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JB/T 4736-2002 补强圈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是关于钢制压力容器中使用的补强圈和封头的标准。下面是该标准中可能涉及的检测项目、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

1. 化学成分分析: 钢材的化学成分是确保材料符合标准规定的重要因素。

2. 机械性能测试: 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

3. 无损检测: 包括超声波检测(UT)、射线检测(RT)、磁粉检测(MT)和液体渗透检测(PT)。

4. 尺寸和外观检查: 确保封头的形状、尺寸以及补强圈的匹配度。

5. 硬度测试: 检查材料的硬度,以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

检测方法:

1. 化学成分分析: 采用光谱分析或化学滴定法。

2. 机械性能测试: 主要使用材料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

3. 无损检测:

  • 超声波检测 (UT):通常用于检测内部缺陷。

  • 射线检测 (RT):用于检测内部结构和焊缝的缺陷。

  • 磁粉检测 (MT):用于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适用于铁磁性材料。

  • 液体渗透检测 (PT):用于检测表面开放性缺陷。

4. 尺寸和外观检测: 使用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

5. 硬度测试: 使用洛氏硬度计或布氏硬度计进行测试。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涉及钢制压力容器的封头和补强圈。这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球形、椭圆形、碟形或其他凸形封头,和用于加固这些封头的各类补强圈。

JB/T 4736-2002 补强圈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补强圈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标准号:JB/T 4736-2002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2-08-22

实施日期:2003-03-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4736-2002 补强圈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壳体开孔补强用补强圈的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JB/T4736-2002补强圈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JB/T4736-2002

JB/T 4736-2002 补强圈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B/T 4736—2002

JB/T 4746--2002

补强圈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Reinforcing pad

Formed heads for steel pressure vessels2002-08-22发布

2003-03-01实施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二〇〇二年第61号

公布6项压力容器行业标准

国家经贸委批准6项压力容器行业标准,现予公布,自2003年3月1日起实施。 

以上标准由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出版、发行。附件:6项压力容器行业标准名称及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二〇〇二年八月二十二日

附件:

6项压力容器行业标准名称及编号标准名称

铝制焊接容器

补强圈

钛制焊接容器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

压力容器用钢焊条订货技

术条件

压力容器用镍及镍基合金

爆炸复合钢板

标准编号

JB/T 4734-2002

JB/T 47362002

JB/T 47452002

JB/T 4746-2002

JB/T4747—2002

JB/T 4748—2002

代替标准编号

JB/T 4736—1995

JB/T4729—1994

JB/T 4737---1995

JB/T 4738—1995

JB/T 4739—1995

JB 576—1964

JB/T4736--2002

袜强圈

JB/T4736—2002《补强圈》标准释义·JB/T4746--2002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目

JB/T4746-2002《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标准释义?录

JB/T 4736--2002

补强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B/T 4736--2002

代替JB/T4736—1995

补强圈

Reinforcing pad

2002-08~22发布

2003-03-01实施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规范性用文件

型式尺寸

技术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各种坡口的焊接接头型式及适用范围JB/T4736—2002

--- -

本标准自颁布之日起代替JB/T4736—1995《补强圈》。本标准与JB/T4736-—1995相比,主要不同之处是:JB/T 4736—2002

-JB/T4736-1995规定补强圈只能用整板制造,本标准增加了补强圈可采用径向分块拼接制造的规定,并相应增加了对补强圈拼接焊缝的无损检测要求与合格级别的规定;-在本标准附录A中增加了部分补强圈焊接接头型式;将JB/T4736--1995中“补强圈厚度应不大于壳体开孔处的名义厚度”的规定,改为“补强圈厚度应不大于1.5倍壳体开孔处的名义厚度”。本标准规定了补强圈的制造、检验与验收要求,但补强圈的材料与设计计算应符合GB150一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本标准由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造分委员会与设计分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军。

本标准由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r

1范围

补强圈

1.1本标准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壳体开孔补强用补强圈的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JB/T 47362002

1.2本标准用于钢制压力容器壳体开孔采用补强圈结构补强时,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a)容器设计压力小于6.4MPa;

b)容器设计温度不大于350℃;容器壳体开孔处名义厚度≤38mm;c)

d)容器壳体钢材的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不大于540MPa;e)补强圈厚度应不大于1.5倍壳体开孔处的名义厚度,1.3本标准不推荐用于铬钼钢制造的容器,也不推荐用于盛装毒性为极度危害与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1.4本标准不适用于承受疲劳载荷的容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

GB/T197--1981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3符号

-补强圈内径,mm;

Dz—补强圈外径,mm;

dn-接管公称直径,mm;

d。接管外径,mm;

3。补强圈厚度,mm;

?,壳体开孔处名义厚度,mm;

?m-接管名义厚度,mm。

4 型式、尺寸

4.1坡口型式

按照补强圈焊接接头结构的要求,补强圈坡口分为A、B、C、D和E五种型式,如图1。除图示型式外,设计者可根据结构要求自行设计坡口型式。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