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

PET材料成分及配比检测涵盖基础聚合物特性与功能性指标双重维度。主成分分析包括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EG)单体比例测定,其摩尔比直接影响结晶度与机械强度。共聚单体含量检测涉及间苯二甲酸(IPA)或二甘醇(DEG)的定量分析,用于调控热收缩率与加工性能。

添加剂体系检测包含成核剂(如滑石粉)、抗氧化剂(受阻酚类)、阻燃剂(磷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重金属迁移量测试依据欧盟RoHS指令要求测定铅、镉、汞等元素残留。物理性能关联指标涵盖特性粘度(IV值)、熔融指数(MFI)及端羧基含量(COOH值),三者共同决定材料加工稳定性和最终制品性能。

检测范围

本检测体系适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原料级切片需验证单体纯度与低聚物含量;纤维级PET重点监控分子量分布与纺丝性能;瓶片级材料强化乙醛生成量及UV稳定剂效能评估;再生PET需额外检测污染物(PVC残留、油墨分解产物)与分子链降解程度。

特殊改性PET材料扩展检测维度:玻纤增强型需测定纤维含量与界面结合强度;阻燃改性型执行UL94垂直燃烧与极限氧指数测试;食品接触级材料增加塑化剂迁移量(邻苯二甲酸酯类)与感官指标(气味、色泽)评价。

检测方法

红外光谱法(FTIR)依据ASTM E1252标准进行官能团定性分析,通过特征吸收峰(1720cm⁻¹酯羰基峰)识别基体材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按ISO 18373-2测定共聚单体插入率,利用化学位移差异解析分子链结构。

热重分析法(TGA)遵循GB/T 14837测定无机填料含量,通过600℃热失重曲线计算灰分比例。凝胶渗透色谱(GPC)执行ISO 16014测定分子量分布,采用三氯苯溶剂体系在150℃条件下获取准确数据。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依据GB/T 32477完成重金属痕量分析,检出限可达ppb级。熔融指数仪按ASTM D1238标准测量MFI值,控制温度285℃±0.5℃,负荷2.16kg条件下获取流动特性数据。

检测仪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配置ATR附件实现无损快速检测,波数范围4000-400cm⁻¹满足全谱段扫描需求。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配备自动进样器,可执行ISO 11357标准的多段升温程序(-50℃至300℃),精确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结晶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置积分球附件实现雾度/透光率双模式测量,符合ASTM D1003透光率测试规范。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配备Rh靶射线管,实现RoHS指令要求的重金属快速筛查。

全自动特性粘度仪采用乌氏粘度管恒温水浴系统,控温精度±0.01℃,符合ISO 1628-5标准测试要求。热机械分析仪(TMA)配备石英探头,可测量-150℃至600℃范围内的线性膨胀系数与维卡软化点。

检测服务流程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