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材料表面火焰蔓延速度(mm/s),通过标准火源触发后记录特定时间内的碳化长度。该参数直接影响建筑防火分区设计与交通工具内饰材料选择。
基于隧道试验法测定材料表面火焰扩散趋势的量化指标(FSI),数值范围0-200对应不同防火等级划分依据。
采用锥形量热仪测量单位面积材料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最大值(kW/m²),该数据是评估火灾强度发展的核心参数。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监测燃烧产生的CO、HCN等有毒气体浓度(ppm),满足EN 45545-2等轨道交通强制标准。
涵盖墙体覆层(GB 8624)、保温岩棉(EN 13501)、防火涂料(UL 263)等制品,重点评估其在垂直/水平方向的火焰阻滞能力。
包括窗帘(NFPA 701)、防护服(ISO 15025)、汽车座椅面料(FMVSS 302)等柔性材料,需测定续燃时间与阴燃特性。
针对电路板基材(UL 94 V级)、线缆护套(IEC 60332)等聚合物部件,执行灼热丝试验(GWIT/GWFI)与针焰测试。
航空舱内板材(FAR 25.853)、高铁地板(TB/T 3237)等复合材料的烟密度(Ds)与临界辐射通量需满足特定阈值。
采用24英尺长燃烧隧道装置,以450℃丙烷火焰作为点火源持续10分钟。通过光密度计测量火焰前锋移动距离计算FSI值。
配置30kW/m²辐射强度的电加热板作为热源,试样倾斜45°放置。记录火焰蔓延至150mm标记线所需时间并计算传播速率。
对竖立试样施加边缘点火与表面点火两种模式,依据燃烧滴落物是否引燃滤纸判定B1/B2级阻燃性能。
在密闭燃烧室内模拟墙角火灾场景,同步采集热释放速率、烟气产率及CO₂/CO生成比等多项参数的综合评估方法。
配备50kW/m²可调辐射锥与氧分析模块(精度±0.1%),符合ISO 5660规范。可同步输出热释放速率曲线与有效燃烧热数据。
采用碳化硅加热元件实现10-50kW/m²线性热流输出(误差≤±2%),集成K型热电偶阵列实时监测试样背面温升梯度。
0.5m³密闭腔体配置激光透射率传感器(波长635nm)与称重式烟尘收集器,满足ASTM E662对光衰减率(%/m)的测量要求。
配备热脱附进样系统(TD-GC/MS),可定性定量分析燃烧产物中苯系物、多环芳烃等300余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确认测试对象及项目:根据要求确认测试对象并进行初步检查,安排样品寄送或上门采样;
制定与确认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方案并与委托方,确认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签署委托书与支付:签署委托书,明确测试细节,确定测试费用并支付;
执行与监控实验测试:严格按照实验方案执行测试,记录数据,进行必要的控制和调整;
数据分析与出具报告:分析数据并进行归纳,撰写并审核测试报告,出具报告,并反馈结果给委托方。