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JB/T 7260-1994 空气分离设备铜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中,详细规定了与空气分离设备中铜焊缝的射线照相检测相关的项目、方法及涉及产品。以下是对此标准的简要描述: **相关检测项目:** 1. 焊缝质量检测:

通过射线照相技术对焊缝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包括气孔、夹渣、未熔合、裂纹等。

2. 射线照相检测:

利用射线成像技术对焊缝进行全面检测,以确保焊缝的质量和可靠性。

3. 焊缝厚度检测:

检测焊缝的厚度,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

**检测方法:** 1. 射线透照技术:

采用X射线或伽马射线对焊缝进行穿透成像,以识别内部缺陷。

2. 质量等级评定:

根据检测结果,对焊缝进行分级,确保焊接质量达到规定的等级标准。

3. 胶片处理与分析:

对射线成像胶片进行显影、定影,并对成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

**涉及产品:** 1. 空气分离设备:

所有在制造过程中涉及到铜焊缝的空气分离设备,如氧气、氮气分离设备。

2. 管道、容器及相关组件:

所有包含铜焊缝的管道、压力容器及相关结构组件。

3. 特种焊接部件:

任何涉及特殊工况需求的焊接部件,其中铜焊缝是关键组成部分。

这些内容确保了对空气分离设备中铜焊缝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了设备运行的安全和效率。

JB/T 7260-1994 空气分离设备铜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空气分离设备铜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标准号:JB/T 7260-1994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发布日期:1994-07-18

实施日期:1995-07-01

标准状态:现行

JB/T 7260-1994 空气分离设备铜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母材厚度不大于20mm,材料为铜及铜基合金,焊接方法为气焊、氩弧焊(也可采用电焊、埋弧焊)的熔化焊对接接头的X射线照相方法及焊缝质量的分级。本标准适用于空气分离设备中铜制容器和铜制管道的对接焊缝。其他母材为铜或铜基合金的熔化焊对接接头也可参照使用。本标准不限制使用γ射线进行透照检验,但在照相技术要求上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JB/T7260-1994空气分离设备铜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JB/T7260-1994

JB/T 7260-1994 空气分离设备铜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260-94

空气分离设备

铜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1994-07-1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199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空气分离设备

铜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图

JB/T 7260—94

本标准规定了母材厚度不大于20mm,材料为铜及铜基合金,焊接方法为气焊、氢焊(也可采用电焊、埋渠焊)的熔化焊对接接头(以下简称焊缝)的X射线照相方法及焊缝质量的分级。本标准适用于空气分离设备中钢制容器和铜制管道的对接焊缝。其他母材为钢或铜基合金的熔化焊对接接头也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限制使用射线进行透照检验,但在照相技术要求上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2引用标准

GB3323

GB4792

GB5618

GB/T12605

ZBJ04004

3人员要求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线型像质计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射线照相探伤方法

3.1从事射线照相检验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技术资格证书:同时、亦需持有国家卫生防护部门颁发的射线安全操作资格证书。3.2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要求距离400mm处能读出高为0.5mm,间需为0.5mm的一组印刷体字每。3.3从事射线照相人员应按照GB4792的规定进行身体检查,并符合要求。4表面要求

4.1焊缝及热影响区的表面质量(包括余高高度)应经外观检查合格。表画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像应不掩盖焊继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滑,否则应加以修整。4.2工件表面应当有永久性标记作为对每张射线底片重新定位的依据,不适合打钢印标记时,可采用透照部位草图或其他有效方法标注。5射线照相技术要求

5.1射线透照方式

按射线源、工件和胶片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透照方式分为纵缝透照法、环缝外透法、环缝内透法(中心全周透照法)、环缝双整单影法和环缝双壁双影法(见图1)。机械工业部1994-07-18批准

1995-07-01实施

错透丽法

时线费

射线费

JB/T7260-94

环替外进技

射载源

环缝内适

环续双壁单影法

图1透照方式示意图

射缓摄

环继双唑双影缺

5.2焊缝透照厚度比称为K值.环缝的K值不大于1.1,纵缝的K值不大于1.03.见式(1)及图2.T

式中,T—-母材厚度,mm;

一射线束斜向透照最大厚度,mm。射线源

图2焊缝透照厚度比示意图

5.3工业射线胶片

JB/T7260-94

工业射线胶片按银盐题粒度大小分三种(见表1),推荐采用J2型胶片。表1胶片类型

5.4增感屏

感光度

采用铅增感屏,前屏厚度0.03~0.05mm,后屏厚度应不小于0.10mm。胶片和增感屏在透照过程中应始终相互紧贴,以改善照相图像质量。5.5透照厚度的确定

透照部位的透照厚度为母材厚度与实测余高之和。如果实测余高有困难时,可按表2确定。表2对接接头的透照厚度

透照方式

单透或双整单影

双壁双影

母材厚度

焊缝余高

单面(附垫板)

注:①母材厚度为名义厚度,对接接头中母材率度不同时,取薄的厚度为母材厚度,②T、为垫板厚度。

像质计

5.6.1像质计选用GB5618规定的R'10系列线型像质计,材料为制丝。透照厚度

T+2+T,

5.6.2像质计应放在射线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焊缝区的一端,铜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向重直,细丝置于外侧。

5.6.3当射线源一例无法放置像质计及采用双壁单影法透照时:像质计只能效在胶片侧的工件表面上,此时应通过对比试验,使实际像质指数值达到规定的要求。5.6.4采用射线源置于圆心位置的周向噪光技术时,像质计应放在内壁,每隔90°放一个。5.7标记及其放置

5.7.1底片上必须有透照年月日、产品图号、工件编号、焊缝编号、底片编号、中心标记、搭接标记等,这些标记随同透照部位一起透照,5.7.2透照返修部位时,应增加返修标记。R1、R2等表示返修次数,5.7.3当像质计只能放在胶片侧时,应在像质计旁加\F”标记。5.7.4属于扩探检查的透照部位,应在底片顺序号前加\K\标记。5.7.5所有标记离焊缝边缘至少5mm,并应与工件上的标记相符。5.8重叠长度

在用分段透照方式对焊缝进行100%透照时,相等两片的重登长度应不小于10mm。5.9射线能量的选择

在通常情况下,随差射线能量的减低,射线照相图像的对比度就增,因此在噪光时间许可下,应尽量采用最低的射线能量,不同透照厚度所允许使用的最高管电压见图3。3

5.10爆光参数的选择

JB/T 7260-94

648910

图3透照厚度和允许使用的最高管电压透照厚座

以瞬光曲线和透照工艺为依据选择暖光规范。为达到规定的底片黑度和防止用高电压所引起的不良影响,曝光量推荐选用不低于15mA·min。5.11射线照相等效系数

在不同的管电压下,铜与钢的等效系数见表3,表3铜与钢射线照相等效系数的近似值管电压kV

5.12透照的几何条件

射线源至工件表面最小距离L应不小于图4的规定。10-

图4确定焦点笔工件距离的诺模图n

5.13散射线的屏蔽

JB/T 7260-94

在暗盒后面应放置厚度不小于2mm的铅板,以屏蔽背散射线的影响.检查背散射的方法应按GB3323中的规定。

5.14胶片处理

胶片的暗室处理应严格按照胶片说明书或公认的有效方法处理。药液应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中,并注意温度、时间和抖动对冲洗效果的影响.胶片处理可参照ZBJ04004的有关规定。6底片质量

6.1黑度

选择合适的曝光条件,使底片有效评定区城内的黑度值均满足表4的要求。表4底片的黑度范臣

射线种类

X射线

6.2底片灵敏度

底片黑度D(包括灰算度Ds)

灰雾度 De

底片上必须显示的最小铜丝直径,其影像长度应不小于10mm。透照厚度与相应的像质指数应符合表5规定。

表5透照厚度与像质指数

避照厚度

> 8~12

>12~16

>16~20

要求达到的像质指数

6.3在底片有效评定范围内不允许存在的其他情况药膜脱落及严重划伤;

钢丝直径

b。妨碍缺陷评定的指纹痕遵,静电感光,影像重叠(要求重垂直透照的双整单影法和双壁双影法除外),各种溃印和假像;

c。标记显示不全和位置不当。

7底片的观察

7.1底片应进行干燥处理,处理后在专用评片室内进行评定,室内光线暗淡适中,照明用光不得在底片表面产生反射,

7.2观片灯的亮度和照明范围应可调节,底片的观察条件应符合表6规定。5

底片背景照明的最高允许度

30 ed/ml

10cd/m*

焊缝质量分级

JB/T7260-94

表·6底片观察条件

底片黑度D

8.1根据缺陷的性质和数量,焊缝质量分为四级。8.1.11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和条状夹清。8.1.21、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8.1.3焊缝缺陷超过I级者为V级。8.2图形缺陷的分级

观片灯亮度

8.2.1长宽比小于或等于3的缺陷定义为圆形缺陷,其形状可以为圆形、形或带有尾巴(在测定尺寸时应包括尾部)等不规则的形状,包括气孔、夹渣和夹钨。圆形缺陷用评定区进行评定,评定区为10mm×10mm。评定区应选在缺陷最严重的部位。8.2.2

评定圆形缺陷时,应将缺陷尺寸接表7换算成缺陷点数。8.2.3

表7缺陷点数换算

缺陷长径

不计点数的缺陷尺寸见表8。

母材厚度

缺陷尺寸

圆形缺陷的评定区框线要与焊缝平行,与框线外切的缺陷不划入评定区,不计算点数。与框线相8.2.5

制的缺陷划入评定区,计算点数。8.2.6

图形缺陷的分级见表9。

表9圆形缺陷的分级

质量等级

母材厚度mm

注:表中的数字是允许缺陷点数的上限。6

>10~15

缺陷点数大于1级者

>15~20

JB/T7260-94

8.2.7当每材厚度为2~3mm时圆形缺陷长径大于2T/3时评为N级当母材厚度大于3mm时,圆形缺陷的长径大于T/2时评为N级(T为母材厚度)。8.2.81级焊缝和母材厚度等于或小于5mm的1级焊缝内不计点数的圆形缺陷,在评定区内不得多于10个,超过10个下降一级处理。8.3条状夹渣的分级

8.3.1长宽比大于3的夹渣定义为条状夹渣。8.3.2条状夹渣的分级见表10。

表10条状夹渣的分级

质量等级

单个条状奕渣长度

T≤12:4

12

T≤96

9

注,①表中\L\为该组夹查中最长者的长度。蚤状爽总长

在任意直线上,相邻两夹渣间距均不超过6的任何一组突资,其累计长度在12T的焊链长度内,不超过T在任意直线上,相邻两夹造间距均不超过3L的任何一组夹查,其累计长度在6T煤缝长度内,不超过T大于I缓者

②长宽比大于3的长气孔的评级与条状夹查相同,③当被检焊缝长度小于12T(I级)或6T(I级》时,可按比例折算,当折算的条状夹总长小于单个条状夹谨长度时,以单个条状实通为允许信,④表中的\任意直线\即为与焊缝方向平行的一条直线,直线两侧一定宽度范图的(含相割情况)条状夹流,也在直线范围,每侧宽度为2mm,

8.4母材厚度小于2mm的对接接头,焊缝质量分级的规定见附录A(补充件)。8.5铸钢与型材对接焊缝质量分级见附录B(补充件)。8.6铜管对接焊缝透照和质量分级8.6.1外径大于89mm的铜管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应采用双壁单影法分段透照。当外径等于或小于89mm时,应采用双整双影法透照。8.6.2销贷送题可不受K值限刷,要求对接接买100%遵照时,其送盟方法和每个接头的职光次数,应按照GB/T12605有关规定。

8.6.3当钢管整厚小于2mm时应按附录A的规定。对允许存在内凹坑和单面未焊透的管子,可参照GB/T12605中的有关规定。

8.7综合评级

在圆形缺陷评定区内,同时存在条状夹渣(包括与评定区框线相制的情况在内)时,先各自评级,然后把两者级别之和减1作为最终级别。9检验报告和底片的存档

9.1射线照相检验结果的全部过程,应进行详细记录,并写出检验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名称、检验部位、透照草图、透照方法、透照规范、缺陷名称、质量等级、返修情况及透照日期等。9.2底片及经有关责任人员签字的全部原始记录和报告,必须要著保存5年以上,以备顾时核查,10射线照相的防护

射线照相防护应符合GB4792的有关规定。A1

圆形缺陷的质量分级

JB/T7260-94

附录A

母材厚度小于2mm的铜焊对接接头质量分级(补充件)

形缺陷的质量分级按表A1的规定,A1.1在10mm×10mm评定区内,各级允许的点数按表A1的规定,表A1

质量等级

AI.2单个圆形缺陷长径大于2T/3时,评为N级。A1.3圆形缺陷的长径等于或小于0.5mm时,按0.5点计算。A2条状夹渣质量分级

条状夹渣质量分级按表A2规定。表A2

质量等级

其他缺陷的评定

单个条状夹渣长度

其他缺陷的评定按本标难正文,允许点数

大于级者

条状夹查总长

在平行于焊续方向直线上,相邻两夹流间距均不超过L的任何一组夹,其累计总长不得超过单个条状夹查允许长度大于级者

现行

相关推荐

北检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检 官方微视频
北检 官方抖音号
北检 官方快手号
北检 官方小红书
北京前沿 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