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成分检测体系包含三大核心指标:主元素含量测定、杂质元素限量分析及气体夹杂物检验。主元素检测聚焦铝含量(Al≥99.50%)、电解过程残留氟化物(F≤0.02%)及钠钾金属(Na+K≤0.03%)的精确测定。杂质元素涵盖铁(Fe≤0.25%)、硅(Si≤0.15%)、铜(Cu≤0.01%)等13种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痕量分析。气体检验重点监控氢含量(H₂≤0.15mL/100gAl)及氧化夹杂物(Al₂O₃≤0.02%)。
本检测方案适用于三类电解铝产品:液态原铝(温度650-750℃)、铸轧铝板坯(厚度6-10mm)及重熔用铝锭(99.7A级)。针对不同形态样品制定差异化预处理规程:液态样采用真空取样探头配合急冷成型技术;固态样执行铣面处理(去除深度≥1mm)与多点取样策略。特殊应用场景如航空航天用高纯铝(5N级)需增加镓(Ga)、钒(V)等超痕量元素(≤1ppm)的专项检测。
1. 原子发射光谱法(AES):依据GB/T 7999-2023标准建立校准曲线,采用氩气等离子体激发样品原子特征谱线,测量波长范围190-800nm。配置12通道光电倍增管同步采集Al、Fe、Si等主次元素信号强度。
2.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按ISO 14703:2020制备抛光试样(Ra≤0.8μm),使用Rh靶X光管(50kV/60mA)激发特征X射线,硅漂移探测器测量Cu、Zn等重金属元素。
3. 惰性气体熔融法:采用LECO ONH836型分析仪测定氢氧含量,石墨坩埚加热至3000℃释放气体,红外吸收池与热导池联合定量。
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针对B、Li等超轻元素(<1ppm),配置碰撞反应池消除Ar²⁺干扰,检出限达0.01ppb。
1. 全谱直读光谱仪:配备CCD阵列检测器与恒温分光室(±0.1℃),波长重复性≤0.005nm
2. X射线荧光光谱仪:配置4kW薄窗X光管与高分辨率探测器,实现Na-U全元素覆盖
3.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采用双吸收池结构设计,碳检出限0.1ppm
4.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适用于现场快速筛查,脉冲能量200mJ@1064nm
5.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联用系统(SEM-EDS):用于夹杂物形貌观察与微区成分分析
6. 真空熔融气相色谱仪:配备钯过滤装置与TCD/FID双检测器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