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检测项目

在标准《JG/T 68-1999 建筑机械用三排柱式回转支承》中,涉及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检测项目:

  • 回转支承的外观和表面质量检测
  • 尺寸和几何精度检测
  • 材料和硬度检测
  • 承载能力和性能检测
  • 回转灵活性和噪声检测
  • 密封性能检测

检测方法:

  • 利用量具(如游标卡尺和千分尺)进行尺寸测量
  • 利用非破坏性检测方法检测材料质量(如磁性探伤、超声波探伤)
  • 使用硬度计测定材料的硬度值
  • 通过专用试验台进行承载能力测试
  • 使用噪声仪和回转试验设备进行回转灵活性和噪声检测
  • 密封性能可通过压力测试进行评估

涉及产品:

  • 建筑机械用回转支承
  • 工程机械用回转支承
  • 起重设备用回转支承
  • 其他可能使用三排柱式回转支承的设备
这些检测项目和方法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以适应严苛的建筑和工程环境。

JG/T 68-1999 建筑机械用三排柱式回转支承的基本信息

标准名:建筑机械用三排柱式回转支承

标准号:JG/T 68-1999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

发布日期:1999-06-04

实施日期:1999-06-04

标准状态:现行

JG/T 68-1999 建筑机械用三排柱式回转支承的简介

本标准规定的建筑机械用三排柱式回转支承是建筑机械中同时承受轴向力、倾翻力矩、径向力且需两部分相对转动的专用传力基础件。本标准规定了三排柱式回转支承的机构型式、基本参数系列、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三排柱式回转支承的产品设计、制造和选用。其他起重装卸机械、矿山机械、港口机械等亦可参照使用。JG/T68-1999建筑机械用三排柱式回转支承JG/T68-1999

JG/T 68-1999 建筑机械用三排柱式回转支承的部分内容

ICS91.220

(正版)JG 68-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 68—1999

建筑机械用三排柱式回转支承

Construction machinery 3-row roller slewing rings1999-06-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

1999-06-04实施

JG/T68—1999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废止专业标准和清理整顿后应转化的国家标准的通知》[质技监督局标函(1998)216号要求,建设部对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复建设部归口的国家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项目及1992年以前建设部批准发布的产品标准项目进行了清理、整顿和审核。建设部以建标(1999)154号文《关于公布建设部产品标准清理整顿结果的通知》对JJ36.3一91《建筑机械用三排柱式回转支承》标准予以确认、发布,新编号为JG/T681999。为便于标准的实施,现仅对原标准的封面、首页、书眉线上方表述进行相应修改,并增加本说明后重新印刷,原标准版本同时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建筑机械用三排柱式回转支承

Constructionmachinery3-rowrollerslewingringsJG/T68-1999

本标准规定的建筑机械用三排柱式回转支承(以下简称三排柱式回转支承)是建筑机械中同时承受轴向力、倾翻力矩、径向力且需两部分相对转动的专用传力基础元件。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排柱式回转支承的结构型式、基本参数系列、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三排柱式回转支承的产品设计、制造和选用。其他起重装卸机械、矿山机械、港口机械等亦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B1299

GB1356

GB3077

优质碳素结构钢钢号和一般技术条件合金工具钢技术条件

渐开线圆柱齿轮基准齿形

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GB3480

GB4429

GB4661

GB5782

GB6170

GB6172

GB6175

GB10095

HG2-869

HG4-329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

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方法铝青铜棒

滚动轴承

圆柱滚子

六角头螺栓A和B级

1型六角螺母A和B级

六角薄螺母A和B级倒角

2型六角螺母A和B级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聚酰胺1010树脂

密封橡胶制品

3结构型式和基本参数系列

3.1三排柱式回转支承结构型式应符合图1、图2所示。3.1.1按齿轮传动方式分为:

-外齿式(见图1);

b.N-内齿式(见图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9-06-04批准1999-06-04实施

d,(m,z,x)

d,(m,z,x)

JG/T68—1999

图1SW结构型式

dr(m,z,x)

dt(m,z,x)

JG/T68—1999

ds(m,z,x)

dr(m, z, x)

图2SN结构型式

3.1.2按安装连接孔型式(见图1、图2)分为:a.A型——内外圈安装孔均为通孔;b.B型-

一内外圈安装孔均为螺孔:

c.C型—外圈安装孔为螺孔,内圈安装孔为通孔;d.D型一一外圈安装孔为通孔,内圈安装孔为螺孔。3.1.3滚动体组合

滚动体直径匹配:

d(m,z,x)

dr(m, z,x)

上排滚动体直径/下排滚动体直径/竖排滚动体直径(mm):20/16/12、25/20/16、32/25/20、40/32/25、50/40/25。

上排滚动体直径为每组滚动体的公称直径do。3.2三排柱式回转支承型号应按下述方法标记。3

标记示例:

JG/T68—1999

滚动体公称直径,mm

主滚道中心直径,mm

安装连接孔型式代号

齿轮传动型式代号

三排柱式回转支承代号

a.三排柱式回转支承,外齿式,外圈螺孔内圈通孔连接,主滚道中心直径1250mm,滚动体组合20/16/12:

回转支承SWC1250.20JG/T68--1999b.三排柱式回转支承,内齿式,内外圈螺孔连接,主滚道中心直径2000mm,滚动体组合25/20/16:

回转支承SNB2000·25JG/T68—19993.3三排柱式回转支承基本参数系列应符合表1、表2的规定。3.4本标准的齿轮原始齿形为GB1356规定的基准齿形:齿形角α=20°,工作齿高h=2m,齿距P=元m,径向间隙C=0.25m,齿根圆角半径pt=0.38m。特殊要求的内齿式,允许采用短齿齿形,其原始齿形应符合GB1356中短齿的规定。3.5三排柱式回转支承滚柱之间应放置隔离块,上排滚柱之间与下排滚柱之间隔离块宽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竖排滚柱之间的隔离块宽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3.6三排柱式回转支承应有足够的润滑油注油油杯,油杯在回转支承截面上的位置如图1、图2中n。所示,油杯在回转支承圆周方向上的间距宜选在800~1600mm之间。4技术要求

4.1滚柱

滚柱材料为GCr15或GCr15SiMn,并符合GB4661的规定。本标准采用的滚柱等级见表5。4.2套圈材料和毛坏

4.2.1各套圈材料选用符合GB699、GB1299及GB3077规定的50Mn、42CrMo,45MnV、50MnV、5CrMnMo或其他具有同等性能的材料制造。4.2.2毛坏表面不得有白点,不允许有表面及内部裂纹;非金属夹杂硫化物不得超过2.5级;氧化物不得超过3级;晶粒度高于6级。对于热轧后调质处理的毛坏,其硬度为HB231~286。4.3隔离块

隔离块材料选用符合GB699规定的20号钢;符合GB4429规定的QA110-3-1.5;符合HG2-869规定的聚酰胺1010树脂;隔离块不允许有裂纹。4.4密封条用符合HG4-329的耐油橡胶制成,其硬度不低于邵尔A70。4.5热处理要求

JG/T68—1999

—1999

0662288

2802216

OS000SMS

oossms

280082

JG/T68—1999

JG/T68-1999

OS000SNS

OS0SNS

OSs NS

JG/T68—1999

4.5.1三排柱式回转支承按滚柱、滚道及齿部热处理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上、下排滚柱之间隔离块宽度

滚柱直径

隔离宽度b

滚柱直径

隔离宽度bl

滚柱直径d。,mm

每套中滚柱直径变动量应小于,um4.5.2·滚柱表面硬度见表6。

竖排滚柱之间隔离块宽度

滚柱等级

4.5.3各滚道要进行表面淬火处理,其表面硬度见表6;率硬层深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允许有一个回火带,回火带宽度应符合表7的规定,并各套圈应在外露面的回火带处打上“√√√”标记或其他明显标记;滚道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4.5.4齿轮部分可表面淬火或调质处理。当齿部淬火时,齿部表面硬度见表6。齿根淬硬层深度为1.02.5mm,齿面淬硬层深度为1.5~3.2mm,淬硬层深度随齿轮模数增大而增大。4.6三排柱式回转支承组装后,其轴向间隙、径向间隙及内外圈相对跳动应符合表8的规定;其滚动体与滚道接触长度应符合表9的规定。产品质量等级

滚柱硬度,≥

滚道表面硬度,≥

齿部淬火时表面硬度,≥

注:①每圈滚道上至少均布测量6处。热处理硬度

优等品

齿部表面的硬度按圆周均布6个齿的周节处测量。一等品

滚道表面淬硬层深度及回火带宽度表7

滚柱直径d。

硬层深度,》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回火带宽度B,≤

注:①淬硬层深度是指从表面至硬度为HRC 44处的距离。25

②回火带宽度B是指回火带两端滚道中部硬度为HRC50处之间的距离。32

合格品

齿轮精度等应符合GB10095的规定。建议齿轮成品精度级别选用998GJ或10109FH。4.7

现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