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GB/T 3789.16-1991 发射管电性能测试方法 脉冲输出功率的测试方法》,以下是该标准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涉及产品的概述。 ### 检测项目 1. **脉冲输出功率测量** - 测试发射管在特定条件下的脉冲输出功率性能。 2. **工作电压和电流** - 测量和记录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电压与电流。 3. **效率评估** - 评估发射管在转换功率过程中的效率。 4. **工作频率测量** - 确定发射管在操作时的工作频率。 5. **升温时间** - 测试发射管达到稳定工作状态的所需时间。 ### 检测方法 1. **标准负载法** - 使用标准负载对脉冲输出功率进行评估。 2. **示波法** - 利用示波器测量电流和电压波形,以确定脉冲功率。 3. **直流法** - 通过直接测量电流和电压来计算输出功率。 4. **频谱分析法** - 使用频谱分析仪测量和分析输出信号频率。 5. **温度测量** - 使用温度传感器监测发射管温升阶段。 ### 涉及产品 - **电子管发射设备** - 包括各类型号的电子发射管。 - **无线电通信设备** - 包括用于传输和接收的无线通信发射设备。 - **雷达和导航系统** - 需要输出脉冲功率的发射设备。 - **工业加速器** - 应用于工业加速过程的发射设备。

该标准主要用于确保这些电子产品的性能符合特定用途要求,保障其功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该标准也为产品检测提供了可参考的系统化方法。

GB/T 3789.16-1991 发射管电性能测试方法 脉冲输出功率的测试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发射管电性能测试方法 脉冲输出功率的测试方法

标准号:GB/T 3789.16-1991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1-08-15

实施日期:1992-04-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3789.16-1991 发射管电性能测试方法 脉冲输出功率的测试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发射管脉冲输出功率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阳极耗散功率25W以上的频率低于1000MHz,空间电荷控制的振荡和功率放大管脉冲输出功率的测试GB/T3789.16-1991发射管电性能测试方法脉冲输出功率的测试方法GB/T3789.16-1991

GB/T 3789.16-1991 发射管电性能测试方法 脉冲输出功率的测试方法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豪标准

发射管电性能测试方法

脉冲输出功率的测试方法

Measurements of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t transmitting tubesMensuring methods of pulse output power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国

GB/T3789.16—91

代管 GB 9789. 16—83

本标准规定了发射管脉冲输出功率的测试方法。本标推适用于阳极耗散功率25W以上的频率低于1000MHz,空间电荷控制的振荡和功率放大管脉冲输出功率的测试。

2引用标准

GB/T3789.1发射管电性能测试方法总则GB/T3789.15发射管电性能测试方法输出功率的测试方法3术语

脉冲输出功率pulse outputpower脉冲输出功率是指在电子管规定的包络为矩形(或近似矩形)的脉冲工作状态下,阳极回路谐振、负载匹配最佳时的电子管输出功率。4测试设备及测试规则

测试设备及测试规则应符合GB/T3789.1的规定。回路的基波谐振阻抗应比谐波阻抗高得多,其谐振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Q应不小于5。在测试设备中,允许采用中和电路,但不得影响测试精度。5测试方法

5.1共阴极射频放大器的电子管脉冲输出功率的测试方法5.1.1用测量阳极直流输入功率和阳极耗做功率来确定脉冲输出功率。Pap -

式中,P—脉冲输出功率,kw,

Pu——电子管阳极直流输入功率,kW;P.--电子管阳极耗散功率,kw;

一工作比,等于脉冲觉度与周期之比值。D

注:须注意阴极和极辐射功率对阳极耗散功率P,测量的影响。5.1.2用测基射频负载上的功率和阳极回路效率力确定脉冲输出功率。(1)

测试方法按GB/T3789.15中的5.1.3条进行。如在负载上测得的功率为平均功率Pz,则脉冲输出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8-15批准1992-04-01实施

功率按式(2)计算:

GB/T 3789. 16—91

如在负载上测得的功率为脉冲功率PL,则脉冲输出功率按式(3)计算:Po, Pre

5.2共栅极射频放大器的电子管脉冲输出功率按GB/T3789.15中·5.2条的方法进行测量,并应考虑到工作比D。

5.3自激振荡器的电子管脉冲输出功率按GB/T3789.15中5.3条的方法进行测量,并应考虑到工作比D。

附加说明:

本标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和779厂负责起草。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