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JB/T 6014-2000 柴油机 高压油管组件 技术条件》中,主要涉及到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检测项目:

  • 高压油管组件的外观检查
  • 尺寸及形位公差检查
  • 材料及热处理要求的检查
  • 强度试验
  • 密封性试验
  • 耐久性试验
  • 静液压试验
  • 疲劳试验

检测方法:

  • 外观检查:使用目测或放大镜检查油管的外观质量,包括无明显缺陷,如裂纹、锈蚀等。
  • 尺寸及形位公差检查: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照标准要求进行测量。
  • 材料及热处理要求的检查:分析高压油管的材料成分,通常采用光谱分析或化学分析的方法;热处理状态可通过硬度计进行测量。
  • 强度试验:通过施加内部压力的方法,测试油管在设计压力下的强度。
  • 密封性试验:通常采用气密性或液密性试验,检查油管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 耐久性试验:通过模拟长时间运行条件下的工作状态,测试油管的耐久性能。
  • 静液压试验:在水压机上施加静压力来检查油管的性能。
  • 疲劳试验:通过反复交变压力测试检查油管的耐疲劳性。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用于柴油机上的高压油管及其组件。这些组件通常用在柴油机燃油系统中,包括发动机、燃油泵连接等多个部位。

JB/T 6014-2000 柴油机 高压油管组件 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柴油机 高压油管组件 技术条件

标准号:JB/T 6014-2000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2000-08-31

实施日期:2001-01-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6014-2000 柴油机 高压油管组件 技术条件的简介

JB/T6014-2000JB/T6014-2000柴油机高压油管组件技术条件JB/T6014-2000

JB/T 6014-2000 柴油机 高压油管组件 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ICS27.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6014-2000

柴油机

高压油管组件

技术条件

Diesel engines—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highpressure fuel injectionpipe assmblies2000-08-31发布

国家机械工业局

2001-01-01实施

JB/T6014—2000

本标准是对JB/T6011一92《柴油机高压油管接头》和JB/T6014一92《柴油机高压油管组件技术条件》的修订。修订时对原标准作了广编辑性修改,同时增加了附录A,主要技术内容没有变化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T6011一92和JB/T6014—92。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上海油管厂、杭州江南油管有限公司、浙江临海市机动车软管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翟俊鸣、徐建纲、王愧铨、许长顺、陈友金、陈林珊。本标准于1983年3月首次发布,于1992年5月第一次修订。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柴油机

高压油管组件

技术条件

Diesel enginesTechnical requiranents for high-pressurefuelinjectionpipeassmbliesJB/T6014-—2000

代替JB/6011—92

JB/T6014—92

本标准规定了柴油机高压油管组件(以下简称高压油管组件)的结构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气缸直径在200mm以内的柴油机高压油管组件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97—1981

GB/T 699—1999

GB/T 905—1994

GB/T 2828—1987

GB/T3821—1983

JB/T8120.1—2000

3结构和型式

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

优质碳素结构钢

冷拉圆钢、方钢、六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测定方法压燃式发动机高压油管用钢管

营第1部分:单壁冷拉无缝钢管技术条件3.1高压油管组件按连接端部结构型式分为I型和II型(见图1、图2)。3.2高压油管端部结构型式见图3、图4。护套、压紧垫圈、管接螺母结构型式见图5~图7,未注明尺寸见表1。国家机械工业局2000-08-31批准2001-01-01实施

1高压油管;2一护套;3—管接螺母图1型高压油管组件

1型高压油管

图5护套

JB/T6014—2000

1一高压油管:2一压紧垫圈:3一管接螺母图2II型高压油管组件

图4ⅡI型高压油管

图6压紧垫圈

油管外径d

压紧垫圈

JB/T6014—2000

图7管接螺母

M12X1.5-6H

M12X1.25-6H

18 -821

M14×1.5-6H

18-821

MI4×1.5-H

18-821

M18×15-6H

24 -821

M20×1.5-6H

4要求

JB/T6014—2000

高压油管组件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4.2

高压油管内外径应符合JB/T8120.1一2000中第3章的规定4.3

高压油管、护套、压紧垫圈和管接螺母的尺寸与公差按图3~图7和表1的规定。4.4

高压油管用无缝钢管应符合JBT8120.1的规定。4.5

高压油管组件的零件材料及硬度按表2的规定。表2

零件名称

压紧垫圈

管接螺母

优质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

推荐钢号

标准编号

GB/T 699

GB/T 699

GB/T 699

推荐硬度

26~31HRC

26-31HRC

4.6高压油管镦头后引起的内径缩小应进行修整,在离镦头端面20mm长度范围内的内孔D尺寸偏差D=1.5~3mm时,偏差为=210mm;D>3mm时,偏差为01mm。4.7高压油管镦头后密封锥面不得有划痕、碰伤和裂缝等缺陷,镦头与管子的过渡区域不准有裂缝。4.8高压油管镦头夹紧部分的表面允许存在不影响强度的轻微夹痕。4.9高压油管、护套、压紧垫圈、管接螺母的表面应进行氧化或镀锌钝化处理,镀锌层应均匀、牢固色泽光亮,无气泡、脱皮和露底等缺陷,仅充许有轻微的吊具接触点痕。内外表面不应有锈蚀现象。4.10高压油管组件应进行耐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不低于工作压力的1.5倍或在100MPa的压力下,保持时间不少于30S,不得有渗漏油、破裂或产生永久性变形。4.11高压油管内孔应用压力不低于1MPa的清洗液冲洗干净,其内表面清洁度限值为5mg/m。4.12高压油管组件的安装尺寸应符合供需双方的协议规定。4.13高压油管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应与配套柴油机相一致。5检验方法

5.1高压油管组成主要零件尺寸精度检验主要零件尺寸精度检验中所用设备、仪表和量具必须经规定程序批准或本行业中认可的,并在有效期内。

高压油管组件的零件表面粗糙度用轮廓仪或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检查高压油管的内径用经规定程序批准的通规长度不小于20mm的光滑塞规测量。5.2硬度检验

对于不能用成品检测硬度的零件,允许在生产线上抽取正在加工的材料进行检测。5.3耐压试验

高压油管组件的耐压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台上进行,待压力达到规定值后,持续时间应不少于30s,观察油管组件各部位有无渗漏、破裂和永久性变形。5.4清洁度检验

5.4.1测定部位:高压油管内表面。JB/T6014—2000

5.4.2测量器具及清洗液应不低于GBT3821一1983中2.2及2.3的规定。5.4.3过滤元件:5μm滤膜、直径为50mm。5.4.4准备工作:

a)清洁度测量应在规定场地进行,必须安全、可靠,其测量场地的降尘量为每24h应不大于20mg/m2

b)操作人员应穿洁净服装,双手保持清洁;c)高压油管组件外表面应清洗干净;d)所有测量工具、容器等均应清洗于净:e)用镊子将滤膜放入称量瓶中,把称量瓶盖打开一半放入已升温至90℃土5C的烘箱中,经6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量待用(根据需要,可采用多张滤膜一起烘干称量,但每个称量瓶中不得超过3张,滤膜应互相错开放置),并要求每张滤膜两次烘干称量的差值应不大于0.4mg。5.4.5操作步骤:

a)将外部擦洗干净的高压油管组件,用注射器反复向管内注射清洗液,注射清洗液的体积应大于油管容积的10倍;

b)使用注射器冲洗时,应防止清洗液飞溅至容器之外;c)用镊子将待用滤膜先在清洗液中湿润一下,然后紧贴在滤网上,再用金属夹子夹住滤网的对接处,将从高压油管内表面收集的带有杂质的清洗液倒入漏斗进行真空抽滤,真空抽滤系统的真空度应小于或等于80kPa;

d)用清洗液对过滤器内的滤膜至少冲洗两次,将带有杂质的滤膜放入原称量瓶中,按5.4.4e)的规定进行烘干并称量。

5.4.6杂质的计算

≥W,=G-G

式中:W,第i根油管的杂质质量,mg;G.—过滤前滤膜的质量,mg;

G,——过滤后滤膜的质量,mg。5.4.7清洁度的计算

9-W/(nl)

式中:α—高压油管组件内表面清洁度测量值,mg/m;n高压油管样本数;

1—高压油管长度,m。

5.5高压油管组件使用寿命

(1)

高压油管组件的使用寿命检查应与配套柴油机一起做寿命试验或按制造厂与用户的协议规定。6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a)型式检验;

b)出厂检验。

检验内容按表3的规定

6014—2000

抽样检查方案按GB/T2828的规定,或由供需双方商定,表3

耐压试验

检验项目

高压油管组件内表面清洁度

使用寿命

高压油管材质

管接螺母材质及硬度

高压油管内径尺寸偏差

高压油管密封锥面表面粗糙度

离高压油管接头端面30mm长度内的内孔尺寸偏差高压油管密封锥面角度偏差

高压油管锥形表面对中心线跳动高压油管组件安装尺寸

高压油管镦头后外圆的最大尺寸偏差高压油管外径尺寸极限偏差

高压油管组件包装

压紧垫圈硬度

高压油管组件表面质量

7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型式检验

符合本标准要求的高压油管组件必须以给定的次序列出,代号如下:7.1

a)产品名称、标识;

6)引用标准:

c)结构类型,按图1、图2;

d)高压油管外径,mm;

e)高压油管内径,mm;

f)高压油管长度,mm;

g)螺纹选定,按表1。

示例:

I型高压油管外径6mm,内径2mm,长度200mm,!螺纹为M12×1.5:

JB/T6014-I6-2-200M12X1.5

高压油管组件表面应有制造厂的标识。出厂检验

JB/T6014—2000

经包扎的高压油管组件应附有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签章的产品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标明:

a)制造厂名称或厂标;

b)产品名称、规格及标准号:

c)配用的柴油机型号;

d)出厂日期。

7.4包装箱外表面应标明:

a)制造厂名称、厂标和地址;

b)产品名称、规格及标准号;

c)配用的柴油机型号;

d)数量;

e)毛重量;

f)收货单位及地址;

g)“小心轻放”、“防潮”、“防压”等标志;h)出厂日期。

7.5每根高压油管组件的两端孔必须有防尘措施,以保持孔内清洁。7.6装入包装箱内的高压油管组件应有防水、防潮措施,并应保证在正常运输中不致损坏。每箱总重量不超过50kg

7.7产品在正常保管和运输情况下,自出厂之日起,制造厂应保证在12个月内不致锈蚀。7

现行

相关推荐

北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检 官方微视频
北检 官方抖音号
北检 官方快手号
北检 官方小红书
北京前沿 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