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HG/T 2119-1991 氨合成塔三套管式内件技术条件》主要涉及到氨合成塔三套管式内件的技术要求、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以下是标准中可能涉及的相关信息:

检测项目:
  • 材料成分分析
  • 尺寸检测
  • 外观质量检查
  • 焊接接头探伤检测
  • 耐压试验
  • 气密性试验
  • 涂层厚度检测(如适用)
检测方法:
  • 使用化学分析法或光谱分析法进行材料成分分析。
  • 采用量具或三坐标测量仪进行尺寸检测。
  • 目视检查或使用放大镜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 超声波探伤或X射线探伤进行焊接接头探伤检测。
  • 进行耐压试验,测试其承压能力。
  • 使用气密性测量设备进行气密性试验。
  • 使用涂层测厚仪检测涂层厚度。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氨合成塔中使用的三套管式内件。这些内件在化学工业中用于氨气的合成,涉及到复杂的反应条件及对材料性能的严格要求。

上述内容为对标准可能要求的总结,具体事项应参考标准文本以获取详细信息。

HG/T 2119-1991 氨合成塔三套管式内件技术条件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氨合成塔三套管式内件技术条件

标准号:HG/T 2119-1991

标准类别:化工行业标准(HG)

发布日期:1991-08-19

实施日期:1992-01-01

标准状态:现行

HG/T 2119-1991 氨合成塔三套管式内件技术条件的简介

HG/T2119-1991氨合成塔三套管式内件技术条件HG/T2119-1991

HG/T 2119-1991 氨合成塔三套管式内件技术条件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119~2120--91

氨合成塔内件技术条件

1991-08-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

1992-01-01实施

HG/T2119-91氨合成塔三套管式内件技术条件HG/T2120--91氨合成塔单管并流式内件技术条件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氨合成塔三套管式内件技术条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氨合成塔三套管式内件的制造、检验和验收要求,HG/T2119-91

20010322

1.2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压力不大于1.8MPa,设计温度不大于550C的DN600mm、DN800mm和DN1000mm的氨合成塔内件(以下简称内件),2引用标准

钢制压力容器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GB1234高电阻电热合金

GB1800~1804公差与配合

GB2270

不锈钢无缝钢管

GB3003

GB3323

JB2536

JB4708

3技术要求

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毡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压力容器油漆、包装、运输

焊接工艺评定

钢制压力容器

无碱玻璃纤维布

石棉布

3.1.1主体材料应采用0Cr18Ni11Ti,0Cr19Ni9:1Cr18Ni9Ti可作为代用材料。

3.1.2材料应符合相应标准和有关技术要求,并应具有材料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明书,证明书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生产广名称、钢号、炉(碰)号、批号、实测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供货热处理状态。制造单位可进行复验。31.3焊接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3.1.4换热器的换热管外径和壁厚极限偏差应符合GB2270的高级精度,3.1.5电炉丝材料应符合GB1234的规定。3.1.6跳珀云母板表面不允许有破裂或脱层现象。3.1.7电加热器的氧化铝绝缘子,要求三氧化二铝(A1,O)含量不少于95%,并应做高摄耐压试验,试验方法和验收要求按4.4.1的规定。3.1.8石棉布、无碱玻璃纤维布和普通硅酸铝耐火纤维毡应分别符合JC210、JC170和GB3003的规定。

3.2制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91-08-19批准1992-01-01实施

3.2.1焊接

HG/T2119-91

3.2.1.1内件的焊接,应由焊接同类材料考试合格的焊工担任。3.2.1.2内件焊接的工艺评定,按JB4708及GB151附录C的规定,焊缝的返修、焊工标记等要求按GB150的规定,

3.2.2不锈钢零件在热加工时,应尽量避免在600以上长期加热,否则应进行固溶化处理。3.2.3机械加工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1804规定:机械加工面为IT14,非机械加工面为IT16.

3.2.4触煤筐

触媒筐简体直径极限偏差、圆度、直线度公差应符合表1规定。3.2.4.1

塔公称直径

DNI000

直径极限偏差

直线度

不得超过筒体长度的

1/1000,且全长范圈内

不大于4

长度极限偏差

符合GB1800~1804中

IT14级,且全长范图内

为±5

3.2.4.2中心管宜用整根无缝钢管制造,其直线度在任意2m长范围内,不大于1mm,总的直线度不大于3mm,用两根管拼接时,短管长度不小于500mm,其焊缝结构采用插人式。3.2.4.3分气盒组焊前应仔细清洗管子及隔板,装配过程中必须保证内部清洁。3.2.4.4内外冷管、热电偶套管在装配前必须校直,其直线度公差在任意2m范围内不大于1mm,总长的直线度不大于3mm。

3.2.4.5内外冷管宜用整根无缝钢管制造,用两根管拼接时,短管长度不小于500mm。3.2.4.6热电偶套管宜用整根无缝钢管制造。用两根管拼接时,短管长度不小于2m。3.2.5换热器

3.2.5.1换热器简体直径极限偏差、圆度和直线度公差应符合表2规定,表2

直径极限偏差

圆度公差

直线度公差

不得超过简体长度的1/1000

3.2.5.2换热管须用整根无缝钢管制道、不得拼接,并逐根进行外观检查和校直。3.2.5.3

管板和折流板上管孔直径及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表3

管子外径

孔直径

极限偏益

折流板

孔直径

极限偏差

折流板相邻孔

孔心距

极限偏差

管板钻孔后的管桥要求按表4规定。管了外径

孔心距

背孔最大

HG/T2119-91

名义孔桥

充允许孔桥宽度B(96%的孔桥

宽度必须等于或大于下列数值)

管板厚度

管子伸出长度:手工电弧焊时为1.0~1.5mm,3.2.5.4管子与管板联接采用焊接,mm

最小孔桥

氩弧焊时为

0.5~1.0mm。管子与管板组焊后,两管板平行度公差不大于2mm,3.5.5副蒸汽的氨合成塔上、下段换热器的分气盒在组焊前必须彻底清理,不得有铁屑、毛惠污物和铁锈等物存在。

3.6电加热器

3.2.6.1电炉丝应采用整根制造。3.2.6.2电炉丝应校直,不得扭曲。3.2.7热电偶管

3.2.7.1热电偶管在组装前必须校直,其直线度在任意2m长的范用内不大于1mm,总长的直线度公差不大于2mm

3.2.7.2热电偶管允许拼接、拼接长度最短不得小于2m,3.2.8保温层

3.2.8.1石棉布在包扎前应烘烤干燥。3.2.8.2保温材料应包扎密实,厚度均勾,保温套外径不得超过1样规定的尺寸。3.2.8.3保温层包扎在水低试验后进行。在包扎过程中不得受潮,否则应重新干燥处理。3.3整体组装出厂的内件,其直线度公差不得超过总长度的1/1000,且不超过6mm,总长度极限偏差为:

DN1000塔,±12mm;

DN800塔,±10mm;

DN600塔,±8mm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4.1所有部件的还料及其成品的验收a。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检验;

b.-外观检验(包括焊缝的外观检验);c.

尺寸检验。

4.2触媒筐

4.2.1简体直线度公差检查是通过简体轴线的水平面和垂直面与简体的交线,即沿圆周0°90°、180°、270°四个部位拉0.5mm细钢丝进行测量,测量的位置离纵焊缝的距离不小于100mm.

4.2.2焊缝均应作外观检查、简体每条对接焊缝射线探伤检验的长度不小于20%.对于DN800mm、DN1000mm触媒筐简体的焊缝内外丧面,DN600mm简体焊缝外表面,应进行100%的着3

色检验,再做水低试验。

HG/T2119-

4.2.3触媒筐简体的焊缝,每台制作1块焊接试板,制成的试样应符合下列要求:a.

拉伸试样2个:

b.弯曲试样2个;

c.焊接接头的金相试样2个(低倍放大组织及显微组织各1个)。4.2.4外冷管、热电偶管和热电偶套管的对接焊缝须经100%射线探伤检查,并进行着色检查。拼接管都需用直径为管子内径0.9倍的圆球作通球检查,且应逐根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a.

外冷管和热电偶套管为设计力的2借,保5min;b.热电偶管为:1.25P

注:P.-

-MPa,保K5min.

氨合成塔外壳的设计压力,MPa;(5)——试验温度下的材料许用应力,MPa;()——设计温度下的材料许用应力,MPa.4.2.5中心管对接焊缝须经100%射线探伤检拿,并能顺利通过多孔板4.2.6触媒筐简体以1.25P

MPa进行水试验,保压30min。

4.2.7分气盒焊缝应经100%着色检验.4.2.8分气盒上盖板和外冷管组焊后以1.25P[8]

MPa压力进行水压试验,保压30min,分,气盒全部组焊后以0.1MPa的含氨(体积为1%~3%)的乐缩空气进行渗透试验,4.3换热器

4.3.1换热管应逐根做水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2倍,保压5s.4.3.2换热器组装焊后,以1.25P,【]

MPaE力进行水压试验,保压30min。副产蒸汽氨合成塔内件的上、下段换热器应分别进行水压试验,4.4电加热器

4.4.1氧化铝绝缘子的每批烧结成品中,每种选取10%(不少于2件),作为耐热试样。试验系将试样送人加热炉,以每小时升温200℃的速度,加热到1400℃,保温1h,取出后在室温中冷却,冷后再送入炉中加热。如此三次加热、冷却,表面无裂纹,则认为该批成品合格。温度1000C时,应耐电压1000V.

4.4.2电加热器组装后应进行检查,并测定绝缘电阻应大于2MQ同时作出相应记录4.5水压试验用水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ppm,4.6所有水试验合格的零部件都流要用压缩空气将内、外表面吹干,4.7射线探伤检查按GB3323的规定,Ⅱ级为合格。着色检查按GB150中附录H的规定。S

技术文件

项目);

出厂合格证;

质量证明书(主要零部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无损探伤、焊接质量、永压试验等产品说明书(安装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和产品峻工图)。1)主要零部件包括分气盒、中心管、触媒筐简体、平盖、压紧环、冷臂、热电偶管、热电偶套管、换热器简体、管板、列管、锥形体、电加热器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HG/T2119

6.1标志

触媒筐和热交换器包装后,应由制造厂确定重心并作出标记。6.2包装、运输

6.2.1氨合成塔内件不准涂漆。螺纹及接合处表面应采取保护措施,换热器两端支座管的球面上应涂防锈脂。

6.2.2氨合成塔内件的触媒筐、换热器、电加热器和热电偶宜分别包装出厂。当内件整体包装出厂时,应有防止零部件变形、损坏的措施6.2.3发货清单及技术文件应随同设备交付,发货清单应包括制造单位名称、产品编号等,6.2.4副产蒸汽氨合成塔内件的上、下段换热器在包装时,应将换热器及其底部伸出管包扎牢固。6.2.5触媒筐内部零件和简体应采用木支撑固定。6.2.6其它技术要求应符合JB2536的有关规定。6.3戴存

内件露天存放时,应有防雨、防潮和防晒的措施。附加说明:

本标准出中国化工装备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化学工业部化工机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化学工业部化工机械研究院)归口。本标准由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化工机械厂负资起草。本标准起草人罗鸿娟。

本标准委托化学工业部化工机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负责解释。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