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JB/T 5941-1991 工程机械 有色合金铸件通用技术条件》标准中,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检测项目:

  • 化学成分检测
  • 机械性能检测,包括拉伸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
  • 硬度检测
  • 尺寸和形状的检查
  • 表面质量检查
  • 内部缺陷检测,如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等

检测方法:

  • 化学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
  •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如拉伸试验机进行的拉伸试验
  • 硬度测试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测定
  • 尺寸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 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等
  • 目视检测与手摸检查方法,结合标准样本对比

涉及产品:

该标准适用于工程机械中使用的各种有色合金铸件,如铝合金铸件、铜合金铸件、镁合金铸件等。

这些项目和方法具体适用范围可能因铸件的类型和使用要求不同而有所变化,企业在实施时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

JB/T 5941-1991 工程机械 有色合金铸件通用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工程机械 有色合金铸件通用技术条件

标准号:JB/T 5941-1991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1-12-12

实施日期:1992-07-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5941-1991 工程机械 有色合金铸件通用技术条件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工程机械产品中有色合金铸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砂型、金属型、熔模铸造的铜基、铝基、锌基合金铸件。JB/T5941-1991工程机械有色合金铸件通用技术条件JB/T5941-1991

JB/T 5941-1991 工程机械 有色合金铸件通用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5941-1991

工程机械

有色合金铸件通用技术条件

1991-12-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92-07-01实施

JB/T5941-199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铸造铝合金热处理(参考件)

铸件起模斜度(参考件)

铸件机械加工余量(补充件)

铸件重量公差(补充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工程机械

有色合金铸件通用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JB/T5941-1991

本标准规定了工程机械产品中有色合金铸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砂型、金属型、熔模铸造的铜基、铝基、锌基合金铸件。2引用标准

GB8063

GB1198

GB6987

GB1173

GB8002

GB5122.1~5122.20

GB2828

3技术要求

铸造非铁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铝化学分析方法

铝青铜化学分析标准方法

铸造铝合金

锡青铜化学分析标准方法

黄铜化学分析法

金属拉伸试验法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3.1铸件分类

3.1.1铸件按工作条件、用途及损坏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三类,并应在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中注明,未注明铸件类别的视为3类。

1类铸件:承受大的动载荷、静载荷、交变载荷等工作条件或损坏后危及主机产品安全运行的关键铸件。

2类铸件;承受中等静载荷、动载荷的重要铸件或损坏后危及部件正常工作的重要铸件。3类铸件;一般用途的轻载荷件。3.1.2铸件标记示例

铸件图样标记包括:合金牌号或代号、铸造方法、供应状态、铸件类别、本标准代号。标记示例:

ZCuZn38-SZL101A-SB-T6

2-JB/T5941*1-JB/T5941

3.2铸件的牌号、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3.2.1铸件的牌号、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表2与表3的规定。3.2.2铸件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4、表5与表6的规定。机械电子工业部1991-12-12批准1992-07-01实施

注:?

合金名称

5-5-5锯青

10-1锡青铜

10-3铝青铜

10-3-2铝青铜

17-4-4铅青铜

38黄铜

38-2-2锰黄铜

JB/T59411991

合金牌号

ZCuSn5Pb5Zn5

ZCuSn10P1

ZCuAl10Fe3

ZCuAl10Fe3Mn2

ZCuPbI7Sn4Zn4

ZCuZn38

ZCuZn38Mn2Pb2

有*符号的数字不计入杂质总和内。未列出的杂质元素,计入杂质总和。4.0~6.0

主要化学成分

14.0~20.0

铜基合金牌号、名

序号1用离心铸造时,P含量允许增加到1.5%,并不计入杂质总和。序号2用金属型铸造时,Fe含量允许合金牌号命名接GB8063的规定,表2

锌基合金牌号、名

合金牌号

合金名称

10-5铸锌

9-1.5铸锌

ZZnAl10-5

ZZnA1 9-1.5

主要化学成分

称和化学成分

60.0~63.0

57.0~60.0

JB/T5941-1991

杂质含量(不大于)

为1%~4%用作样接件时,Pb含量小于0.02%。称和化学成分

0.03~0.06

杂质含量(不大于)

注:1)

合金牌号

ZAISi7MgA

ZAISi9Mg

ZAISi12Cu2Mgl

ZAISigCu2Mg

ZAISi7Mg1A

ZAISi5Zn1Mg

ZAICu5MnCdA

ZAICu4

ZAIMg5Si1

合金牌号

ZAISi7MgA

ZAISi9Mg

ZAISi12Cu2Mgl

ZAISi9Cu2Mg

ZAISi7Mg1A

ZAISi5Zn1Mg

ZAICu5MnCdA

ZAICu4

ZAIMg5Sil

JB/T 59411991

合金代号

ZL101A

ZL114A

ZL204A

合金代号

ZL101A

ZL114A

ZL204A

在保证机械性能前提下,可不加Be。0. 02

11.0~13.0

铝合金牌号、代

用金属型铸造时,Si含量允许增加到3.0%。为提高机械性能,Ti含量允许为0.08%~0.20%,Fe含量不大号、化学成分

0.25~0.45

0.17~0.30

0.40~1.00

0.40~0.60

0.40~0.65

4.50~5.50

杂质含量(不大于)

于0.3%,

JB/T59411991

0.08~0.20

0.20~0.50

0.30~0.90

0.10~0.35

0.60~0.90

0.10~0.40

0.10~0.35

0.10~0.20

0.15~0. 35

Be0. 04~0. 0711

Sb0.10~0.25

Cdo.15~0.25

每种0.05共0.15

注:?

合金牌号

ZCuSn5Pb5Zn5

ZCuSu10P1

ZCuAl13Fe3

ZCuAl10Fe3Mn2

ZCuPb17Sn4Zn4

ZCuZn38

ZCuZn38Mn2Pb2

JB/T 59411991

铸造方法

带括号的数值为参考值。

布氏硬度试验力的单位为牛,

铜基合金机械性能

抗拉强度

S一砂型铸造J一金属型铸造,Li一高心铸造。表5

合金牌号

ZAISi7MgA

ZAISi9Mg

合金代号

ZL101A

机械性能

腰服强度

铝基合金机械性能

合金状态

铸造方法

SR、RB

JB、J

SB、RB

JB、J

S、JR

SB、RB

抗拉强度

不低于

延伸率

机械性能

延伸率

不低于

布氏硬度

(1080)

(1080)

(1175)

(1080)

布氏硬度

(5/250/30)

合金牌号

ZAISi12Cu2Mgl

ZAISigCu2Mg

ZAISi7Mg1A

ZAISi5Zn1Mg

ZAICu5MnCdA

ZAICu4

ZAIMg5Sil

注S一砂型铸遗小-

合金代号

JB/T5941—1991

续表5

台金状态

铸造方法

J、JB

J、JB

S、J、R

抗拉强度

机械性能

延伸率

不低于

布氏硬度HB

(5/250/30)

金属型铸造,R一熔模铸造T1人工时效;T4一固落处理加自然时效:T5固溶处理加不完全人工时效,T6一围落处理加完全人工时效,F一铸态;B一变质处理。表6锌基合金机械性能

合金代号

ZZnAl10-5

ZZnAI 9-1.5

酵遮方法

抗拉强度

3.3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参见附录A(参考件)。3.4铸件的几何形状与尺寸公差

机械性能

延伸率

不低于

布氏硬度

3.4.1铸件的几何形状与尺寸,应符合图样或订货协议中规定的要求,若按需方提供的模型生产,则铸件几何形状与尺寸不作为验收依据。3.4-2铸件尺寸公差的代号为CT,其公差数值见表7。公差等级按表8规定选取。表7中公差值包括分型面及型芯影响引起的公差增量。7

件基本尺寸

JB/T 59411991

铸件尺寸公差数值

注:①铸件基本尺寸系指图样上给定的尺寸,应包括机械加工余量和起模斜度,11

②磷件基本尺寸小于等于16mm的CT13至CT15级,没有标出公差值,均选用CT12的公差值。表8

艺方法

砂型手工造型

砂型机器造型及壳型

金属型

熔模铸造

干、湿型砂

自硬砂

铸件的公差等级

单件、小批生产

钢、锌

注:对小批和单件生产的铸件,铸件基本尺寸小于16mm时,铸件公差等级可提高1~2级;铸件基本尺寸大于16~25mm时,公差等级可提高1级。

本标准规定的尺寸公差,是指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应该达到的公差。公差等级的选择,一个铸件只能有一个精度等级,即铸件较小基本尺寸的精度应与最大尺寸精3.4.43

度相同。

当公差等级有特殊要求时,经供需双方协商后从表7中选取。3.4.5公差带应对称于铸件基本尺寸配置(如图1),有非对称配置要求时,应在图样上标注。在设计要求有倾斜特征的部位,沿倾斜面的尺寸公差对称设置(如图2)。3.4.6

壁厚尺寸公差可以比一般尺寸的公差降一级,例如图样上标明公差为CT10级,则壁厚公差选3.4.7

用CT11级。当铸件某一尺寸可用尺寸公差、壁厚公差两种方法衡量时,铸件必须同时符合两项公差范围。

等件基本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JB/T5941-1991

净件尺公差带

3.4.8凸台、脐子本身的尺寸以及凸台和脐子中心线基准面的距离的公差,均应符合表7规定。3.4.9铸件内外圆角公差,用表7中公差值作为上限,下限为零。3.4.10铸件错型值(图3),一般必须位于表7公差之内,当需进一步限制错型值时,则应在工艺图样上标明,其值应从表9选取,

公差等级CT

错型值

在表7的公差以内

3.4.11对于特殊要求尺寸公差时,应直接标注在铸件基本尺寸的后面。例如:

95±1.1或95

3.4.12铸件因起模、下芯、合箱开模、拔芯所引起的尺寸偏差,对非加工面应在铸件基本尺寸公差范围内;对于加工面应在加工余量范围内。3.4.13铸件的弯曲翘曲变形允许校正,但校正后的变形量在加工面上应保证有不小于1mm的加工余量,在非加工面上应符合表10规定,且不得有裂纹。3.5铸件的起模斜度参见附录B(参考件)的规定。3.6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按附录C(补充件)的规定。9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