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接触餐具的检测体系包含五大核心模块:
材料成分分析:验证基材是否符合食品级标准(如304/316不锈钢),鉴别密胺树脂纯度(三聚氰胺-甲醛共聚物含量≥99%)
重金属迁移量测试:铅(Pb)、镉(Cd)、砷(As)在4%乙酸溶液中的溶出量测定
物理性能评估2>:包括耐温性(-20℃至120℃循环测试)、抗冲击强度(落球试验)、耐磨耗性(Taber磨耗仪测试)
微生物指标检验: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的ATP生物荧光检测
化学污染物筛查:双酚A(BPA)迁移量、甲醛单体残留量(HPLC测定)、多环芳烃(PAHs)总量分析
标签标识验证:食品接触标识完整性审查及材质说明准确性核验
材质类别 | 典型制品 | 重点检测参数 |
---|---|---|
陶瓷/搪瓷 | 碗碟、茶具 | 釉面铅镉溶出量(GB 31604.34)、钴迁移量 |
金属合金 | 不锈钢餐具 | 镍铬迁移量(GB 4806.9)、锰元素含量测定 |
玻璃制品 | 保鲜盒、水杯 | 二氧化硅纯度(XRF分析)、耐热冲击温差值 |
高分子材料 | 密胺餐具 | 甲醛单体释放量(GB 31604.48)、三聚氰胺迁移量 |
竹木制品 | 筷子、砧板 | 五氯苯酚残留量(GC-MS)、霉菌总数测定 |
涂层类制品 | 不粘锅具 | 全氟化合物(PFOA/PFOS)筛查(LC-MS/MS) |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依据GB 31604.34测定铅镉迁移量,采用石墨炉原子化器提升检出限至0.01mg/kg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多元素同步分析技术满足GB 4806.9对不锈钢制品的铬镍钼迁移量测定需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按GB 31604.46进行有机物迁移分析,可检出0.05mg/kg级甲醛单体残留
红外光谱法(FTIR):通过特征吸收峰比对验证密胺树脂基材纯度(ASTM E1252标准)
迁移试验模拟系统:配置恒温振荡器的全自动浸提装置执行GB 31604.1规定的食品模拟物接触试验(水基/酸性/酒精/油脂类)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无损快速筛查陶瓷釉料重金属总量(EN 15771标准)
AAS原子吸收光谱仪:配备横向加热石墨管和塞曼背景校正系统(检出限≤0.5μg/L)
ICP-MS 7700系列:具备碰撞反应池技术(DRC),满足GB 4806.11对铝制品的元素迁移分析要求
UPLC-QTOF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用于非目标筛查新型添加剂迁移物(质量精度<3ppm)
TGA-DSC同步热分析仪:测定塑料餐具热分解温度及玻璃化转变点(精度±0.1℃)
C-Therm导热系数仪/strong>:依据ISO 22007评估保温餐具的热传导性能(重复性误差<1%)/li>
AUTO-MIGRAT全自动迁移测试系统/strong>: 符合EN 1186标准的可编程温度控制浸提装置/li>
TEM透射电子显微镜/strong>: 纳米级观测陶瓷釉面微孔结构(分辨率0.14nm)/li>
Cary630 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strong>: 配备ATR附件实现塑料材质快速鉴别/li>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