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GB/T 3971.3-1983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技术指标测试方法》主要是针对电话自动交换网络中多频记发器信号的技术指标进行检测。以下是该标准中提到的一些相关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以及涉及的产品概述:

检测项目:
  • 频率精度
  • 信号水平
  • 信号持续时间
  • 频率组合的选择性
  • 信号失真度
检测方法:
  • 使用频率计测量多频信号的频率,以确保符合标准的频率精度要求。
  • 使用电平计测量信号电平,检查其在规定的标准电平范围内。
  • 使用示波器或信号分析仪测量信号持续时间,确保其持续性符合规定的标准。
  • 通过频率选择测试来检查多频信号组合的选择性,以确保不发生误选。
  • 使用失真分析仪测量信号失真度,确保信号失真在允许范围内。
涉及产品:

该标准主要涉及电话自动交换系统中的多频记发器(Multi-Frequency Signaling Receivers),这些设备用于接收和处理电话网络中的多频信号,用于拨号、呼叫接续等操作。

GB/T 3971.3-1983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技术指标测试方法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技术指标测试方法

标准号:GB/T 3971.3-1983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发布日期:1983-01-02

实施日期:1984-10-01

标准状态:现行

GB/T 3971.3-1983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技术指标测试方法的简介

本测试方法以GB3377—82《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为依据。测试内容包括:a.多频设备阻抗;b.多频发送频率;c.多频发送电平、泄漏电平、谐波畸变及互调失真;d.多频接收动作范围、不动作和不识别要求;e.多频互控周期。GB/T3971.3-1983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技术指标测试方法GB/T3971.3-1983

GB/T 3971.3-1983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技术指标测试方法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71.3—1983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技术指标测试方法

The test methods for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multi-frequency register signalling fortelephoneautomaticswitchingnetwork1983-12-15发布

国家标准局

198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技术指标测试方法

Thetestmethods for th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multi-frequency register signalling fortelephone automatic switching network621.395.66

:621.391.8

621. 317. 08

GB/T3971.3-1983

本测试方法以GB3377一1982《电话自动交换网多频记发器信号方式》为依据。测试内容包括*:a.

多频设备阻抗;

多频发送频率;

多频发送电平、泄漏电平、谐波畸变及互调失真d.

多频接收动作范围、不动作和不识别要求;e.

多频互控周期。

1多频设备阻抗测量

1.1指标

在与电路连接点,多频设备的阻抗标称值为6002纯阻,其阻抗在300~3400Hz频带内应满足:600+Z.

201g/600=≥10 dB

在520~1160Hz和1360~2000Hz频带内应满足20g1016aB

式中Z——阻抗。

1.2测量方法

采用通用的比较法一反射衰减测量方法。在本局模拟实际占用过程占用被测多频设备,在与电路连接点**断开多频设备与电路的连接,并在断开点按图1所示将被测多频设备接至B、D。多频设备发送支路音源侧应终接600Q电阻。对于目前使用的经方向滤波器变二线再经混合线圈变四线的多频设备,测发送支路输出阻抗时,接收支路电路侧应终接600Q电阻;测接收支路输入阻抗时,发送支路电路侧应终接600Q电阻。音频振荡器E的输出信号频率取300、400、520、600、800、1000、1160、1360、1500、1800、2000、*本标准未包括工作条件测试方法。已开通使用的设备不宜做电源拉偏和环境条件试验,但进行本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测试时,应记录现场环境温度、湿度及实际电源电压。对未开通使用的设备进行电源拉偏和环境条件测试按电信设备通用方法进行。

**例如,国产JT801长途交换设备,多频设备在交换点与电路相连;国产HJ921、HJ941市话交换设备多频发码器在绳路与电路相连,收码器在入中继器与电路相连。若多频设备至与电路连接点间只是有接点的导线,对阻抗影响可忽略不计,则可直接在二线多频设备二线侧、四线多频设备发送输出端、接收输入端测量多频设备阻抗。国家标准局1983-12-15发布

1984-10-01实施

GB/T3971.3—1983

2400、2800,3400Hz,对各频率信号振荡器输出至桥路A、B点的电平分别取+1dBm、一29dBm。在上述每种频率、电平的输入信号条件下,先将LM接至1、2点进行选频,记住灵敏度开关和表头指针位置(指针位置可调至易读易记处),然后将LM接至3、4点,调整平衡可变衰耗器衰耗值,使灵敏度开关位置和表头指针位置与1、2点时相同,记录ATT衰耗值b,则:600+z

201ogl600-z

新率计

(平衡产)

1.3使用仪表器件及要求

如图1所示,其中:

多频设备阻抗测量方框图

E:音频振荡器,平衡输出,输出频率范围:20Hz~10kHz以上,输出电平范围:一40~+20dB,输出阻抗02。

LM:音频选频电平表,平衡输入,高阻大于10kQ,频率范围:50Hz~10kHz以上,测量电平范围:—70~+20dB。

ATT:平衡可变衰耗器,特性阻抗600Q,可变衰耗范围0~50dB以上。频率计:测量频率范围200Hz~10kHz以上,计数误差士1Hz。KK2:双刀双掷开关。

R:两等值电阻,阻值60012或300士10。Z:被测多频设备的阻抗。

测试桥路ABCD:当用600士1Q纯阻取代被测多频设备阻抗Z时,由图1电路测得的桥路AB-CD对端衰耗应不低于50dB。

2多频发送频率测量

2.1指标

前向发送信号标称频率:

1380、1500、1620、1740、1860.1980Hz,后向发送信号标称频率:

1140、1020、900、780Hz。

频率允许偏差:士5Hz。

2.2测量方法

GB/T3971.3-1983

多频发送频率的测量方法与普通正弦波信号振荡频率测量方法相同,测量点可根据所用测量频率仪表使用条件(如输入信号电平等)选择。所用测量频率仪表读数误差应不超过士1Hz。3多频信号发送电平、信号频率泄漏电平、谐波畸变及互调失真测量3.1指标

3.1.1信号发送电平

在0相对电平点(市话实线中继时为发端局总配线架600Q终端)的不调制单频信号(即每一单独频率的信号)电平为一8dBm,允许偏差士1dB。组成一个信号的两个频率发送电平差不大于1dB。3.1.2信号频率泄漏电平

在不发送多频信号条件下,发送至电路的泄漏电流总功率电平应比标称单频信号电平至少低50dB。在发送多频信号条件下,任一单频泄漏信号电平应比所发送双频中任一频率信号电平至少低34dB。3.1.3谐波畸变及互调失真

由于谐波畸变及互调失真而可能发送到电路上的300~3400Hz频带内的总功率电平应比所发送双频信号中任一单频信号电平至少低37dB。3.2测量方法

采用通用的直读选频测电平方法。二线多频设备测量点在总配线架*,四线多频设备测量点在交换点*。

3.2.1对二线多频设备进行测量,应在本局模拟实际占用过程占用多频设备,建立并保持被测多频设备至总配线架的接续,断开外线接平衡600Q音频选频电平表进行测量,如图2所示。安技心萨

<下做 60u)

3.2.2对四线多频设备进行测量,应在本局模拟实际占用过程占用多频设备,建立并保持被测多频设备至交换点的接续,在交换点断开与电路的连接,多频接收支路以600Q电阻终端,将平衡600Q音频选频电平表接在多频发送支路进行测量,如图3所示。若交换点发送侧电平为PaBr,则在交换点测得的单频不调制信号电平应在一8+PaBr士1dBm范围内。*在确知二线多频设备发送端(方向滤波器二线侧)至总配线架的衰耗前提下,为方便可直接在发送端测量,再换算至总配线架。

**在确知四线多频设备发送端(例如现用长途多频设备混合线圈电路侧发送端)至交换点的衰耗前提下,为方便可直接在发送端测量,再换算至交换点。3

胶无改

GB/T3971.3—1983

资换点

3.2.3接好测量电路以后,先在不发送双频信号条件下,用选频表选测各信号频率泄漏电平,按功率送加计算总泄漏。然后手动发送各种双频组合,用选频表选测主发信号电平、信号频率单频泄漏电平、谐波畸变和互调失真频率信号电平*。按功率送加计算谐波畸变和互调失真总功率电平。3.3使用仪表及要求

如图2、图3所示,其中:

LM:音频选频电平表,平衡输入,输入阻抗600Q。频率范围50Hz~10kHz以上,测量电平范围一70~+20dB,机内自失真衰减应大于80dB。4多频接收技术指标测试

4.1指标

4.1.1动作范围

允许输入信号频率最大变动范围士10Hz;a.

单频信号输入绝对功率电平范围一b.

c.组成一个信号的双频电平差:相邻频率不大于5dB,

非相邻频率不大于7dB。

4.1.2不动作和不识别要求

在300~3400Hz频带内,对任一单频或双频正弦波,每个单频绝对功率电平不大于-42dBm,接收设备应不动作。

b:组成一个信号的双频电平差20dB以上时,接收设备应不识别为信号。c对1300~3400Hz频带内的双频组合,每个单频功率电平为一5dBm的信号,后向信号接收设备不应动作;对330~1150Hz和2130~3400Hz频带内的双频组合,每个单频功率电平为一5dBm的信号,前向信号接收设备不应动作。d.在通频带接收极限电平范围内,持续时长不大于7ms的双频信号,接收设备不识别为信号;在接收设备已经动作的情况下,对于不大于7ms的信号中断,接收设备不应释放。e,在有双频信号输入情况下,一个单频或多个其他信号频率组合,总功率电平比输入双频中任一*若无低失真选频表,可在滤除主发信号之后,再用选频表测谐波畸变和互调失真、单频泄漏信号电平。4

GB/T3971.3—1983

单频信号电平低20dB,不应引起接收设备误动。4.2测试方法

4.2.1按图4连接测试电路。双频输入时接入E1、E2,作为双频信号源,输出频率分别为f1、f2(此时图4中Es不接入FG)。测试防第三频干扰时接入E1、E2、E3,输出频率分别为f1、f2、fs。E1、E2作为主送双频信号源,E:作为第三频信号源。为确保正确的测试信号,接通K前应用音频选频表和频率计在A、B点监测信号电平、频率。

新率计

图4多频接收测试方框图

4.2.2多频接收测试信号应从交换点”输入。测试前应在本局模拟实际占用过程建立并保持交换点至被测多频设备之间的连接,相应的多频发送设备应模拟实际接收过程中的状态**。对于四线多频设备,发送支路侧应终端6002电阻。4.2.3对于前向信号接收设备,f1、f2频率取前向“6中取2”,fs取f1、f2以外的前向标称频率;对于后向信号接收设备,f1.f2取后向“4中取2”,f:取f1.f2以外的后向标称频率。a。在表1所列频率、电平组合信号下,连续通断开关K,接收设备应可靠动作和释放,无误动。其中,有第三频时,第三频不应动作,主送双频应可靠动作。*在确知交换点至多频设备接收端(二线多频设备方向滤波器二线侧,现用长途四线多频设备混合线圈电路侧接收端)的衰耗前提下,为方便起见,可经过换算后,将测试信号直接在接收端输入。**例如测前向信号接收设备时,输入信号前相应的后向发送设备不发送任何后向信号,断输入信号前应先发送一组后向信号以观察能否正常释放。再如测后向信号接收设备时,输入信号前相应的前向信号发送设备应先发送组前向信号。

信号组合

GB/T3971.3—1983

表1接收设备动作信号组合一览表P(f1)=P(f2):-5 dBm

P(f1)=P(f2):—35dBm

P(fi±10Hz):—5dBm

P(f2±10Hz):—12dBm

P(fi±10Hz):-12dBm

P(f2±10Hz):—5dBm

P(fi±10Hz):—5dBm

P(f2±10 Hz):10 dBm

P(fi±10Hz):—10dBm

P(f2±10Hz):—5dBm

P(f1±10Hz):—28dBm

P(f2±10Hz):—35dBm

P(fi±10Hz):35dBm

P(f2±10Hz):—28dBm

P(fi±10Hz)—30dBm

P(f2±10Hz):35dBm

P(fi±10Hz):—35dBm

P(f2±10Hz):30dBm

P(f1)=P(f2):-5dBm

P(fs):-25dBm

P(f1)=P(f2):-15dBm

P(fs)35dBm

(f1、f2非相邻)

(f1f2非相邻)

(f1、f2相邻)

(f1、f2相邻)

(f1f2非相邻)

(f1f2非相邻)

(fif2相邻)

(f1、f2相邻)

注:表内(f1(2)±10Hz)系指最大频率变动,例如fi=1380Hz时,(f1±10Hz)即为1390Hz或1370Hz。在P(f1)=P(f2):一42dBm信号组合下,连续通断开关K,接收设备应可靠不动作。b.

在P(f1):—5dBm,P(f2):—25dBmP(f1):—15dBm,P(f2):—35dBm的信号组合下,连续通c.

断开关K,接收设备应不识别为信号。在接收设备未动作情况下,对于P(f1)=P(f2):一5dBm的信号,控制开关K接通7d.

接收设备应可靠不动作;在接收设备已经动作情况下,控制开关K断7°ms,接收设备应不释放。对

每种测试,连续两次测试之间的间隔时间应远大于7ms。4.2.4对于前向信号接收设备,f1f2取330~1150Hz和12130~3400Hz频带内任一双频组合\,P(f1)=P(f2):一5dBm,对于后向信号接收设备,fi、f2取1300~3400Hz频带内任一双频组合*,P(fi)=P(f2)-5dBm。连续通断开关K,接收设备应可靠不动作。4.3使用仪表及要求

如图4所示,其中:

E1、E2、Es:音频振荡器,平衡输出,频率范围300Hz~10kHz,电平范围-35dB~十20dB,输出阻抗6002。为了测试方便E1、E2尽量选用能逐赫改变频率的振荡器(如音频变阻振荡器),E:可选用连续可变频率振荡器。

LM:音频选频电平表,平衡输入,输入阻抗600。频率范围50Hz~10kHz以上,测量电平范围一70~十20dB,机内自失真衰减应大于80dB。频率计:频率范围300~10kHz以上,计数误差士1Hz范围内。E1、E2连同两个桥路在300~3400Hz频带内总失真,即在A、B点测得的总失真应比由E1、E2送至该点的双频中任一单频信号电平至少低37dB。*实际双频组合数量很多,一般可具体分析接收设备灵敏频率点,选取灵敏频率组合。或者采取让一个信号源固定为所指频带某一信号频率,另一信号源在所指频带内连续改变信号频率的办法。6

5多频互控周期测试

5.1指标

GB/T3971.3—1983

在可靠传递信号条件下,多频互控周期应尽可能短。不包括信号传播时间,互控周期即收发一位数码的时长应不大于250ms。

5.2测量方法*

采用通用的测量时长方法,时长范围在数十毫秒至数十秒。如图5所示,利用发码程序继电器空闲动合接点或具有相同节拍的其他继电器的空闲动合接点,在发码过程相应节拍(图5为FB、Fc闭合时)引出地电位信号,整形为符合所用测量仪表需要的信号,按逻辑触发和截止计时,所计时长为一位互控周期(图5为B位)。测试可用自环呼叫办法进行,信号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二线多频设备自环中继线对800Hz的衰耗应为14dB,或用假线模拟。四线多频设备自环测试可根据被测设备所在局的电平配置,在去话中继器、来话中继器间接入衰耗器,衰耗器衰耗值应保证接收支路交换点收到的最低信号电平为一35dBm。测试应根据具体设备特点,排除等待接续等非多频互控时长。形

低心临

图5互控周期测量示意图

注:图中以测B位互控周期为例;时间测试仪表以QB307频率计数器为例;FA、FB、Fc为发码程序继电器空闲动合接点;使用其他测量时长仪表应根据仪表要求连接。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世亮。

本测量方法主要以继电器收、发码电路为例,说明测量互控周期所应包括的逻辑节拍,电子收、发码电路可参照相应节拍用适于设备特点的方法进行测量。7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