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标准《NY 413-2000 硅酸盐细菌肥料》主要涉及以下相关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

  1. 菌种鉴定:该项目主要检测肥料中是否含有规定的硅酸盐细菌菌种。通常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种的鉴定和确认。
  2. 有效活菌数:指肥料中有效活菌的数量。检测方法可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培养并计数平板上的菌落来确定。
  3. 水分含量:检测肥料中的水分比例,通常采用烘干法,通过烘干后的重量差异计算水分含量。
  4. pH值检测:通过配制肥料浸提液后,使用pH计进行测量,来确保产品的酸碱度符合标准。

涉及的产品主要是在农业中使用的硅酸盐细菌肥料,这类肥料通过硅酸盐细菌的作用可以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利用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以上检测项目和方法,可以有效保证硅酸盐细菌肥料的质量和使用效果,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NY 413-2000 硅酸盐细菌肥料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硅酸盐细菌肥料

标准号:NY 413-2000

标准类别:农业行业标准(NY)

发布日期:2000-12-22

实施日期:2001-04-01

标准状态:现行

NY 413-2000 硅酸盐细菌肥料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硅酸盐细菌肥料产品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能释放钾、磷与灰分素,改善作物营养条件的有益微生物发酵制成的活体微生物肥料制品。NY413-2000硅酸盐细菌肥料NY413-2000

NY 413-2000 硅酸盐细菌肥料的部分内容

NY413-2000

本标准在原有标准NY/T227一1994《微生物肥料》的基础上,对其中的硅酸盐细菌肥料部分进行修改。

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增加术语、抽样和判定规则部分。在检验方法中增加允许差;一在技术要求中删除成品无害化指标。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NY/T227—1994中的硅酸盐细菌肥料部分。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慧荃、吴观以、李元芳、葛诚、沈德龙51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硅酸盐细菌肥料

Silicate bacteria fertilizerNY413—2000

本标准规定了硅酸盐细菌肥料产品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运输与贮本标准适用于能释放钾、磷与灰分元素,改善作物营养条件的有益微生物发酵制成的活体微生物肥料制品。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250--1989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6543--1996瓦楞纸箱

NY411—2000固氮菌肥料

NY/T227—1994微生物肥料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硅酸盐细菌肥料

在土壤中通过其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刺激作物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4产品分类

按剂型不同分为:液体菌剂、固体菌剂和颗粒菌剂。5技术要求

5.1菌种

非致病菌,能在含钾的长石粉、云母及其他矿石的无氮培养基上生长,菌体内和发酵液中存在钾及刺激植物生长的激素物质。

5.1.1菌种用胶冻样芽胞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的一个变种菌株或环状芽胞杆菌(B.cirulans)及其他经过鉴定用于硅酸盐细菌肥料生产的菌种,严格控制各种遗传工程微生物菌种(GEM)的使用。凡用本标准以外的菌种必须经过鉴定。5.1.2菌体大小为4~7um×1~1.2μm,长杆状,两端钝圆,胞内常有1~2个大脂肪颗粒,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有荚膜,有椭圆形芽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0-12-22批准516

2001-04-01实施

NY 413—-2000

5.1.3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粘稠,富有弹性,呈圆形,边缘整齐、光滑、有光泽,隆起度大,无色透明

5.1.4在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上基本不生长。5.2成品技术指标(见表1)

成品技术指标

表1月

水分,%

细度筛余物,%

孔径 0. 18 mm

径5.0 mm~~2.5mm

有效期内有效

活菌数:10%/ml.(g)

杂菌率,

有效期2”,月

尤异臭味

1)其中包括10\\马丁培养基平板上无霉菌。固

黑褐色或褐色粉状,湿润、

松散,无异臭味

20.0~~50.0

6. 5~ 8.5

2)此项仪在监督部门或仲裁检验双方认为有必要时才检测6抽样

黑色或褐色颗粒

按每一发酵罐菌液制成的产品为一批,逐批抽样检验。抽样过程要严格避免杂菌污染。6.1抽样工具及用品

抽样前预先准备好无菌塑料袋(或塑料瓶)、金属勺、剪刀、封口机、牛皮纸封样袋、标签、抽样封条和胶水。

6.2抽样数量及抽样方法

在成品库抽样,可按“\形分层设点抽取,抽样以件为单位,小包装产品以一个包装箱为一件。大包装(30~50kg)产品袋(一桶)为件。抽样件数由样品基数的大小确定。1~10件全部抽样;11~200件抽取10件;201~~400件抽取20件。样品基数大于400件者,按超过部分的2%增加抽样件数。总件数不要超过40件。

每件小包装产品抽取一小袋,在无菌条件下每袋取样200g。然后将所有的样品混勾,按四分法缩到2000g,分装4袋,封口。每2袋为一份装人牛皮纸封样袋。最后贴上抽样标签和抽样封条。液体产品每件吸取10ml,-同放人无菌三角瓶中,混匀后,分成两份,每份250mL。一份留存被抽样单位,一份交检测中心检测。

7检验方法

7.1仪器设备及试剂

7.1.1仪器设备

生物显微镜(10×100);

菌落计数器;

恒温培养箱;

恒温干燥箱;

恒温摇床;

灭菌锅;

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

酸度计:

NY 413--2000

试管:915mm×150mm,q18mm×180mm;培养血:直径9cm;

三角瓶:500mL、150mL;

无菌吸管:1、2、5、10mL;

玻璃刮刀;

滤纸;

酒精灯;

天平(千分之一);

标准筛:孔径0.18mm、2.5mm、50.0mm;1号羊毛画笔;

无菌水;

无离子水。

7.1.2试剂(见附录A)

7.2成品检验

7.2.1气味检验

取硅酸盐细菌肥料样品打开包装,进行感观检验。7.2.2外观检验

将固体硅酸盐细菌肥料包装打开,装在白色塘瓷盘中,将液体硅酸盐细菌肥料摇匀,在明亮光线下进行感观检验。

7.2.3pH 值测定

液体型样品:用50ml.量筒取40.0ml.样品放入50mL烧杯中,直接在酸度计上测定,记下每个试样的pH值。每个样品重复三次。粉末型、颗粒型样品:称取样品15.0g,放入50mL烧杯中,按1:2(样品和无离子水)的比例用50ml.量筒量取30ml.无离子水,加人到放有样品的烧杯中(样品含水量低于百分之一,可按1:35的比例加无离子水)。将每个样品搅拌1min,静止30min后测样品pH。每个样品重复3次。取平均值,精确到十分之一位。颗粒型样品应先磨碎过1mm筛,步骤和粉末型相同。7.2.4含水量测定

称取固体型菌肥三份,每份20.0多,精确到0.01g,放人已称恒重的铝盒中。置105℃干燥箱内烘烤4h,移至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重。根据烘干前后质量差计算含水量。取三个样品测定数的平均值。平行样品绝对偏差应低于1%。

含水量按式(1)计算:

ml×100

含水量(%)= m。二

式中:m.…-烘干前样品的质量,g;mr

一烘干后样品的质量,g。

7.2.5细度测定

准确称取粉末型样品50.0g,放入300mL烧杯中.加250ml的自来水漫泡5min,将浸泡好的样品倒人0.18mm的筛上,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严防样品溅出),在冲洗过程中,用刷子轻轻地刷,直至518

NY 413—2000

流下清水为止。将筛子连同筛上样品放到烘箱中,在105C下烘41。冷却后称筛上样品。筛上样品百分含量按式(2)计算,样品通过0.18mm孔径筛子的百分数按式(3)计算:筛上样品(%)筛余物于重主样品质样品含水百分数×10样品质量

注:筛上样品的百分数不得20%,样品通过0.18mm孔径筛子的百分数一1一筛上样品百分数++***(2)

(3)

颗粒样品通过筛子测量时,不须水漫泡,将孔轻5.0mm和2.5mm两筛擦在一起,大孔径在上,一次通过。筛上物须10%。

7.2.6有效活菌数和杂菌数的测定平板测数法,采用选择培养基(见附录B),按NY/T227--1994中5.2执行。7.2.6.1测定步骤

准确称取待测样品10.0g,加人带玻璃珠的100mL的无菌水中(500mL的三角瓶),如是液体菌剂取10~20mL加人90~180mL.的无菌水。静置20min后,室避下在旋转式摇床上以200r/min充分振荡30min,即制戏母液。

系列稀释:用10mL无菌吸管吸取5mL振荡均匀的母液,加到45mL无菌水中,混勾成1:10的菌悬液,用5mL无菌吸管吸取5L1:10的菌液于另一只装有45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混匀后成1*1×10-2的菌悬液,逐级稀释,分别得到1:1×10-3.1:1×10-41:1×10~5等系列稀释度菌悬液,稀释时每个稀释度必须更换无菌吸管。加样:用1mL或0.5mL无菌吸管分别吸取不同稀释度菌悬液0.1mL,加至直径为9cm平m的硅酸盐细菌培养基表面,用无菌刮刀将菌悬液均匀涂于整个琼脂表面。每个样品取三个连续适宜的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加样时必须更换无菌吸管,每一稀释度重复3次,间时用加无菌水的空白作对照。培养:加样后将平板用无菌纸链好,放人28~30℃培养箱中培养48h。菌落计数:根据所检测的样品的有关技术资料,通过染色、镜检等技术确认有效菌的菌落形态、染色反应和个体形态后,分别统计有效菌数目和杂菌数目。当空白对照每平Ⅲ出现菌落数大于4时,检测结果无效,须重做。

每个稀释倍数取5~10个菌落的菌体,涂片染色(见附录A,附录B),显微镜观察识别后,取菌落为30~300个的平板计数。统计出同稀释度三个平血上菌落平均数。有效活菌数按式(4)计算:

菌剂含菌数(个/)一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母液菌悬液的体积(mL)

菌剂克数或毫升数

×加样量(mL)

.++9#**(4)

杂菌是指样品所含有效活菌数以外的其他种类微生物的总称。目前所用的细菌微生物肥料中,其杂菌数为马丁培养基上出现的霉菌数与选择培养基上出现的杂菌数(舞菌除外)之和。选择培养基上出现的杂菌数目可由检测样品有效活菌数的菌落计数时得出。7.2.6.2霉菌数测定

将10-2或10~3稀释度菌悬液0.1mL加到马丁培养基的平板上(操作步骤同7.2.6.1),在28℃培养48h。杂菌率按式(5)计算:

杂菌率(%)=有效菌数+杂菌数×100杂菌数

**(5)

菌数的上限婴求:拌种用的菌剂,霉菌数不得超过每克或每磨升10×104个;非拌种用菌剂中霉菌数不得超过每克或每毫升30×10°个。杂菌数是指在选择培养基上,除有效活菌外的其他的菌落数与马丁培养基上霉菌数之和。用马丁塔养基测霉菌时取10-*稀释度的菌悬液测定。28C培养。7.2.7有效期的检验

在产品说明书中标明的有效期到达前10d测定成品各项指标的方法按7.2.17.2.6.达到标准要319

求为有效期合格。

8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8.1.1产品出厂检验

产品交货时进行的检验。

8.1.2产品型式检验

NY 413--2000

新产品鉴定或国家质检机构质凰监督检验。8.2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按5.2执行。出厂检验时不检有效期。8.3判定规则

8.3.1含格产品:

)检验结果符合5.2所规定的技术指标的产品为合格产品:6)杂菌率不符合指标,但小于本标准规定的2倍时,在103马丁培养基平板上无霉菌出现,其他各项指标符合,也可判为合格产品;C)在pH值、水分、吸附剂颗粒细度、外观和气味等次要检测项目中,有两项不符合技术指标,但活菌数及杂菌率符合指标要求,也可判为合格产品。8.3.2不合格产品:

a)硅酸盐细菌活菌数不符合技术指标,判为不合格产品;b)杂菌率超过本标准规定的2倍,判为不合格产品;()在10-6马了培养基平板上出现霉菌判为不合格产品;d)在pH值、水分、细度、外观等次要检测项目中,有三项不符合技术指标,判为不合格产品。8.3.3含有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CPR)的硅酸盐细菌肥料产品,检测时只测硅酸盐细菌数量,不测植物促生根际细菌的数量,也不视其为杂菌。8.3.4本标准中质量指标合格判断,采用GB/T1250中修约值比较。9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

9.1包装

9.1.1内包装

液体肥料小包装用塑料瓶或玻璃瓶,大包装用塑料桶。固体肥料用不透明聚乙烯塑料袋包装。颗粒硅酸盐细菌肥料亦可用编织袋包装。冻干菌剂用玻璃指形管真空干燥。9.1.2外包装

外包装采用纸箱,纸箱质量应符合GB/T6543要求。箱外用尼龙打包带加固。9.1.3每箱(袋)产品中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在使用说明中标明使用方法、用量及注意事项。9.2标识、运输和贮存

硅酸盐细菌肥料的标识、运输和存按NY411-2000中9.2.9.3和9.4执行。520

A1染色液配制

A1.1石碳酸复红染色液

甲液:碱性复红

95%酒精

乙液:石碳酸

NY 413--2000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染色剂和染色方法

蒸馏水

将甲、乙两液混合,稀释5~10倍使用。A1.2美兰染色液(次甲基蓝)

甲液:美兰

95%酒精

乙液:氢氧化钾

蒸馏水

将甲、乙两液混合即成。

A1.3孔雀绿染色液

孔雀绿

蒸馏水

A1.4番红染色液

95%酒精

取上述番红酒精液10mL,与90mL蒸馏水混匀,成为稀番红稀释液。A1.5碱性复红[0.5%(m/V)]

碱性复红

95%酒精

A2菌体染色方法

取一小滴无菌水于干净的载玻片上,用接种环蘸取少许菌苔或菌液,与水混合涂成均勾的薄层,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手持载玻片一端迅速通过酒精灯火焰2~3次固定。加石碳酸复红或美兰染色液一滴,染色约1min,用自来水轻轻冲洗染料,用吸水纸吸净玻片多余的水,于燥、镜检。A3英膜染色方法

制片同A2。石碳酸复红染1min后,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自然风干,在载玻片一端加一滴墨汁,用吸水纸推向另一端,涂布成一薄层,干燥后镜检。染色结果,背景黑色,菌体红色,菌体外包一层透明圈,即为英膜。也可以加石碳酸复红染色1min,水洗,干燥后镜检。染色结果,菌体红色,包围一层不着色的部分就是英膜。

A4芽胞染色方法

制片同A2。加孔雀绿染色液3~~5滴于涂片上,酒精灯火焰加热至冒气,但不沸腾,并随时补加染色液,维持涂片处不干,染色约5~10min,自来水冲洗30s。用0.05%碱性复红或0.5%番红染色1min,水洗,镜检。染色结果,芽胞绿色,菌体红色。521

A5革兰氏染色法

A5.1染色剂

A5.1.1结晶紫染色液

甲液:结晶紫

95%酒精

乙液:草酸铵

蒸馏水

甲、乙液相混,静置48h后使用。A5.1.2卢哥(Lugol)氏碘液

碘(12)片

碘化钾(KI)

蒸馏水

NY 413—2000

先取少量(35mL)蒸馏水溶解碘化钾,再投人碘片,待碘全溶后,加水100mL,配成母液,使用时加2倍水,稀释成卢哥氏碘液。

A5.1.3脱色剂:95%酒精。

A5.1.4复染液:0.5%番红水溶液。2.5%番红酒精溶液

蒸馏水

A5.2染色方法

A5.2.1制片。

A5.2.2滴加结晶紫液,覆盖1min。20mL

A5.2.3用水冲净结晶紫,风干(或吹干)。A5.2.4滴加碘液,覆盖1min。

A5.2.5用水冲去碘液,用吸水纸吸去水分,风于(吹干)。A5.2.6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30s后水洗,吸去水分,风干(或吹干)。A5.2.7番红染色液染色1~~2(或更长)min后,自来水冲洗。干燥、镜检。A5.3染色结果

革兰氏阳性菌体呈紫色,阴性菌体呈红色。附录B

(标准的附录)

有效活菌数和杂菌含量测定用培养基B1硅酸盐细菌有效活菌数测定的培养基配方蔗糖

磷酸氢二钠(Na,HPO)

硫酸镁(MgSO·7H,O)

碳酸钙(CaCO;)

氯化铁(FeCl,)

玻璃粉

蒸馏水

1 000 mL

18~20g

B2马丁培养基(测霉菌数)

磷酸二氢钾(KHPO)

硫酸镁(MgSO,*7H,O)

葡萄糖(C,H12O·H,O)

蛋白陈

1%孟加拉红酒精(无水)溶液

蒸馏水

NY 413--2000

18~20g

1000mL

临用时每100mL.培养基中加1%的链霉素溶液0.3mL(30mg/kg),或每1000rnL培养基中加人0.1g氯霉素共同灭菌。

附录℃

(标准的附录)

硅酸盐细菌发酵液中全钾金测定方法—火焰光度法C1原理

火焰光度计是测量某种待测元素通过火焰激发出光谱能量强度的仪器。将样品制备成简单的溶液,用压缩空气使溶液喷成雾状,与乙炔或其他可燃气体混合后燃烧。溶液中的钾、钠等离子则发出其特殊的发射明线光谱,用滤光板分离选择后,由光电池把火焰发出的光能变成光电流,再由检流计量出电流大小。光电流的大小与溶液里该元素的含量是呈正相关的,再从同样条件下测定的标谁溶液所作的曲线上查出相对应的浓度而定量。

C2氧化钾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称取经105C烘干4~6h的分析纯氯化钾1.5830g,溶于蒸馅水中,定容至1000mL摇匀,即为1000ng/kg氧化钾基准溶液,将此溶液稀释成100mg/kg,用其配制2、4、6、8.10、15、20mg/kg氧化钾标准溶液系列各50mL(或250mL),用火焰光度计测定出电流读数。在方格纸上以电流计读数为纵坐标,以氧化钾浓度为横坐标,绘成标准曲线。C3測定步骤

培养液成分是:葡萄糖(C.H2O·H0)5.0g,硫酸镁(MgSO,7H.O)0.5碳酸钙(CaCO3)0.1g+磷酸氢二钠(NazHPO.)42.0名,氯化铁(FeC1s)0.005g,钾长石粉(玻璃粉、含钾的矿石粉)1.0名,蒸馏水1000mL,pH7.0。将上述塔养液100mL装250mL三角瓶中,121℃灭菌30min。冷却后接种硅酸盐细菌菌悬液。在28C200r/min摇床培养4d后,将培养物全部转移至蒸发m.中,在水浴上浓缩到10ml.左右,加人6%(V/V)H.O.少许,继续蒸煮,同时不断搅动,此反复处理,直到硅酸盐细菌粘液消失为止。加水过滤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后,用火焰光度计进行钾的测定。机据电流读数,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出硅酸盐细菌解钾(KO)数。结果表示,每100mL发酵液含氧化钾(K20)的数量以mg/kg表示。数值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23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