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黑咖啡质量检测体系包含八大核心指标:

咖啡因含量测定:依据GB 5009.139标准进行定量分析

水分及水分活度检测:控制微生物生长风险的关键参数

灰分测定:评估原料加工过程中无机物残留水平

酸度与pH值分析:反映产品稳定性和风味特征的重要指标

重金属残留检测:铅、砷、镉等有害元素限量符合GB 2762要求

农药残留筛查:覆盖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等56种常见农残

微生物指标检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致病菌的定量分析

感官品质评价:通过标准化杯测流程评估香气、滋味及口感特性

检测范围

现行检测体系覆盖四大类黑咖啡产品:

速溶黑咖啡粉

烘焙咖啡豆制品

即饮黑咖啡饮料

胶囊/挂耳式产品

检测方法

检测项目 标准方法 方法特征
咖啡因定量 HPLC法(ISO 20481:2008) C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定量
水分测定 卡尔费休库仑法(GB 5009.3) 分辨率达0.0001g的微量水分分析
重金属分析 ICP-MS联用技术(GB 5009.268) 多元素同步测定检出限0.01μg/kg
农残筛查 GC-MS/MS法(GB 23200.113) 三重四极杆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
微生物检验 膜过滤培养法(GB 4789) 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技术路线

检测仪器

HPLC系统

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与自动进样器模块的液相色谱工作站,实现咖啡因等成分的精准定量。

ICP-MS联用仪

四级杆质谱系统配合动态反应池技术,有效消除质谱干扰提升重金属检测灵敏度。

GC-MS/MS系统

搭载电子轰击离子源的串联质谱平台,满足复杂基质中痕量农残的定性与定量需求。

原子吸收光谱仪

采用石墨炉原子化器与背景校正系统的高精度金属元素分析设备。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基于VITEK 2 Compact平台的快速微生物分析装置。

电子鼻传感器阵列

配备18个金属氧化物传感器的气味指纹图谱采集系统。

红外水分测定仪

集成卤素加热单元与精密称重模块的快速水分分析设备。

多功能电化学工作站

支持pH值、电导率及离子浓度同步测量的复合型分析仪器。

注:所有检测活动均需在CNAS认可实验室环境下进行 实验数据应通过LIMS系统实现全过程可追溯管理 标准物质溯源至NIST或CNRM认证参考材料 方法验证需满足ISO/IEC17025:2017规范要求 不确定度评估采用GUM标准建模方法

|||质量控制体系||| ├─人员资质:持证检验员占比≥85% ├─设备管理:年度校准覆盖率100% ├─环境控制:洁净区温湿度波动±1℃/±5%RH ├─数据完整性:原始记录三重备份 └─报告签发:三级审核制度

图1.黑咖啡质量安全全项检测实施流程图解(示意图)

※本文件所述方法均引用现行有效标准版本 ※特殊样品前处理需参照产品特性制定SOP ※当不同标准存在冲突时以最新国标为准 ※风险物质判定依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 ※本内容更新周期不超过12个月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