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JB/T 5782-1991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 通用技术条件》中提到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如下:

检测项目:

  • 电气性能检测:包括感应电动势、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等。
  • 机械性能检测:包括机械强度、外形尺寸、重量和平衡测试等。
  • 温升试验:测试变压器在工作状态下的温升情况,确保在规定使用条件下的温度不超过限定值。
  • 耐环境试验:包括湿热试验、高低温试验、振动和冲击试验等。
  • 稳定性测试:确保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性能参数的稳定性。

检测方法:

  • 使用专业的电气测量设备测试电气性能,包括交流电桥、绝缘电阻测试仪和高压测试仪等。
  • 机械性能通过卡尺等精密工具测量尺寸,通过物理碰撞模拟震动和冲击进行测试。
  • 温升试验采用热电偶或红外测温仪测量在长期运行或满载情况下的温升数据。
  • 环境试验设备如高低温箱、湿热试验箱用于模拟各种极端环境条件,测试变压器的稳定性和耐受性。
  • 使用长期稳定性的监控设备评估变压器在动态负载条件下运行的稳定性。

涉及产品:

  •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
  • 在各类精密仪器中使用的特殊类型变压器
  • 工业自动化设备中的非接触式传感器

上述检测项目及方法确保了线性旋转变压器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其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性能提供了保障。

JB/T 5782-1991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 通用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 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号:JB/T 5782-1991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1-10-24

实施日期:1992-10-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5782-1991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 通用技术条件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产品分类、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质量保证期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20~45号机座的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本标准应与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专用技术条件一起使用。它的具体技术指标及附加或特殊要求在专用技术条件中加以规定。JB/T5782-1991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JB/T5782-1991

JB/T 5782-1991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 通用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5782-1991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1991-10-1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9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JB/T5782-1991

本标准规定了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产品分类、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质量保证期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20~45号机座的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本标准应与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专用技术条件一起使用。它的具体技术指标及附加或特殊要求在专用技术条件中加以规定。

引用标准

GB2900.26电工名词术语控制微电机GB7342

GB7345

GB7346

GB10405

3产品分类

控制微电机包装技术条件

控制微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控制微电机基本外形结构型式

控制微电机型号命名方法

主要品种和规格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品种和规格见附录A(参考件)3.2型号命名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型号按GB10405规定,即由机座号、产品名称代号、性能参数代号(本产品采用特征代号)和派生代号四部分组成。3.2.1型号示例

3.2.2性能参数代号

深生代号(A为第~种派生)

性能参数代号(特征代号)

产品名称代号(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机座号(机壳外径为28mm)

型号第三部份表示特征代号,由4个数字组成。3.2.2.1阻抗代号

性能参数代号的前二位数为阻抗(标称值)欧姆数的百分之一表示。3.2.2.2电压梯度代号

机械电子工业部1991-10-17批准1992-10-01实施

JB/T5782-1991

性能参数代号的第三位数为电压梯度代号,电压梯度代号与电压梯度的对应关系如表1。表1

电压梯度

电压梯度代号

3.2.2.3线性工作范围代号

性能参数代号的第四位数为线性工作范围代号,线性工作范用代号与线性工作角度范围的对应关系如表2。

线性工作范围

线性工作范国代号

3.3外形和安装尺寸

±60°

± 50°

±30°

±20°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外形和安装尺寸应符合GB7346或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20号机座采用K1型为基本型。28号、36号和45号机座采用K3型为基本型。基本轴伸都采用光轴伸。

3.4主要技术数据

额定频率:400Hz、(1000Hz);额定电压:20号机座为26V;

28号机座为26V或36V;

36号机座为36V或60V;

45号机座为36V、60V或115V;

电压梯度:0.1,0.2;0.3;0.5V/();d。开路输入阻抗:400、600、1000、20000。3.5旋转方向

±10°

从非出线端视之,转轴逆时针方向转动为旋转正方向,电气角的正方向与旋转正方向一致。3.6电路图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电路图如图1。R.o

3.7向量图和电压方程式

3.7.1-向量图

b定子激磁

转子激磁

图1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电路图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转角为正时,输入电正、输出电压应符合图2向量关系。o

3.7.2电压方程式

JB/T5782-1991

转子激磁

b定子激磁

图2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向量图在线性工作范围内,任意转子转角的输出电压应符合(1)式转子激磁或(2)式定子激磁电压方程式。

KURR3g-u

KUs8=u0

式中:

在最大线性工作角度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电压比。最大线性工作角度(°);

—电气角(),-ba≤6≤bmar

4技术要求

环境条件

电压梯度V/()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使用环境条件按GB7345中的表1规定。有待殊要求时,使用环境条件中的温度和气压可在GB7345中1.2条规定的数系中选取。4.2基准电气零位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满足图2向量关系及相应电压方程式,当输出电压为最小时的转子位置为基准电气零位。

4.3引出端及标记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引出端可采用引出线或接线板。20、28号机座采用引出线;28、36、45号采用接线板。引出线长度不小于200mm。引出线标记用不同颜色表示,接线板出线标记用字母和数字表示。用引出线时,引出线外面还可加套管。

引出线颜色、接线板标记、套管颜色应符合表3规定。表3

绕组名称

接线板标记

引出线颜色

套管颜色

转子绕组

红一白

注:R,始端;R,-未端;S,-始端;S,末端.近似基准电气零位标记

黑一白

定子绕组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接线应正确,即应符合图2向量关系,并在其机壳和轴伸上作出明显而又永久的近似基准电气零位标记。

标记相对于基准电气零位的偏差应不大于10°。3

4.5.外观和外形

JB/T5782-1991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外观和外形应符合GB7345中的3.2.1、3.2.4条和GB7346中的3.1条以及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6电刷接触电阻变化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绕组接线端R1、R,之间的电刷接触电阻的变化应符合GB7345中的3.6条的规定。

鉴定试验或周期试验后,对转子电阻为200Q或以下的产品,接触电阻的变化应不大于1.5n:强冲击试验后允许最大变化为2.25。对于转子电阻大于200n的产品,接触电阻变化应不大于被测转子电阻的0.750%;强冲击试验后,接触电阻允许最大变化为被测转子电阻的1.125%。4.7径向间隙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在3N力的作用下,径向间隙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鉴定试验或周期试验后,径向间隙允许为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最大值的1.5倍。强冲击试验后允许不超过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最大值的2.25倍。4.8轴向间隙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轴向间隙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对28及以下机座号作用力为5N,对36及以上机座号作用力为10N。

鉴定试验或周期试验后,轴向间隙充许为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最大值的1.66备。强冲击试验后不超过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最大值的2.5倍。4.9摩擦转矩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摩擦转矩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鉴定试验或周期试验后,摩擦转矩允许增加到专用技术条件规定值的2倍,强冲击试验后,摩擦转矩允许增加到专用技术条件规定值的3倍。4.10绝缘介电强度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绝缘介电强度应符合GB7345中3.7条的规定。强冲击试验后,试验电压为初试电压80%时,绕组的漏电流应不大于1.5mA。4.11绝缘电阻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应符合GB7345中3.8条的规定。强冲击试验后,对已作过绝缘介电强度试验的产品,绝缘电阻允许降低到25Mn。4.12空载电流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在额定电压激磁条件下,输出绕组开路,输入绕组流过的电流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3消耗功率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在额定电压激磁条件下,输出绕组开路,输入消耗功率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限制值以内。

4.14阻抗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转子绕组、定子绕组的阻抗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4.14.1开路输入阻抗Zro(Zso)1)输出端开路时,输入端的阻抗

4.14.2短路输出阻抗Zss(Zg)\输入端短路时,输出端的阻抗,此阻抗在最大线性工作转角位置上测得。4.14.3短路输入阻抗Zrs(Zse)\)输出端短路时,输入端的阻抗,此阻抗在正的最大线性工作转角位置上测得。4.14.4开路输出阻抗Zso(Zro)\)输入端开路时,输出端的阻抗。JB/T5782-1991

注;1)括号内的阻抗为定子激磁时的阻抗代号。4.15电压梯度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电压梯度是输出电压的基波分量与转子转过的角度之比,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16相位移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相位移(以电气角度表示)是在正或负最大线性工作范围的位置上,输出电压基波分量的时间相位与输入电压基波分量时间相位之差,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4.17线性误差6,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在线性工作范围内,任何一个转子位置的线性误差表达式为:?×100%

式中:U\。一转子转角为θ时,所测得的输出电压基波同相分量(与最大输出电压同相);U,

一转子转角为时的理想值;

-最大线性工作范围角度时的理想输出电压。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线性误差应分级,其值不大于表4或不大于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表4

精度等级

线性误

鉴定试验或周期试验后,线性误差应不大于规定值的1.25倍,强冲击试验后应不大于规定值的1.5倍。

4.18零位电压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零位电压的基波和总值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强冲击试验后,零位电压的基波和总值允许较专用技术条件中的规定值增加50%。4.19线性工作范围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线性工作范围是转子在此转角范围内,输出电压与转子转角成线性关系的角度范围。此角度范围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接线端或引出线强度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每根引出线,每一个螺纹接线柱及每个接线片的强度应符合GB7345中3.9条的要求。

4.21基准电气零位随频率变化的漂移当专用技术条件有要求时,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基准电气零位随频率变化的漂移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4.22电磁干扰

当专用技术条件有要求时,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电磁干扰应符合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4.23温升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温升应不超过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4.24振动

4.24.1定幅振动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应能承受GB7345中的3.18.1条和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振动试验,试验中不得出现机械损伤、紧固件松动和接触不良,试验后按表7序号21检查并符合其要求。5

4.24.2高频振动

JB/T 5782—1991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应能承受GB7345中3.18.2条和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诉动试验,试验不得出现机械损伤、紧固件松动和接触不良,试验后按表7序号22检查,并符台其要求,4.25冲击

4.25.1规定脉冲冲击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应能承受GB7345中3.19.1条和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用出试验,试验:本得出现机械损伤、紧固件松动和接触不良,试验后按表7序号23检套并符合其要出4.25.2强冲击

当专用技术条件有要求时,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应能承受GB7345中:5,13。2录规定的强冲击试验,试验后按表7序号33检查并符合其要求。4.26低气压

4.26.1低温低气压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应能承受GB7345中3.17.1条定的低温低气K试验。按表7子号2°资直并符合其要求,

4.26.2高温低气压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应能承受GB7345中3.17.2条规定的高摄低气乐试歌:按表?净号27检载并符合其要求。

4.27环境温度

4.27.1低温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应能承受GB7345中3.14条和专用技术条件规定抵温试验,按表?宇号24检查并符合其要求。

4.27.2高温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应能承受GB7345中的3.15条和专用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试验,按表?序号25检查并符合其要求。

4.28湿热

4.28.1恒定湿热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应能承受GB7345中3.21.1条规定进行湿热试验,试验后按表7序号28检查并符合其要求。

4.28.2交变湿热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应能承受GB7345中3.21.2条规定进行湿热试验,试检后按表7序号29检查并符合其要求。

4.29盐雾

当专用技术条件有要求时,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应进行GB7345中3.25条规定的益募试验并符合其要求。

4.30爆炸

当专用技术条件有要求时,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应进行GB7345中3.24条规定的爆炸试验而不会引起爆炸。

4.31寿命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寿命不小于2000h。寿命试验结束后按表7序号32检查并符合其要求,5试验方法

5.1气候条件

5.1.1正常气候条件

按GB7345中3.1.1.1条的规定。

5.1.2仲裁气候条件

按GB7345中3.1.1.2条的规定。

5.1.3基准气候条件

按GB7345中3.1.1.3条的规定。

5.2试验电压和频率

JB/T5782-1991

试验电压和频率就是有关专用技术条件中规定的原方绕组的额定电压和频率。除另有规定外,试验电压的幅值和频率的偏差均为土1%,谱谐波分量为1%。试验电压的波形相对于同样有效值的标准正弦波的波形失真,在所有的对应座标都不超过正弦波幅值的1%。5.3不通电稳定温度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不通电稳定温度应符合GB7345中3.1.5.1条的规定,用定期测量输出,绕组的直流电阻来确定。

5.4通电稳定工作温度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通电稳定工作温度应符合GB7345中3.1.5.2条的规定。用定期测量输出绕组的直流电阻来确定。

5.5试验装置及仪器

5.5.1角分度装置

角分度装置的误差不大于20°。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与角分度装置联接时,安装不同心所造成的综合误差不大于30”。

线性工作范围为士10°的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分度装置误差不大于10\,安装综合误差不大于15\。

5.5.2相敏指零仪

相敏指零仪的输入阻抗应不小于500kQ和30pF并联的阻抗,它的最小指示应能分辨出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从零位偏离0.2'时的输出电压,并应具有抑制谐波电压和正交电压的能力。当谐波电压和正交电压分别达到产品的最大输出电压的1%和0.2%时,两者所产生的仪表指示应不大于被试产品的转子从零位偏移0.2'所产生的仪表指示。5.6试验中的若干规定

5.6.1线性误差试验时,被试产品和补偿用电机的机壳应接地。5.6.2相敏指零仪的基准相位是指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转子从基准电气零位开始,正向转动到最大线性工作角度时输出电压的相位。5.6.3本标准中的绕组出线标记和插图是按转子为输入方标记的。当定子为输入方时,应按图1(b)互换。

试验中,所测实际电压值大于理论值时,偏差符号为“十”,小于理论值为“二”。5.6.4

5环境条件试验后的性能放宽,不能累加计算。5.6.5

15\。

试验中转子重返基准零位及补偿点时的误差应不大于30\,线性工作范围为士10°时,应不大于允许采用经过确认的,能保证试验精度的其他方法进行产品性能测量,仲裁产品性能时,按本标5.6.73

准方法。

5.7近似基准电气零位标记及引出端标记5.7.1引出端

标记检查接线端出线方式、标记代号、颜色、长度以及套管颜色应符合4.3的规定。5.7.2近似电气零位标记

按图3接线,先确定相敏指零仪正反方向,将输入电压加到相敏指零仪参考输入端和信号输入端,调7

JB/T5782-1991

节相敏指零仪移相电位器使相敏指零仪正偏转最大,再按图4接线,转动转子至正偏转最大,微调相敏指零仪移相电位器,使相敏指零仅偏转最大(不改变其原来的方向)。再转动转子使相敏指零仪所指示基波同相分量为零。则此位置即为定转子标记的基准电气零位。按4.4条的要求作出基准电气零位标记。.

5.8外观和外形

相敏指等仪

参考输入端

信号输入端

相敏指零仪方向校正接线图

相敏输入端

参考输入端

信号输入端

图4基准电气零位检查线路图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外观和外形按4.5的规定进行检查并应符合其要求,5.9.电刷接触电阻变化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接线端R,,和R,之间电剧接触电阻的变化应按GB7345中3.6规定的方法试验,并应符合4.6的要求。

5.10径向间除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径向间隙应按GB7345中3.2.2规定的方法测量,并应符合4.7的要求,5.11轴向间隙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轴向间象应按GB7345中3.2.3规定的方法测量,并应符合4.8的要求。5.12康擦转矩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摩擦转矩应按GB7345中3.2.6.1规定的方法测量,并应符合4.9的要求。

5.13绝绿介电强度

JB/T57821991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绝缘介电强度应按GB7345中3.7规定的试验方法试验,并应符合410的要求。

5.14绝缘电阻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应按GB7345中3.8规定的方法试验,并应符合4.11的要求。5.15空载电流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空载电流应按GB7345中3.3规定的方法试验,试验时,额定激磁,当达到5.4规定的稳定工作温度后,输出绕组开路,流过激磁绕组的电流应符合4.12的要求。5.16消耗功率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消耗功率应按GB7345中3.4规定的方法试验。试验时,额定激磁,当达到5.4规定的稳定工作温度后,输出绕组开路,消耗功率应符合4.13的要求。5.17阻抗

阻抗应按GB7345中的3.5及表5的规定测量,试验时,施加规定电压,达到5.4规定的稳定工作温度后测量阻抗,其值应符合4.14的要求。表5

测量阻抗的接线券

R,R,见图5

S,S4,见图5

S;Sa见图7

R,R见图8

加于接线端的电压

加额定电压

加电压\

加电压”

加电压”

R,R,烧组短路,转子处于正的最大线性工作位置;注:1)

S.S.绕组开路

S,S,绕组加电压,此电压大小为使短路的R,R,绕组中产生测Zso的电流时的电压。R,R,绕组开路,S,S,绕组上加电压,此电压大小为最大线性工作范围时的输出电压。2)

StS。绕组短路,转子处于正的最大线性工作位量,3)

R,R,绕组加电压,此电压大小为使开路的R,R,绕组中产生测Z的电流时的电压。阻抗按(4)式计算:

图5,测ZRo图

测Zso图

测Zss图

测Rs图

5.18电压梯度

JB/T5782—1991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按5.5.1的规定安装,按图9接线,在额定激磁下,当达到5.4规定的稳定工作温度后,按5.7调到基准电气零位。正向转动转子到+b度的位置,调节分压电阻R到R.和电容C,使相敏指零仪读数最小,再反向转动转子,到一b度的位置,调节分压电阻R,到R和电容C,使相敏指零仪读数最小。

电压梯度按(5)式计算:

式中:9—arctg 2元fCR

C—电容,F,

R-电阻,a;

为测量点的输出电压相位移(°);最大线性工作角度时的电阻,n。各点电压梯度应符合4.15的要求。5.19相位移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的相位移按5.18测量电压梯度时,在正向和反间测得的相位移,它们应符合4.16的要求。

C·电容箱

图9测量电压梯度和相位移接线图5.20线性误差

R=10kn

相敏指零仪

单绕组线性旋转变压器按图10接线,被试电机和补偿电机的机壳应接地,按5.5.1的规定安装,在额定激磁下,当达到5.4规定的稳定工作温度后,再按5.7调到基准电气零位。将转子调到正(6m./10)×9度,并固定之,将感应分压箱放在0.90000的位置上,改变补偿机转子的位置和移相器,使相敏指零仪基波同相分为零,且总值最小,然后将补偿机转子固定不动,以后试验中不再重调。

按表6规定的角度,测量正的和负的最大线性工作转角范围内的线性误差,对于每一个给定的角度,需改变感应分压箱的值,使指零仪所指示的基波同相分量为零,感应分压箱的实际值与表6规定的理论值之差乘以100即为以百分数表示的线性误差,其值应符合4.17的要求。R

感应分

相敏指等仪

图10线性误差线路图

低阻抗补偿机

或间型号的另

一效试单绕组

线性旋转变压器

移相器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