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检测主要针对样品中可溶性氨基化合物释放的游离氨基氮总量进行定量分析。具体包括:总氨基酸态氮含量测定、游离态与结合态氨基氮分离检测、特定氨基酸(如谷氨酸、赖氨酸)的当量换算分析。对于发酵类产品需同步测定酸水解氨基氮与酶解氨基氮比值以评估蛋白质分解程度。
1. 食品行业:酱油/食醋/豆瓣酱等调味品的等级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营养成分验证;肉制品加工中的蛋白质水解监控
2. 农产品领域:农作物种子活力评价;饲料原料的蛋白质利用率分析
3. 生物制品:发酵液代谢产物监测;酶制剂活性成分定量
4. 医药原料:氨基酸输液产品的质量管控
5. 科研领域:蛋白质代谢研究中的动态监测
1. 凯氏定氮法改良法
依据GB 5009.5标准改进方案:样品经硫酸-硫酸钾消解体系完全矿化后,采用硼酸吸收释放的氨态氮,通过标准盐酸溶液反滴定计算总氮量。需设置空白对照消除试剂本底干扰。
2. 甲醛滴定法
参照GB/T 5009.39执行:利用氨基与甲醛的缩合反应释放等当量氢离子,采用pH计或指示剂法确定滴定终点。关键控制点包括:反应温度(20±1℃)、甲醛试剂预中和处理、样品溶液pH初始值调节至8.2±0.1。
3. 分光光度法
采用茚三酮显色原理:在pH5.0缓冲体系中,氨基酸与茚三酮共热生成蓝紫色络合物,于570nm波长处比色定量。需注意排除还原糖类物质干扰,建议采用双波长校正法(440nm参比)。
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适用于特定氨基酸的精准分析:样品经6mol/L盐酸水解后,使用C18反相色谱柱分离,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化处理,荧光检测器定量限可达0.1μg/mL。
5. 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
建立PLS数学模型对液态样品进行无损分析:需采集≥50个标准样本建立校正集,光谱扫描范围12000-4000cm⁻¹,重点优化SNV散射校正算法。
1.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配置程序控温消解炉(420℃±5℃)和蒸汽蒸馏单元,具备自动加液与终点判定功能。推荐选用硼酸吸收液自动补给系统型号。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需配备恒温比色皿架(精度±0.5℃),建议选择双光束型仪器确保基线稳定性。石英比色皿光程10mm符合标准要求。
3. 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二元梯度泵配置荧光检测器(Ex:340nm, Em:450nm),色谱柱温控模块需保持30±0.5℃。推荐使用AccQ·Tag专用氨基酸分析柱。
4.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傅里叶变换型仪器优于滤光片式设备,积分球附件适用于固态样品漫反射检测。需定期用聚苯乙烯标准片校验波数准确性。
5. 自动电位滴定仪
配备复合pH电极和精密加液泵(分辨率0.001mL),支持动态等当点判定算法。建议选用带温度自动补偿功能的型号。
6. pH计
测量精度需达±0.01pH单位,电极响应时间<15s。使用前须用pH4.00/6.86/9.18三级缓冲液进行校准验证。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