造集装箱的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的测试。
    • 检测方法可以包括金相分析、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
  4. 焊接质量检测
    • 检查焊接接头的质量,以确保结构的完整性。
    • 常用检测方法有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和磁粉检测。
  5. 绝缘性能测试
    • 确保集装箱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减少因热导引起的天然气蒸发损失。
    • 检测可通过测量热传导系数实现。

涉及的产品主要包括:

  • 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及其附属设备。
  • 用于天然气存储和运输的其他相关设备。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确保了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稳定、可靠和安全的操作。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可能会有其他特殊的检测方法,具体需要查阅标准的详细条款。

JB/T 4780-2002 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

标准号:JB/T 4780-2002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2-11-28

实施日期:2003-03-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4780-2002 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标识以及LNG罐箱定期检验等要求。JB/T4780-2002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JB/T4780-2002

JB/T 4780-2002 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B/T47802002

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

Tank containers for liquefied natural gas200211-28发布

2003-03-01实施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二〇〇二年第89号

公布《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压力容器行业标准

国家经贸委批准《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为压力容器行业标准,标准编号JB/T4780—2002,现予公布,自2003年3月1日起实 施。

该项标准由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二〇〇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标识··

出厂文件

附录A(规范性附录)

LNG 罐箱定期检验

身量骨通

电骨典

JB/T 4780--2002

专典电

JB/T 4780—2002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国船级社《集装箱检验规范》、国际铁路联盟《国际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以及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和《1972年国际集装箱安全公约》的规定本标准的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移动式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家港市圣达因化工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化工装备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江西制氧机厂、西安车辆厂、吉化集团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阳、汪荣顺、周伟明、向东、杜绍林、魏勇彪、王海涛、方闯、赵产兴、占华、李琅、郑继承、崔明辉、汤晓英。

本标准委托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I

JB/T4780—2002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人类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和重要化工原料,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是“十五”期间我国优化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作为国家“西气东输”管线工程的重要补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支持下,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开发了液化天然气储运技术,并向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移动式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提出了编制本标准的建议。为贯彻国务院颁布《危险品管理条例》的有关精神,确保液化天然气缸式集装箱产品的安全可靠,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寿比南会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高继轩,铁道部运输局张进德、海涛,交通部水运司罗德麟、陈正才和中国船级社工业产品部王海涛等共同参加了本标准的编制工作。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广泛参与和协商一致的原则·体现了标准化工作服务于市场、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宗旨。

1范围

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

JB/T 4780—2002

本标准规定了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以下简称LNG罐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标识以及LNG罐箱定期检验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1.OMPa,真空绝热型的LNG罐箱。本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是基本要求,符合本标准的LNG罐箱可适用于公路、铁路和水路运输以及这些运输方式之间的联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GB150钢制压力容器

GB/T1413一1998系列1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GB/T1835—1995集装箱角件的技术条件GB/T1836-1997集装箱代码、识别和标记GB3198—1996工业用纯铝箔

GB6654—1996压力容器用钢板

GB9969.1--1998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4976—1994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5系列1液体、气体及加压于散货罐式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65631996

GB 18442--20011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

GB/T 18443.1—2001 1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GB/T 18443.22001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GB/T 18443.3--20011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容积测量

真空度测量

漏率测量

GB/T 18443.4-—2001

:漏放气速率测量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GB/T 18443.5--2001 t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试验方法

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4709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4728压力容器用不锈钢锻件

JB4730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4744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的力学性能检验JB/T4746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静态蒸发率测量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版)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2002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1993版)原劳动部颁布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1990版)原劳动部颁布材料与焊接规范(1998)中国船级社颁布1

JB/T4780—2002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2000版)国际海事组织出版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一种在液态状态下的无色流体,其主要组分为甲烷,组分中可能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氮和通常存在于天然气中的其他组分。

高真空多层绝热high vacuum multi-layer insulation在LNG罐箱的外壳与内容器夹层空间内设置多个绝热材料间隔的防热辐射屏,在使用温度下真空夹层内的压力低于1.0×10-2Pa所形成的绝热方式。3.3

真空粉末绝热vacuumpowder insulatior在LNG罐箱的外壳与内容器夹层空间内充填多孔性微粒绝热材料,在使用温度下真空夹层内的压力低于2.0×10-1Pa所形成的绝热方式3.4

工作压力operating pressure

工作压力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内容器顶部可能达到的最高表压力·单位为MPa。3.5

设计压力design pressure

设定的内容器顶部的最高表压力,与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低于内容器工作压力与 0.1MPa之和,单位为 MPa。

设计温度 design temperature

本标准所指的设计温度为下列含义:a)对于内容器、内部元件及接触液化天然气的组件为其可能达到的最低金属温度,该温度为所盛装液化天然气的沸点,同时还应满足试验工况的要求,取二者的较低值,单位为℃;b)对于外壳及外部元件为在使用环境条件下的最低金属温度,单位为℃;c)

对于内容器与外壳连接的元件,如支撑、进液管和排液管等为这些元件可能达到的极限温度,单位为℃。

内容器inner vessel

本标准所指的内容器为I.NG罐箱中盛装液化天然气的承压容器。3.8

外壳 outer shell

本标准所指的外壳为LNG罐箱中与内容器组成真空夹层的承受真空的外部壳体。3.9

静态蒸发率static evaporationLNG罐箱达到90%~100%额定充满率,内部静置的液化天然气(或液氮)在大气压下达到热平衡后,24h内自然蒸发损失的液化天然气(或液氮)质量和LNG罐箱有效容积下液化天然气(或液氮)质量的百分比,换算为标准状况下(0℃,101325Pa)蒸发率值,单位为%/d。2

封真空度 sealed一off vacuum degreeLNG罐箱在抽真空结束且完成封口时,夹层在常温状态下的真空度,单位为Pa。真空夹层漏气速率 vacuum interspace leak rate单位时间内漏人真空夹层的气体量,单位为Pa·m\/s。3.12

真空夹层放气速率vacuum interspace outgassing rate真空夹层内绝热材料、器壁表面等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气体量,单位为Pa·m°/s。3.13

真空夹层漏放气速率vacuum interspace outgassing and leak rateLNG罐箱真空夹层漏气速率和真空夹层放气速率之和,单位为Pa·m2/s。3.14

无损贮存时间 time of ventless storageJB/T4780—2002

LNG罐箱内容器按额定充满率充装液化天然气,其气相与大气相通,静置并达到热平衡,补液至额定充满率,且关闭气相阀门后,内容器压力开始上升到安全阀起跳所需经历的时间。3.15

额定充满率specified filling rateLNG罐箱允许达到最大充装液化天然气的体积与内容器的几何体积之比。3.16

额定质量rating

LNG罐箱的空箱质量与额定充满率下盛装液化天然气质量之和。3.17

主要受压元件major pressure parts指LNG罐箱内容器的简体、封头、补强圈和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250mm的凸缘、接管和管法兰。3.18

安全附件 safety attachments

指紧急切断装置、导静电装置、安全泄放装置、压力表、阻火器和液面计等。4总则

4.1LNG罐箱的设计、制造、试验、检验和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和规章。

4.2LNG罐箱的设计、制造单位应持有国家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4.3LNG罐箱制造单位应按型号进行样箱型式试验,由中国船级社颁发可移动罐柜认可证书。4.4LNG罐箱制造单位在按型号完成样箱型式试验后,应通过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技术评审,且将设计总图、罐体图、管路图、型式试验和技术评审报告报国家安全监察机构批准,方可投人正式生产。

4.5进口LNG罐箱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若进口LNG罐箱的技术性能超出了本标准规定的范围,应通过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技术评审,且经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和中国船级社批准后,方可投人使用。

4.6设计单位应对LNG罐箱的设计文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设计文件应至少包括以下文件:a)设计计算书(包括主要受压元件强度计算、内容器安全泄放量计算、内容器容积计算、支撑结构计算、热力计算及框架的计算等);3

JB/T 4780—2002

b)设计图样;

c)设计说明书;

d)试验大纲;

e)使用说明书。

4.7LNG罐箱的制造单位应按设计图样进行制造,如需要对原设计进行修改,应取得原设计单位认可。对影响产品性能、安全的设计图样的修改以及材料的代用还需经设计图样定型批准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

4.8制造单位的检验部门在制造过程中和完工后,按本标准和图样的规定对LNG罐箱进行各项具体检验和试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且对报告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4.9每台LNG罐箱至少应具有下列技术文件备查,保存期限不得少于7年。7年后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保管。

a)制造工艺图或制造工艺卡;

b)材料证明文件及材料表;

c)焊接工艺文件;

d)焊接记录;

焊工的识别标记;

无损检测报告;

压力试验报告;

内容器及夹层检漏报告;

真空夹层漏放气速率测定报告;j)抽真空及封口真空度记录;

k)标准中允许制造厂选择项目的记录;1)LNG罐箱框架外形尺寸在制造过程中及完工后的检验记录;m)LNG罐箱的竣工图;

n)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可移动罐柜认可证书(正本)。4.10制造单位在LNG罐箱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和图样的要求后,须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且取得检验机构确认后交付用户。

5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LNG罐箱内容器壳体成型后的厚度不得小于图样规定的最小厚度,且不得小于3mm不含腐蚀裕量)。

5.1.2LNG罐箱应设置应急处理文件存放装置。5.1.3用于铁路运输的LNG罐箱在额定充满率下,至少能吸收典型机械震动所产生的4倍额定质量的冲击力。

5.2材料

5.2.1罐体材料

5.2.1.1罐体用材料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版)第10条的规定,并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5.2.1.2罐体主要受压元件用材料应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LNG罐箱制造单位应对所用材料、材料标志及材料质量证明书的真实性与一致性负责,否则不得使用。5.2.1.3内容器的材料,其材料标准常温下屈服点(或0.2%屈服强度)与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之比不得大于0.85。对奥氏体不锈钢的伸长率(85)应不小于35%,其他材料的伸长率(,)应不小于20%。4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