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GB/T 2789-1981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是一项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的网络接口。该标准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检测项目:
  • 频率稳定性:确保微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频率。

  • 输出功率:检测发射设备的输出功率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 频率偏差:测量微波系统中的频率偏差情况。

  • 谐波和杂散:检测系统输出信号中的谐波分量和杂散信号。

  • 增益特性:测量放大器和其他网络设备的增益特性。

  • 信号失真:鉴定系统中可能导致信号失真的因素。

  • 传输线特性:检查传输线的衰减情况和其他物理特性。

检测方法:
  • 使用频谱分析仪检查频率稳定性和杂散信号。

  • 使用功率计测量设备的输出功率。

  • 进行调制度分析以评估信号失真情况。

  • 使用网络分析仪检测增益特性和传输线特性。

  • 使用标准信号源来校准和测量频率偏差。

涉及产品: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模拟微波接力通信设备,如微波接力发射机、接收机、放大器以及相关的天线和传输线等。这些设备广泛应用于远距离通信、广播、数据传输等领域。

以上内容为对《GB/T 2789-1981》的简要概括。对于具体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建议查阅该标准的详细条款及相关技术文献。

GB/T 2789-1981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

标准号:GB/T 2789-1981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82-07-01

实施日期:1982-07-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2789-1981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的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在通信网络中进行中频、基带以及视频、伴音的相互转接。GB/T2789-1981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GB/T2789-1981

GB/T 2789-1981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789—1981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

1982-07-01发布

1982-07-01实施

国家标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

GB/T2789—1981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在通信网路中进行中频、基带以及视频、伴音的相互转通过视频、伴音的转接,使电视节目根据需要,能在通信网中进行四通八达的转接,通过基带转接,使有线、无线通信得到综合利用,通过接口参数的控制,使多段转接的长距离微波电路的传输质量得到相应地保证。

电视信号视频转接,电话基带转接,中频转接的各类输入、输出电平差,以及连接电缆引起的衰耗与均衡特性偏差,均在输入端进行校正并测量。本标准亦适用于现有装备的技术改造与今后建设的相应依据。本标准亦适用于与其他通信系统间的基带或视频、伴音的相互转接。1网路接口点及网路接口方框示意图1.1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点:BB。t点一一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电话解调机基带输出端BBi点—

VBout点

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电话调制机基带输入端一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电视解调机视频输出端VB点一一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电视调制机视频输入端AFoue点

AFm点

IFout点

一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电视解调机电视伴音输出端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电视调制机电视伴音输入端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微波收信机中频输出端IFn点——

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微波发信机中频输入端1.2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方框示意图:载饨电话

1晚.谢]

报活接收

范将归

国家标准总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

1替业

电询辣酒

电视台

四电话兴带

电视调

筑站发生

1982年7月1日实施

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五种转接的接口:a.

点);

GB/T2789—1981

微波电路间的视频转接(VBout点;AFout点与VBn点,AFn点);电视台与微波站间的视频转接(VBout点AFout点与电视台及电视台与VB点,AFn点)微波电路间的电话基带转接(BBout点与BB点);载波电话终端站与微波站间的电话基带转接(BBout点与载波电话终端及载波电话终端与BBn微波电路间的中频转接(IF点与IF点,分电话中频和电视中频转接)。电视信号视频转接(见表1)

/VBout

视频转接点标称阻抗

回波损耗(50Hz~5.5MHz)/VBm

视额转接点亮度信号标称幅度(VBou点)(VBm点)

视频转接点视频信号极性(VBu点)(VBm点)

伴音转接点阻抗(AF,AFm点)

伴音相对电平

输入(AFm点)

输出(AFau点)

电视信号视频转接时的条件

转接点视频信号无用直流分量

接752负荷时

负荷开路时

视频传输带宽

伴音频率范围

伴音副载频频率

75Q不平衡

≥30dB

【同步信号0.3V,-P

1V亮度信号0.7V斤

正极性

600Q平衡

最大音频电平+9dBm

在负载上的电压不应超过2.75V

不应超过5.5V

50Hz~10kHz

8065kHz(单路)

注:①2500公里视频传输特性在50Hz~5.5MHz范围内的5.5MHz处为士1.5dB。②40Hz~15kHz为今后发展考虑的音频带宽。③四路伴音时为7020,7500,8065,8599kHz。3电视台与微波站间的视频转接

3.1微波站内VBout点,VBm点及AFt点,AF点接口参数同表1内规定。备注

3.2电视台内接口参数由电视台自行规定。电视台至微波站的短程线传输指标需符合国家标准GB1583—1979《彩色电视图象传输标准》中的规定。2

电话基带转接(见表2)

系统最大话路数

基带频率容限

(BBou点)

(BBm点)

基带电路标称阻抗

BBout点)

(BBm点)

基带电路回波损耗

(BBou点)

(BBm点)

基带每个话路的相

对功率电平

输入电平

(BBm点)

输出电平

(BBout点)

1800路

GB/T2789—1981

960路

300~850060~4287

不平衡

—37dBr

不平衡

≥24dB

-20dBr

5载波电话终端站与微波站间的电话基带转接600路

60~2792

不平衡

-45dBr

-20dBr

5.1微波站BBn点,BBout点的接口参数同表2内规定。求

300路

60~1364

不平衡

≥24dB

—42dBr

-15dBr

120路

60~552

不平衡

≥24dB

—45dBr

—15dBr

60~300

不平衡

≥24dB

—45dBr

-15dBr

5.2使用条件:电话基带转接时,对通两地的载波电话终端的线路频谱应一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一致时,线路频谱应部分一致。

6中频转接

电视中频转接(见表3)

中频中心频率

(IFm点)

(IFout点)

转接点中信号输入电平

(IFm点)

转接点中频信号输出电平

(IFou点)

1800路/一路彩色电视

四路伴音

960路/一路彩色电视

一路伴音

600路/一路黑白电视

一路伴音

转接点中频电

路标称阻抗

转接点中频电/IFou

路回波损耗

电视中频转接时的条件

连续导频

连续导频产生的有效频

电视频偏

视频转接点1V,的信

无预加重时产生的频偏

本系统采用的视频传输带

本系统采用的伴音副载频

单频对伴音副载频的频偏

伴音副载频对中频的频偏

预加重特性

GB/T2789—1981

1800路/一路彩色电视

四路伴音

75Q不平衡

≥26dB

9023kHz

8MHzp-p

7020,7500,

四路:8065,8590

70kHzm

300kHzmm

960路/一路彩色电视

路伴音

75Q不平衡

≥26dB

9023kHz

140kHzms

8MHzp-P

单路:8065kHz

140kHZms

300kHzmm

均为:101g0.4083】

1+10.21f2

续表3

600路/一路黑白电视

一路伴音

752不平衡

≥26dB

9023kHz

140kHzmm

8MHZp-P

单路:8065kHz

140kHZm

300kHzm

交送频率1.512MHz

注:①1800路以下电话系统的中频都采用70MHz,如采用其他中频(如:35MHz,140MHz),只能在视频和基带转接。②微波电路传输600路以上电话及传输彩色电视时,中频回波损耗应同时满足:a.在两倍基带和导频频带内≥26 dB。b.在8MHz频带内≥30dB。

6.2电话中频转接(见表4)

(IFm点)

中频中心频率

(IFou点)

转接点中频信号输入电平(IFm点)转接点中频信号输出电平(IFou点)转接点中频电路标称阻抗(IFn点)转接点中颜电路回波损耗(IFom点)电话中频转接时的条件

连续导频

连续导频产生的有效频偏

电话频偏

每个话路相对零参考电平

1毫瓦800赫测试单音无预

加重时产生的频偏

基带频率容限

预加重特性

x取值

1800路

70 MHz

75Q不平衡

>26 dB

9023kF2

100kHzmm

140kHzems

300~8500kHz

8204kHz

GB/T2789—1981

960路

70 MHz

75Q不平衡

>26 dB

140kHhms

200kizema

60~4287kHz

600路

70 MHz

752不平衡

>26 dB

9.023 kHz

140kHhzcmm

200kHzemm

60~2792kHz

5-108(1+)

300路

70 MHz

75Q不平衡

>26 dB

1499kHz

140kHzem

200kHzems

60~1364kHz

120路

70 MHz

75Q不平衡

>26 dB

607kH2

140kHzemm

200 kHzem

60~552kHz

f=1.25fmxfmx为话路占据基带的标称最高频率ft为网络谐振频率4188kz

1300kHz

552kHz

70 MHz

750不平衡

>26 dB

331 kH2

100khzam

200kHzem

60~300kHz

300kHz

注:①1800路以下电话系统的中额都采用70MHz,如采用其他中频(如35MHz,140MHz),只能在视频和基带转接。

②微波电路传输600路以上电话及传输彩色电视时,中频回波损耗应同时满足:在两倍基带和导频频带内≥26 dB。a.

b.在±8MHz频带内≥30dB。

GB/T2789—1981

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接口参数测试方法

本附录为“模拟微波接力通信系统网路接口基本技术要求”所规定的各项接口参数提供统一的测试方法,至于具体的仪表操作可参阅相应的仪表使用说明书。所使用仪表的精度,须用国家二级标准的计量仪表来进行校准。以下简略模拟两字。1基带接口:

1.1基带电路标称阻抗及回波损耗的测量适用于本标准表2序号3项目的测量。使用10兆赫频段的振荡器,选频表及反射桥测试方框图:a

拆脂器

测试方法:

a。将振荡器,选频表放在欲测频率范围内。b.按说明书将反射桥进行平衡调正。Fx

c.将标准电阻器Rz(标称值为75Q)插到插座N”上,校准电阻器Rg(标称反射系数为0.1)插到插座“x”上,则选频表所指示的为20分贝(2.3奈)的回波损耗,即有10%的反射系数。d所测端BBin和BBout为加电源,不加信号状态。分别将被测端BB点用电缆连至“X”端在欲测频率范围内,振荡器和选频表可进行统调测量,测得回波损耗。

2电视信号转接

2.1视频转接点标称阻抗及回波损耗的测量使用仪表和测试方法同1.1节所述,2.2视频转接点视频信号标称幅度和极性的测量适用于本标准表1序号1项目的测量。使用仪表:电视专用示波器或10兆赫通用示波器。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法:

a.将示波器校正到每格0.2伏。示波器输入端置752低阻档。b。将被测信号送到示波器即可读出电压值及极性。2.3伴音转接点阻抗测量

适用于本标准表1序号4项目的测量。使用仪表:音频段导纳电桥,及配套电平振荡器,选频表。6

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法:

设训设备

GB/T2789-1981

将电桥按说明书进行自身平衡调正。a.

避锁表

b。搬动相应钮,使接上被测物后电桥处于平衡。被测端加电源,不接信号。c。在音频频率范围内读得导纳值,算出阻抗值。2.4伴音输出电平测定:

适用于本标准表1序号5项目的测定。使用仪表:QP6701杂音计或其他同类型仪表。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法:

将杂音计放在600Q平衡,20Hz20kHz档做电平表用,输入端加信号。a.

b.读得相应音频电平值。

3中频转接

3.1中频中心频率测量

适用于本标准表3,表4序号1项目的测量。使用仪表:70兆赫频段频率计。测试方框图:

测试方法:

a。将频率计置于频率测量位置。b.读得被测频率值(调制器为未调状态)。3.2中频信号输出电平测量

适用于本标准表3,表4序号2项目的测量。使用仪表:中频综合测试仪或超高频毫伏表(或其他同类型仪表)。测试方框图:

改测疫量

测试方法:

GB/T2789-1981

a。将超高频毫伏表选择适当量程,并进行零点校正。b.读出被测点电平值。

3.3中频电路标称阻抗及回波损耗:适用于本标准表3,表4序号3项目的测量。使用仪表:中频回波损耗测试仪及70兆赫频段扫频仪。测试方框图:

中波册测试

禁准货向62

测试方法:

按仪表使用说明书有关规定将仪表校准完毕。a.

被测端为IFu时断开前置中放,设备加电源,处于无信号输入状态;被测端为IF时,设备加电b.

源即可。

分别将待测设备的被测端接到电桥的被测肩上,调整回损开关和回损细调旋钮,使扫频仪上显示出的回损一频率特性的最差点(最高点)重新调回到满度,此时回损开关的读数和表头的读数之和即为被测端中频端的回波损耗值。8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