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根据标准《GB/T 3922-1995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以下是其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

检测项目:

  • 耐汗渍色牢度测试: 旨在评估纺织品在出汗环境中的色牢度,即颜色在汗水的作用下是否易于褪色或转移。

检测方法:

  • 仿汗液配制: 使用人工合成的汗液,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通常是酸性与碱性)浸泡试样。
  • 加压和加热处理: 通过加压压力锅或烘箱对浸泡过汗液的试样进行热处理,模拟人体出汗环境。
  • 对比评估: 将处理过的试样与未处理的试样进行颜色对比,评估颜色变化程度。

涉及产品:

  • 纺织品服装: 主要是贴身穿着的纺织产品,如内衣、运动服等。
  • 纺织家用产品: 包括床上用品、毛巾等日常使用的纺织品。
  • 工业用纺织品: 在某些情况下,还可用于评估需要耐汗渍色牢度的特定工业纺织品。

该标准为评估纺织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在人体汗液中的表现提供了基础的重要参考,使得产品能在实际使用中保持预期的性能和外观。

GB/T 3922-1995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标准号:GB/T 3922-1995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95-12-08

实施日期:1996-05-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3922-1995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一个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纺织品的耐汗渍色牢试验。GB/T3922-1995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GB/T3922-1995

GB/T 3922-1995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Textiles---Testing method forcolour fastness to perspiration本标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05/E04-1994&纺织品—上作了适当修改,操作上有所补充。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个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纺织品的耐汗溃色牢度试验。2引用标准

GB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251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615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

GB7546~7568标准贴衬织物规格GB11404多纤维贴衬织物规格

3原理

色牢度试验

GB/T 3922—1995

代替GB3922-83

一耐汗溃色牢度》,编排

将纺织品试样与规定的贴衬织物合在一起,放在含有组氨酸的两种不同试液中,分别处理后,去除试液,放在试验装置内两块具有规定压力的平板之间,然后将试样和贴衬织物分别于爆。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的沾色。4设备和材料

4.1试验设备:包括一个不锈钢架;一组重约5kg、底部面积约11.5cm×6cm重锤(包括弹簧压板)并附有尺寸约为11.5cm×6cm,厚度为0.15cm的玻璃板或丙烯酸树脂板,10cm×4cm组合试样,夹于板的中间。仪器结构应保证试样受压12.5kPa(见附录B(参考件))。4.2恒温箱:保温在37±2℃,无通风装置。4.3试剂

L-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C.H.O,N,·HCIH,O):b.

氯化钠(NaCI),化学纯;

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Na2HPO,·12H,O)或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NazHPO,·2H,O),化学磷酸二氢钠二水合物(NaH,PO,·2H,O),化学纯,d.

氢氧化钠(NaOH),化学纯。

4.4贴衬织物:每个组合试样需两块,每块尺寸为10cm×4cm,第一块用试样的同类纤维制成,第二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08批准1996-05-01实施

GB/T 3922-1995

块则由下表规定的纤维制成。如试样为混纺或交织品,则第一块用主要含量的纤维制成,第二块用次要含量的纤维制成。

第一块贴衬织物

第二块贴衬织物

或用一块多纤维贴衬织物。

4.5评定变色及沾色用灰色样卡。5试样

第一块贴衬织物

聚酰胺纤维

聚酯纤维

聚丙烯腈纤维

第二块貼衬织物

羊毛或粘纤

羊毛或棉

羊毛或棉

5.1如试样是织物,取10cm×4cm试样一块,夹在两块贴衬织物(见4.4)之间,或与一块多纤维贴衬织物相贴合并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整个试验需要两个组合试样。印花织物试验时,正面与二贴衬织物每块的一半相接触,剪下其余一半,交叉覆于背面,缝合二短边。或与一块多纤维贴衬织物相贴合,缝一短边。如不能包括全部颜色,需用多个组合试样。5.2如试样是纱线或散纤维,取质量约为贴衬织物总量的一半夹于两块单纤维贴衬织物之间,或夹于一块10cm×4cm多纤维贴衬织物和一块同尺寸染不上色的织物之间缝四边。整个试验需要两个组合试样。

6试液配制

试液用蒸馏水配制,现配现用。碱液每升含:

L-组氨酸盐酸盐水合物(C,H.O,N·HCI·H,O)氯化钠(NaCI)

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Na2HPO,·12H,O)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Na2HPO2H,O)用c(NaOH)=0.1ma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试液pH值至酸液每升含:

L-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C,H.O,N·HCl·H,O)氯化钠(NaCI)

磷酸二氢钠二水合物(NaH,PO4·2H,O)用c(NaOH)=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试液pH值至7操作程序

7.1在浴比为50:1的酸、碱试液里(见第6章)分别放入一块组合试样,使其完全润湿,然后在室温下放置30min,必要时可稍加撤压和拔动,以保证试液能良好而均勾地渗透。取出试样,倒去残液,用两根玻璃棒夹去组合试样上过多的试液,或把组合试样放在试样板上,用另一块试样板刮去过多的试液,将试样夹在两块试样板中间。用同样步骤放好其他组合试样,然后使试样受压12.5kPa。碱和酸试验使用的仪器要分开。7.2把带有组合试样的酸、碱二组仪器放在恒温箱里,在37土2℃的温度下放置4h。42

GB/T3922—1995

7.3拆去组合试样上除一条短边外的所有缝线,展开组合试样,悬挂在温度不超过60℃的空气中干燥。

7.4用灰色样卡评定每一试样的变色和贴衬织物与试样接触一面的沾色。8试验报告

对酸,碱试液中的试样变色和每一种贴衬织物的沾色级数分别作出报告。43

GB/T 3922-1995

附录A

汗溃快速试验法1

(参考件)

A1本方法用于纺织品耐汗溃色牢度试验,作为GB/T3922标推方法的一种非仲裁性试验方法。A21

设备与材料,同本标准第4、5、6章。烘箱要能保温70士2℃。A3操作

将烘箱升温至70士2℃,将汗渍仪也同时加热。将已浸透试液的组合试样逐块平放于夹板上,刮去多余之液,盖上夹板,登齐放好弹簧压板,加重锤时放松支头螺丝,使试样受12.5kPa压强,拧紧支头螺丝移去重锤块,在70℃下处理60min。A4报告

分别评定酸、碱溶液中的试样变色和每种贴衬织物沾色,选出最严重的一一个变色、沾色级数,作出报告。

附录B

试验设备

(参考件)

B1适用的试验设备有:

SYG7001汗溃色牢度仪,详见《纺织标准通讯》1983年第3期:YG631汗渍色牢度仪,详见《纺织标准通讯》1983年第3期;海特罗试验器(Hydrotest);

汗渍试验器(Perspiration Tester)汗渍试验仪(Perspirometer)。

B2其他试验设备只要能达到和4.1所述设备的同样效果也适用。采用说明:

1]国际标准无此内容,为我国新增的。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上海毛麻科研所、上海丝绸科研所共同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介寿、忻敏、李鸣、胡敏民。本标准于1983年制订,1995年修订。4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