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JGJ/T 10-1995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中提到的相关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1. 混凝土工作性能检测:
  • 坍落度:通过坍落度筒测量,判断混凝土的流动性。

  • 坍落扩展度:适用于高流动性混凝土,通过测量混凝土在标准坍落度筒中的扩展直径。

  • 含气量:测量混凝土中包含的空气体积百分比。

2. 泵送性检验:
  • 泵送试验:在施工现场进行实际泵送试验,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评估混凝土的可泵性。

3. 其他性能检测:
  • 强度试验:通过标准试模制作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 粘聚性和保水性:通过目测和简单试验评估混凝土的粘聚性能和保水能力。

检测方法涉及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可以根据标准中指定的程序及相关检测设备进行。

涉及产品:
  • 混凝土泵送剂:通过改善混凝土的粘稠性和流动性来提高泵送性能的外加剂。

  • 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如砂、石)、水和外加剂等。

  • 泵送设备:包括混凝土泵和相关设备,用于混凝土的泵送施工。

这些检测项目及方法确保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以及良好的泵送性能,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

JGJ/T 10-1995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标准号:JGJ/T 10-1995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

发布日期:1995-01-01

实施日期:1995-01-01

标准状态:现行

JGJ/T 10-1995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的简介

为促进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发展,提高混凝土泵送施工质量,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及其他类似工程中的普通混凝土泵送施工。崔朝栋JGJ/T10-19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1995

JGJ/T 10-1995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的部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umping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JGJ/T10—95

1995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umping constructionof concrete

JGJ/T10—95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10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新华书店经销

北京建筑工业印刷厂印刷

2印张:2岁字数;56千字

开本:850×1168毫米

1995年10月第一版

2002年2月第八次印刷

印数:25,801—30,300册

定价:7.00元

统书号:15112·7701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00037)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的通知

建标[1995]]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根据建设部(90)建标字第407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业经审查,现批推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编号JGJ/T10一95,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推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5年2月27日

主要符号

3泵送混凝土源材料和配合比

3.1泵送混凝土原材料

3.2泵送混凝土配合比.·

4泵送混凝土供应

4.1一般规定

4.2泵送混凝土的拌制

4.3泵送混凝土的运送

5混凝土泵送设备及管道的选择与布置5.1混凝土泵的选型和布置

5.2配管设计

5.3配置布料设备的要求

6混凝土的泵送与浇筑·

6.1-般规定

6.2混凝土的泵送

6.3泵送混凝土的浇筑

7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

附录A粗、细骨料最佳级配图

附录 B混凝土泵最大水平输送距离计算公式附录

模板最大侧压力计算公式

附录 D

常用混凝土输送管规格和管径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关系

泵送混凝土压力泌水试验

附录E

附录 F本规程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促进混凝土泵送技术的发展,提高混凝土泵送施工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及其他类似工程中的普通混凝土泵送施工。

1.0.3混凝土泵送施工应有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且应在前项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1.0.4混凝土泵送施工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混凝土泵送施工时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防火等要求,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2 主要符号 

N,—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

Q1一一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V,--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容量S。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平均行车速度;L-一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距离;T,一一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Qmax-—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α-—配管条件系数;

7—作业效率;

R--—曲率半径

N2-—混凝土泵数量;

Q-混凝土浇筑数量;

混凝土泵送施工作业时间:

T。—-

混凝土泵的最大水平输送距离;Lmax

Pmax -

混凝土泵的最大出口压力;

-混凝土在水平输送管内流动每米产生的压力损失,APH-

混凝土输送管半径,

粘着系数;

速度系数;

混凝土玥落度;

混凝土泵分配阀切换时间与活塞推压混凝土时间之比;

V2—一混凝土拌合物在输送管内的平均流速;α2—径向压力与轴向压力之比;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混凝土重力密度;

t。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

T——混凝土温度;

V一一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

β,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β2—混凝土落度修正系数;

S1o一一混凝土加压至 10s 时的相对泌水率;V10、V140——混凝土加压至 10s 和140s 时的泌水量。3

3泵送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3.1泵送混凝士原材料

3.1.1拌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符合下列国家现行标(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2)《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3.1.2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对碎石不宜大于1:3,对卵石不宜大于1:2.5;泵送高度在50~~100m时,宜在13~1:4;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时,宜在 1 : 4~1 : 5。

粗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

粗骨料的最佳级配,可按附录A中图A-1~图A-4选用。3.1.3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细骨料宜采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

细骨料最佳级配可按附录A中图A-5选用。3.1.4拌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3.1.5泵送混凝土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混凝土泵送剂》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

3.1.6泵送混凝土宜掺适量粉煤灰,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4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粉煤灰在混凝士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3.2泵送混凝士配合比

3.2.1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除必须满足混凝士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外,尚应使混凝士满足可泵性要求。3.2.2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混凝士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和《预拌混凝士》的有关规定。并应根据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运输距离、混凝土泵与混凝土输送管径、泵送距离、气温等具体施工条件试配。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泵送混凝土配合比。

3.2.3混凝土的可泵性,可用压力泌水试验结合施工经验进行控制。一般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S1.不宜超过40%。3.2.4泵送混凝土的落度,可按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选用。对不同泵送高度,入泵时混凝土的落度,可按表3.2.4-1选用。混凝土经时落度损失值,可按表3.2.4-2确定。

不同泵送高度人泵时混凝土落度选用值泵送高度(m)

落度(mm)

30以下

100~140

140~160

60~100

160~180

混凝土经时圾落度损失值

大气溢度()

混凝土经时落度损失值(掺粉

煤灰和木钙,经时1h)

20~30

25~35

表 3. 2. 4-1

100以上

180~200

表3. 2.4-2

30~35

35~50

注:掺粉煤灰与其他外加剂时,落度经时失值可根据施工经验确定。无施工经验时,应通过试验确定,

3.2.5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宜为0. 4~0.6。3.2.6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8%~45%。5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